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紧张,都是同行。” “过来跟你们交流交流经验。” 我开口解释。 那中年汉子扭头看向老汉。 显然老汉是领头的。 老汉眯着眼盯着我俩打量片刻,缓缓道:“两位不是本地的吧?” “长安县滴。”我随口道。 王虎是长安县的,我替他说不算骗人。 “金周至银户县,杀人放火长安县。”老汉摇头晃脑的说着顺口溜。 这是数十年前流传的顺口溜。 说的是周至,户县富裕,而长安县多出杀人放火之徒。 不过也有人说,杀人放火长安县的意思,是说前朝时候长安县进步人士多,经常对抗旧势力,而搞出很多杀人放火的事件。 “你们长安县墓多滴太太,来我们这穷乡僻壤弄啥。” 老汉口音夹杂关中腔。 并不是商洛本地的口音。 “老叔,你也不是商洛本地人吧。” “嘿嘿,听出来咧?” 老汉笑了两声,拿着烟带锅子吸了两口。 “蓝田县滴,落户商洛三十多年咧,乡音未改鬓毛衰啊。” “蓝田啊,老叔你该不会是蓝田勺勺客吧。” 勺勺客是过去对厨子的叫法。 蓝田县盛产厨子。 许多学了厨艺的蓝田人,背上炒勺就离家闯荡去了,所以被称为勺勺客。 “小伙子懂滴挺多,当年我背着炒勺离开家,来到商洛当厨子,这一落脚就再么回去过。” “猛子你们继续干活,让我跟这两个小伙谝谝闲传。” “哎呀,都多少年没好好说过家乡话咧,你俩今晚上陪额好好谝。” 叫猛子的中年汉子注视我一眼,转头带着两个后生继续用铁钎往土里扎。 老汉跟我们聊了许多他当年的往事。 最后说到盗墓上了。 “挖墓是跟我媳妇娘家爹学的,他老人家以前给挖墓人打下手,多多少少学咧点皮毛。” “最近有人跑来收老东西,我就动了心思,带着儿孙们来挖一挖,赚点钱补贴家用。” 我原以为就董老板和文物商店收老物件,现在看来不是那么回事。 其实那时候已经出现二道手了。 一些有头脑的混子和收废品破烂的,发现老物件的商机,在收东西时都留了心眼。 但凡收到老东西,就会拿去给董老板之类的人看。 国内第一批古董商大多都是这样崛起的。 九十年代中后期,大量二道手走街串巷深入乡村收老物件,被称为铲地皮。 再往后电视鉴宝兴起。 许多人都知道古董值钱,铲地皮的活也就越来越难干了。 反倒是忽悠人卖赝品的国宝帮日渐兴盛。 我跟老汉聊了聊找墓的方法。 他知道的非常浅薄,连生土死土都不懂,就会用铁钎戳。 “找墓就是用铁钎戳戳,戳到硬东西就前后左右多戳两下,要都是硬的,那下面肯定有东西。” 我听的懵住了。 不能说他错,因为那样确实能找到坟。 注意,我说的是坟。 在盗墓行里,明清的都被称为坟,因为不够老。 元代往上的才能算做是墓。 而且明清坟一般埋的土层并不深。 普通富户坟,一米多的铁钎差不多能戳到。 只是这种坟里出的东西不值钱。 劳心费力干一晚上,卖的钱也不够仨瓜俩枣的。 “老叔,这样发不了大财啊。” “要找大墓才行,挖普通富户坟累死也就挣点鸡零狗碎。” 老汉嗑了两下烟袋锅。 笑道:“小打小闹补贴家用,大墓水太深,我怕把一家老小都折进去。” 王虎趁机问到:“叔,你知道哪儿有大墓不?” “商洛地方穷,也没出过大人物,还真没啥大墓,就洛南县那边有个李密冢。” “坟堆子看着挺大滴,不过早都被挖过好多次咧,里面已经没东西了。” “多嘴劝你们一句,年轻人不要好高骛远光想发大财,脚踏实地才行。” 我笑着点头:“老叔你说滴对。” 咣! 土里发出沉闷声响。 显然是铁钎扎到东西了。 猛子扭头看向老汉,眼中闪烁出兴奋光芒。 “爸,下面有东西!” “莫着急,楼儿,生儿,你们俩赶紧去旁边扎一扎。” 老汉也顾不上跟我俩聊天了。 小跑过去开始指挥儿孙。 在发现情况的探孔旁边,连续扎了好几个探孔。 咣咣声接连发出。 显然真的扎到东西了。 只是他们活儿干的太糙。 卡边定位全不会,连扎几下确定有东西后,拿起锄头铁锨就开始挖。 甚至都不先确定墓门朝哪开。 “虎子,你们以前也这样干活的?” 王虎使劲摇头。 “不这样,我们就是找坟包,然后直接挖。” “……” 得,王虎他们以前干的更糙。 半点不懂就闯进了这一行。 猛子三人哐哐一顿挖,很快挖出一米多深的洞,露出埋藏在地下的青砖券顶。 普通人下葬,挖个坑棺材放进去埋了完事。 但有身份的达官显贵和富户,都会修建墓室,四壁顶底用青砖铺建,讲究的还绘有壁画。 这种墓室顶部,通常为拱形或半圆形突出结构,具有很好的承重效果,被称之为券顶。 券顶结构在战国就已出现。 汉代墓葬开始大规模普及使用,并一直流传下来。 根据建造方式,券顶分为纵列券,并列券,单层券,多层券等分别。 在多层券结构中,每层之间平砌的砖石被称为“伏”。 比如明朝王级墓葬,券顶是三券三伏结构,即为三层券砖三层伏砖。 “爸,这咋都是砖?”猛子黑着脸问道。 他以前挖的坟,都是直接挖出棺材的。 这种青砖墓室还是第一次碰到。 老汉略有些激动:“以前富户都修墓室,这就是墓室,少说也是个大地主滴墓!” 地主墓出的东西,相对普通人墓里出的要好一些。 但说破大天,陪葬的也只是稍微好点的民品,价格比起官器差了十万八千里。 铛铛。 猛子用铁钎敲青砖,发出阵阵声响。 “没带趁手工具,这东西看起来不太好打开。” 九十年代盗墓工具迎来大发展,出现了专门开砖顶的重铲,那玩意只要力气足够大,破开普通券顶就跟玩一样。 但这时候还没有那么好用的工具,想要打开券顶就有难度了。 一般都是走正门进去。 也就是打开青砖封死的墓门。 老汉盯着青砖券顶直挠头。 显然他也觉得棘手。 想了片刻后,老汉突然向我看来。 “小伙,你有啥好办法么?” “要能帮忙进去,里面东西对半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