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不通人性 热兵器的出现改变了冷兵器时代的战争,而自动连射武器的出现,则彻底颠覆了战争。 说是这么说,但李成蹊所在的地方是天朝,一般人都没摸过枪,更别说需要武装一支部队的数量了。 钱森找上门的时候,李成蹊第一反应就是看看能不能来点国际援助,飞机坦克什么的不行,整点大炮也好啊,哪怕让薇欧拉她们用黄金付账这事都值得。 但就像钱森说的那样,这事儿九科决定不了,而且一个不小心就会弄出麻烦。 那就退而求其次,军用的不行,上民用的吧。 我们日常生活中感觉不到,实际上有很多东西都能对工业不足的国家形成代差。 哪怕不算富则莱茵金属,穷则莱阳钢管的煤气罐,比如说把乒乓球用铝箔纸裹起来点着就是烟雾弹,买点化肥平时用来种地,需要的时候拌上点白糖…… 嗯,不能多说。 实在不行,去海边灌点核废水也能算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了不是? 这方面肯定也有人盯着,但不如军用物资管控严格,要是还不行,买点医疗用品塞过去总行了吧,又不是不付钱。 当然,最好还是愿意卖大炮,如果PLA能直接冲进去帮薇欧拉收复失地那就更好了,就是有点像做梦。 回头等事情定下来,李成蹊再跟薇欧拉和奥尔黛聊聊,现在说这些还早了点。 送走钱森,李成蹊正要点开游戏,就看到薛文舒走进来,从冰柜里拿了瓶冰可乐。 “李哥,刚才我看见一个黑西装开一辆黑车的人出去了,打扮的跟个特工似的。” 你小子看的还真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真就是特工。 “不过为啥我看他的气质更像是差点过劳死的街道办事处基层干部?” 钱森已经一脸仙气到这种的地步了么…… “十一长假李哥你打算怎么过?” “还能怎么过,接着开店啊,放假跟我又没什么关系。” 李成蹊刚点开游戏,瞥一眼薛文舒,见他红光满面春风得意的样子,有点纳闷的问: “你捡着钱了?” “没有。” “那为什么这么高兴?” “嘿嘿,当然是有好事情。” 李成蹊一琢磨,恍然大悟: “哦,之前你看上的那个姑娘的事吧?你们成了?” “嗯嗯,昨天告白成功了。” 看给这小子乐的,跟个柴犬似的。 “我们打算十一长假出去玩玩。” “你可是都高三了啊。” “没事,开学以后第一次摸底考我得了全校第七,成绩没问题的。” “反正你心里有数就好,打算去哪玩?这时间应该不流行去海边了吧。” “去爬山,体验一下森林浴,李哥你有空也一起来吧,我叫了好几个人。” “咱们这附近有山?” “有啊,金牛山。” 用手机搜了搜才发现真有这个地方,好像是最近几年才开发的,难怪以前李成蹊没听说过。 “到时候再说吧,我懒得动。哎对了,你对象叫啥名字啊,我还没问过。” “于倩。” 于谦儿? 这名字起的好,有意思。 –‐‐——–‐‐—— 被钱森和薛文舒耽搁了一下,今天李成蹊开游戏比平时晚了点。 由于武侠剧本中游戏视角是跟着玉圭走的,而玉圭又被杨依依戴在身上,所以不需要像魔幻剧本那样开机先找薇欧拉在哪。游戏画面载入完成,李成蹊马上就看到杨依依正坐在青衫门正厅,周围一大圈青衫门的弟子,应该是把所有人都叫过来了。 杨依依先是向他们警告了一下,表示昨天发生的事情不许外传。然后展示了一下昨天找到书信,并表示难以分辨这些人中到底谁还活着,日后若是有机会去会核实一下。 这个感觉就像是新官上任三把火,杨依依这个掌门得露个脸意思意思。 然后就看到杨依依摘下掌门铁扳指,并表示自己才疏学浅难堪大任,并把扳指塞给了大师姐何玲。 根本不等何玲拒绝或是说几句场面话,杨依依立刻带着黎璎珞和郑银屏撒腿就跑,能跑多快跑多快,生怕被叫回去。 这个操作倒也不奇怪,杨依依照顾自己都费劲儿,更别说当掌门得照顾这小二十个人的生活起居和日常修行。 她会犹豫是因为舍不得生活了十年的门派,但这也并不代表她愿意当这个掌门。 于是就撒丫子开溜了。 三人一路运起轻功飞奔下山,没多久,画面上出现了农田。应该是杨依依打算回家看望一下父母。 杨依依出身杨家村,就在青云山脚下,距离当然很近。等到了村子跟前,改轻功为步行,免得惊世骇俗。 这小山村看起来恬静舒适,一大早正好是生火做饭的时候,家家户户的烟囱都冒出袅袅青烟。 “快来啊,我家就在前面吧不远。” 由于天才刚亮不久,路上倒是没什么行人,杨依依带路蹦蹦跳跳的进村,看起来她很高兴的样子。 “这时候我娘应该在做早饭,咱们正好赶上,我跟你们说,我娘可会做糊芋头了。” 说白了就是把芋头丢进灶膛里烤着,简单但确实很香。 黎璎珞好奇的打量周围的农舍,指着远处的一间大宅子说: “是那家?” “不是,那是我们村王员外的家,他们家人可好了,租子收的少,碰上灾年还给农户发救济粮,附近十里八村的姑娘都惦记着他们家的儿子。” 杨依依边走边说道: “我小时候差点就当了王员外家的童养媳,去年回家的时候听说王员外家的儿子已经成亲了,还考上了秀才,王员外大摆宴席请村里人,没准人家很快就能中状元。” 中状元当然没这么简单,不过杨依依不知道。 “这么好的人家,你当时为什么没去?” “因为我想当大侠。” 是维持平静的生活,还是去赌一赌实现梦想,杨依依选择了后者,这也是她习武的最大动力。 说话间三人来到一户人家前,石头垒的院墙,几块木板搭的破门,后面是个不剩下几片瓦的茅草屋,看着就知道是穷苦人家。 杨依依上去当当敲门: “爹!娘!我回来啦!” 敲了好几下,始终都没人应门。杨依依后退几步,看到烟囱也没冒烟。 “有点奇怪,平时这时候我娘都是在家做饭的呀。” 郑银屏闻言面孔一肃,低声道: “会不会那刘家……” 这就像找不到杨依依的人,跑去青衫门小惩大诫一样,打听出杨依依的家人在哪也不是难事。 杨依依的脸一下子就白了,当场慌了神。 “依依?你带朋友回来啦。” 正好这时候隔壁的农舍里走出个扛着扁担的大爷,看见杨依依她们三个站在门口。 “大伯子,我爹娘去哪了?” 大伯子是乡下俗语,泛指比自己父亲年龄更大的男性,不一定非得是亲戚。 “你爹娘啊,已经不在了。” 杨依依顿时心里咯噔一下,脸更白了,当场眼圈就红了。 “哎哎哎,别哭,看大伯子这张破嘴。不是你想的那样,是他们不在这儿住了。” 这个老伯说话真有意思,就是可能不太通人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