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书屋小说网>其他类型>挂机游戏通往异世界> 第986章 求证一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986章 求证一下(1 / 1)

第986章 求证一下 净慈寺谈不上千年古刹,但也有个二三百年的历史了,寺里从未出现过这种事。 人人都说修佛能平心静气,减少争端。 但事实上,修什么不重要,人心难测才是祸根。 玄字辈之外的僧人闻言议论纷纷,有不信的,有讨论的,也有一脸懵逼的。 不过玄字辈的几个僧人倒是都很平静,毕竟杨依依说的,是把他们心里最不愿意想的一个方面给说了出来。 “好!杨女侠果然没让本宫失望!” 唯一还是保持着强势看戏状态的人,就只有明珠郡主了。 “阿弥陀佛,虽然不想承认,但看来,凶手确实就在我等之中。” 玄慈回头看了眼自己的师弟们,叹息道: “女侠若是有能力揪出凶手,需要什么尽管直说。” 玄字辈的僧人不只有玄哭、玄悲和玄慈,总共还有十多个,只是他们仨辈分大,也比较突出而已。 除去三人,剩下的玄字辈僧人中光是明面上身负武功的就有多一半,再说另外小半自称不会武功,没准其实是在藏拙。 这就需要排查了。 于是杨依依问: “玄慈大师,您昨晚在哪?” “昨晚贫僧在房间里念经。” “可有证人?” “只有一小沙弥进来过,并无证人。” 杨依依又问了问玄苦,后者则说: “昨晚我在达摩院习武。” “一整夜?” “整夜未停,但也无证人。” 轮到玄悲,他比较重要,玄悲的禅房距离玄苦的禅房最近,仅仅隔着一道墙外加一个小院子。 “昨夜贫僧在大殿念经礼佛。” “可有证人?” “唉,倒是不少。” 僧人之中立刻有好几个跳出来说看见玄悲在大殿,甚至还有人干脆就是跟着玄悲一起念经的,非常明确的表示玄悲一整晚都没有离开,在佛前敲了一宿的木鱼。 玄悲叹气,是因为倘若他昨晚在自己的禅房里,说不定就能听到动静,抓凶手一个现行了。 这也更证明了凶手肯定是寺里的人,算准了左右附近没人干扰。 又问了问几个其他的玄字辈僧人,回答基本都大同小异,除了玄悲之外,所有人都没有不在场证明。 “杨女侠可有头绪?” “未曾有,在下才疏学浅,不敢妄下定论,需要再想想,再探查探查。” “女侠不必介怀,只望能早日揪出凶手,还我佛门一个清净。” 单凭询问,确实不太可能找得到凶手,毕竟此人下手极为干净利落,不动手则已,动手就只有一击,玄苦没有防备,也没有一丁点的反抗。 何况杨依依不是第一个进现场的,她来的时候,现场已经有很多人进去过了,至少玄字辈的这十几个僧人都进去过,地上即便残留着脚印或一些稍微能引导出凶手是谁的信息也很可能会被破坏了。目前对于凶手的线索,就只有肯定是寺内的熟人作案,大概率在玄字辈的僧人之中,会一手失传快四十年的毒辣掌法,除此之外,任何标记凶手是谁的信息都没有。 问了一圈之后,又一起去检查了一下玄苦的遗体,确认没有更多的线索,众人才把遗体移出来。 至于这间禅房,那就只能暂时封闭了,众人也都先散开,各干各的去。 不过在这件事上,有一点杨依依撒谎了,或者说是李成蹊叫杨依依撒谎了。 那就是密室。 密室杀人案在侦探小说中经常出现,但凶手用这个手法,并不是做着好玩的。 基本上,密室杀人要么是想伪装成自杀,要么是想撇清嫌疑。 但你看看玄苦的死法,怎么看也不像是自杀,跟主持的情况不一样。 而既然不是伪装成自杀,那是不是想撇清嫌疑呢? 也不是。 毕竟这个密室没有撇清嫌疑的功能,除了玄悲之外大多数玄字辈的僧人都没有不在场证明,如果想伪装成是寺外的人干的,那么就该在现场留下一些痕迹。 比如说后山的树枝草叶啊,泥土啊等等这些,但现场可没有,且也没有必要做成密室。 但事实是凶手把现场布置成密室,这种脱了裤子放屁多此一举的情况,就很让人费解。 于是李成蹊转念一想,自己可能陷入了一个误区。 他一直认为凶手跟密室是绑定的关系,是凶手布置的密室,然而怎么想都想不通。 没必要,也没办法布置,毕竟这个密室是真的没办法从里面反锁,哪怕上经典的钓鱼线也不行,角度不对,门栓挂不上去。 密室是存在的,且天衣无缝,这就只可能有两种情况。 一是被害者受了致命伤之后,自己锁上了门然后回去坐着等死。 这个猜测不说合理吧,至少也是瞎邒扯淡。 二就是,布置密室的人,跟凶手,不是一路的。 换句话说,是有人在被害者死后,至少是凶手走后,把房间变成了密室。 听起来很离谱,又多了个人,既然密室天衣无缝,那这个人怎么办到的? 还记得换气窗吗? 之前提到过,换气窗的大小只能容纳小孩子爬过去,大人的话除非会缩骨功,否则不可能通行。 李成蹊之前让杨依依凑近换气窗观察过,发现了决定性的证据。 一条夹心太妃糖的,糖心。 这玩意儿只可能是李成蹊给杨依依当零食的,而杨依依昨天将这些夹心太妃糖,给了在后山遇到的那几个小孩。 换句话说,那几个孩子之中,有其中一个或干脆几个,肯定曾经在玄苦的禅房出现过,往上爬去钻换气窗的时候,不小心将衣服上的糖心沾在了墙上。 当然,也可能是玄苦还活着的时候,几个孩子来过禅房不小心蹭上的,这就是个可能性高低的问题。 至于是不是,那只有找到他们问问才知道。 而之所以没大大方方的说出来,是因为李成蹊觉得凶手肯定在围观的那群人当中,凶案现场变成密室,可能也超出了凶手的预期。 如果让他知道自己走后有几个孩子可能来过,估计他们的下场不会太美丽。 所以李成蹊告诉杨依依,这事不能说,你找个时间尽量别引起其他人注意的时候,去找那几个小孩求证一下。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