放轻的脚步慢慢走在院子里的水泥地上。 然后是开屋子大门的声音。 脚步声很快来到楼梯上。 木质楼梯被踩得发出“嘎吱嘎吱”声响。 村长没有先回自己屋。 他慢慢挪动着脚步路过了小情侣的房间。 然后,停在了易南知他们屋门口。 半响之后,门把手被轻轻拧动。 房门“吱呀——”一声打开了。 早已缓过来的三人呼吸平缓。 刘多生甚至还打起了鼾。 村长站在门口看了许久,没发现什么异常。 终于关上了门,拖着腿回到了自己的屋子。 三人:长吁一口气。 今夜的一切都让人有些疲惫,不一会大家都睡了过去。 —————— 再次醒来的时候已经天光大亮。 简单收拾后下楼。 村长已经备好了白粥咸菜在桌上,人却不在家里。 几人无精打采喝完粥。 桌上刘多生把昨夜看到的信息分享给了那对小情侣。 直听得林雪金面露恐慌。 饭后他们打算继续去村子里找线索。 易南知秉承着哪里有危险哪里信息多的精神,提议先去村子外围的平房看看。 刘多生和杨思艺经历了昨夜,自然是二话不说同意了这个想法。 林雪金在刚刚听了刘多生的讲述后,吓得直说不敢去。 拉着男友付学文继续去村里找找有没有村民可以提供线索。 大家兵分两路。 易南知三人来到了村子的最外围。 最外围的房屋是数量最大的。 绕成了一个巨大的圈包围了整个李家村。 这里都是些不带院子的简朴平房。 破了洞的屋顶,年久失修的窗户,到处都充满着荒凉。 然而这些小平房家家户户的大门上,都缠绕几圈着手腕粗的铁链子。 牢牢锁住了门。 刘多生小心地撩开从屋檐上悬挂下来缠绕的尘灰蛛网。 将脸凑到破了洞的窗户朝内看。 “咳咳咳”,他捂着鼻子后退了一步。 “这里肯定好多年没人居住了,这味道太呛人了。” 里面黑乎乎的也看不清有什么东西,这要怎么找线索。 这么一大圈的平房少说也有三四十栋。 他们还要找工具想办法开门,很耗费时间精力。 易南知想了想道: “我们分工行动吧!” “我去开锁,你们两个人去屋子里找找有什么东西。大家不要离得太远,有危险直接喊。” 话说完,刘多生和杨思艺就看着易南知掏出了那把锅铲。 二话不说就用力朝门上的铁链劈了下去。 动作干脆利落,铁链子应声落下,断成了几段。 然后易南知又走到了相邻的屋子。 熟练地举起锅铲... 一时间,“哐当哐当”铁链子落地的声音连绵不绝。 直把站在原地的刘多生和杨思艺都看呆了。 毫不犹豫竖起大拇指:好汉! 三人配合得相当好。 下午三四点的样子,这些小平房就已经被里里外外搜罗完毕。 虽然都搞得灰头土脸,但所幸没有遇上什么危险。 几十间屋子,绝大部分都是空空荡荡没什么东西。 然而这其中有九间屋子,却是不一样的。 这九间屋子里,残留着浓浓的生活气息。 就好像里面生活的人突然消失了。 他们的时间也冻结在了这一刻, 比如积了一层灰的桌子上摆放着摊开的文书,一只圆珠笔滚落在边,文书上的最新一个字才写了个偏旁。 凌乱的被子堆在破败的床上,掉了扇门的柜子里整齐的摆放着衣物背包。 铅笔削了一半就被匆匆丢在桌上。 再比如打开的饭盒早已酸臭腐败,筷子一只滚在桌子上,一只掉落在地。 显然主人刚准备吃饭就遭遇了什么。 杨思艺在一张床底下找了本日记。 日记封面上的名字早已看不清晰,隐约可见姓赵。 第9章 李家村05 翻开日记本,三人对着光线研究了半天。 透过这些字迹模糊的文字,隐隐约约拼凑出了真相。 日记的前半部分大概都在写自己在学校里发生的事情、结交的新朋友等,都是些普通的生活琐事。 直到翻开了新的一页,上面的日期写着1999年10月3日 天气阴。 【今天我和我的朋友牛学峰、陈方民,以及我的其他六位同学一起来到了李家村。】 【我们是想做一个关于农村发展建设的小组课题,李家村十分符合当我们的考察对象。】 【牛学峰是个搞艺术的,他跟着我们来写生,据他所说他要画遍祖国的各个角落,我当然是十分支持。】 【李家村的村民都很热情,听说了我们的来意,村长还特意给我们安排了食宿。】 【我们要给村长食宿费用,村长一个劲推拒说不用,这里的人都好热心善良。】 10月5日: 【今天是我们来到李家村的第三天,我已经喜欢上了这里。】 【这里民风淳朴,风景自然。】 【村子中心的小土坡上遍地都开满了野花,五彩缤纷的】 【我们几个人都喜欢坐在土坡上聊天思考问题。】 10月9日 天气晴: 【今天牛学峰来找我说,他的手表不见了。他明明记得睡前就放在桌上,醒来却怎么也找不到。】 【我笑话他说许是他写生的时候不小心掉了,自己给忘了,再找找说不定就出现了。】 10月11日 天气多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