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书屋小说网>科幻灵异>关中盗墓手记> 第108章 尽信书不如无书,逆龙转凤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08章 尽信书不如无书,逆龙转凤(1 / 1)

过去陕西关中盗,山西雁北盗,河南洛阳盗,都是北派盗墓圈的中流砥柱。 陕西与河南因为历史底蕴深厚,大墓众多,所以关中盗和洛阳盗都名声在外。 而山西雁北盗的名声基本只在圈内流传。 后来旅游圈有句话,“地上文物看山西,地下文物看陕西。” 更让人以为山西只以地上古迹见长。 实则不然。 春秋战国时山西是晋国都城所在。 就是那个春秋霸主,后来被三家分晋的晋国。 所以山西有不少春秋战国时期贵族墓,只要有本事找到,绝对能发家致富。 九十年代中期,山西盗墓活动极其猖獗,出现以侯林山,郭秉霖为首的盗墓团伙。 不过没多久,他们就被有关部门一锅端了,公审后执行了死刑。 山西盗墓圈沉寂了几年,又涌现出了更猖獗狠辣的侯氏家族,后来侯氏家族也被端了。 我跟他们都打过交道,先后探过两次晋国国君大墓。 不过那都是后话,咱们再说回老李。 老李把鞭子交给二栓,示意二栓赶车跟着。 随后给我解释起来:“盗墓圈有南北之分,更有各省之分。” “一方面是各地历代古墓多少的问题,另一方面是地质环境的问题。” 地质环境对墓葬选址,营造有很大影响。 比如山地和平原的选址就大为不同。 再说个更具体的例子。 周朝的墓葬都是不封不树。 就是既不种树也没封土堆,所以周以前的墓难以被发现,也较少遭到官盗。 不像后面汉唐宋等朝的皇室贵族陵墓,只要碰到乱世就会被官盗挖一遍,只有少数帝陵幸免于难。 但我就见过西周时期有封土的墓! 那墓在南方,因为地质关系,那片地方地下水位浅,随便挖个坑就会渗水。 所以根本没法挖深坑下葬。 于是在平地建造墓室,然后用封土掩盖,形成了有封土的西周墓葬。 说着个,是为了让大家明白,盗墓也不能教条。 所谓尽信书不如无书。 总有一些特殊情况,是超出经验和书本知识之外的。 “山陕豫的地质环境近似,位置相邻,技术的交流也最为频繁。” “所以我说从根子上倒,咱们算是一挂的。” “对了,陈小哥你是有家传的吧?” 我笑道:“算是吧,从小听村里驼爷讲盗墓故事,后来他把家传的笔记给了我。” “笔记上记载他家几代人积攒的经验,对我帮助挺大。” 我从驼爷给的笔记里学了很多。 虽然经验还不丰富,但该懂的理论都懂。 加上运气也不错,所以找到了庆山寺的地宫。 现在想来,找到地宫真的一大半都靠运气。 但运气这玩意,在盗墓时也是不可或缺的。 后来认识了个点背的同行。 是从考古钻探队出来的,熟练掌握洛阳铲使用技术后,摇身一变成了盗墓贼。 他误打误撞发现了个战国古墓。 但古墓有被盗过的痕迹。 为了确定值不值得下去滤坑,他在墓室上方打了密集的探洞。 想通过探洞来探下面有没有东西。 因为春秋战国时期的墓葬,都是竖坑式墓穴,没有砖石券顶只有木头作的棚顶。 用洛阳铲往下打,就能轻易穿透棚顶打入墓室。 密集打探洞,通过洛阳铲有没有撞到硬物,就可以确定墓里有没有青铜器之类的硬货。 他连打了一百二十个探洞,都没碰到硬物。 觉得下面被盗光了,没有半点滤坑的价值,于是收摊走人。 第二天我来了他说的地方,看了他打的探洞。 每个探洞间隔三十公分,基本覆盖了主墓室的位置。 按说这么密集的探洞之下,应该不会有漏网之鱼。 但我心里就觉得他肯定漏了。 仔细琢磨墓室结构后,我在东南角位置下铲,一铲就撞到了硬物。 立马让人挖洞干活,一晚上刨出来十二件青铜器。 所以说运气是不可或缺的。 “驼爷家传的笔记了,说盗墓最重要是看风水,不知道李老哥你会不会风水?” “唉!说来惭愧啊!” 老李叹了口气:“我爷早年间是有名的风水先生,后来被土匪绑了去,逼着我爷替他们找墓。” “我爷帮他们找了不少大墓,逐渐入了盗墓这行,可惜我爹贪玩,没学会我爷的本事。” “到我这更是一蟹不如一蟹,现在也就能看点简单的。” 我猜老李说的九真一假,应该是在藏拙。 于是想要试探试探他的本事。 “那你比我厉害,风水我是真不懂,自己学起来太难了。” “风水没啥难嘞,主要看象形,像龙啊凤啊虎啊的地形,基本都有贵族墓。”老李随口道。 “尤其是武则天嘞乾陵,你站到高出往下看,那就是个大凤凰!” 这话倒是半点没错。 直接去看乾陵,根本看不出那儿的风水之妙。 一旦居高临下去看,才会发现乾陵所在山脉的奇特,真的如同凤凰一样。 而且乾陵所在位置是凤尾,更暗含玄机。 要知道,乾陵是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的合葬陵。 李治是天子,以凤形地势为陵寝本就不合适,更别说还葬的是凤尾位置。 但这陵寝位置是武则天定的。 她借帝陵位置布下逆龙倒凤的风水局,最终以凤代龙成了一代女皇。 其实风水说玄乎也玄乎,说不玄乎也没那么玄乎。 先要搞清楚风水最本源的作用是什么。 看驼爷家传笔记时,我就得到了启发,觉得风水最本源的作用,是寻找适合居住的地方。 三皇五帝甚至更久远时期的人类,经常会迁居。 久而久之对居住地的环境选择,形成了一套经验,这就是风水的起源。 后来事死如事生。 把选择迁居环境的方法,套用在为死人寻墓上,逐渐发展出了阴宅风水。 “那啥,你说那驼爷的家传笔记带着没?要有啥不明白嘞让我瞅瞅,说不定能给你讲解讲解。” 老李真挺精。 顺杆爬着就想要驼爷家传的笔记看。 “那玩意在家呢,李老哥你还是多给我传授传授经验吧。” “只要你传授了经验,我就告诉你那些石羊石马原本放在哪。” 我抛出了鱼饵。 “真嘞?”老李兴奋的搓起手。 “经验嘴说不顶用,得真操实干才行。” “只要你说位置在哪,我带你实践学习干这一票!” “你看中不中?”。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