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李说的没错。 以骊山形似骏马的象形来说,并不足以成为帝王陵寝所在。 更别说葬的还是秦始皇了。 后来我数次去骊山琢磨秦始皇陵, 并翻阅大量古籍,探寻其中的风水奥秘。 还真就发现了点奥妙。 始皇陵背靠骊山北麓,所靠之处正好是个凹形,形似椅背供始皇陵依靠。 正北方一片平原过去正好有渭水穿过,形成了堂前来水的格局。 按照现在盛行的风水观点来看,始皇陵左右两侧缺少青龙白虎环绕,所以藏风聚气差点意思。 但我翻阅古籍发现,始皇陵修造时,将原本从骊山东北侧流淌而出的溪流,改为从陵西北侧流出,绕始皇陵东北而过。 由此形成三水环绕始皇陵的格局。 借人工改变骊山溪水的流向,用水流补齐了缺失的青龙白虎。 只是后来溪水干涸,只留下人工修造的堤坝河道遗迹,导致原本风水环境起了变化。 后人再来看秦始皇陵风水,就会有莫名其妙的感觉。 这里不得不提一句。 在历史长河中,地理环境的变化是巨大的。 洪水,河流改道,地质灾害等等,都可能让原本地貌形成天翻地覆的改变。 一旦地貌改变,风水就会发生巨大变化。 很多风水师只会看眼前风水,根据眼前风水做出推断。 但厉害的风水师,可以根据地势地貌变化,去推测千百年前的地形地貌。 这是高手和庸手的区别。 再后来我看到一张卫星照片。 从卫星照片上看,骊山后方的秦岭主山脉向西至天水段,形似长长突出的龙嘴。 主山脉向东至华山段,形似龙额头。 华山段再向东至灵宝三门峡一段,形似龙角。 而秦始皇陵所在的位置,则是龙眼正中瞳孔位置。 看完那张卫星照片,我浑身的汗毛都竖起来了。 之前通过史料发现三水环绕的秘密,我觉得自己解开了秦始皇陵的风水之谜。 可看到卫星照片时才发现自己错的离谱。 秦始皇陵真的葬在龙脉最核心之处! 而且这条龙脉巨大无比,无法通过登高望远来观其象形。 真不知道老祖先们怎么做到,能如此精准确定这处龙脉核心的。 我深刻反思了这件事。 才醒悟风水格局的小大之分。 咱们再说回老李。 老李喷着酒气凑到我耳边,低声说道:“我爷有本风水秘籍,名为《大汉原陵秘葬经》。” “立冢安坟,择地斩草,冢穴高深,丧庭门陌,可以说是无其不包。” “我爷说那是永乐大典刊印本,世上流传下来的也就几本儿。” 我心思动了起来。 又是大汉原陵,又是秘葬经,光听名字就知道这书不一般。 估摸着是汉代时期的墓葬风水书。 真要是能弄到手看一看,对寻找汉墓应该有很大帮助。 心动时我又转念一想。 老李说这个,怎么琢磨都有点放鱼饵的味道。 “那本书只要学会了,找墓就是随便看一眼的事儿。” “只可惜老哥哥我天赋不行,没学会多少。” “我看你是个读过书会动脑子的,只要你愿意,我可以把书借你看几天。” 来了来了。 老李的鱼饵放下来了。 我顺势说道:“好啊,李老哥你可真是好人。” “只要学会了,我肯定不藏私,把所有诀窍都抄写下来交给你。” “哈哈哈!” 老李搂住我大笑起来。 “好兄弟!” “哥哥我对你一点不藏私,你是不是也得对我不藏私?” “当然不藏私。”我点头道。 “你说说石羊石马原本在哪?咱们兄弟同心干一票,弄出东西对半分。” 老李用《大汉原陵秘葬经》画了个饼。 就想空口套出墓葬地点来。 我笑道:“我得先看书啊,看了书就给你说在哪。” “……” 老李楞了片刻。 这才意识到,我并没醉到酒后吐真言的程度。 “你……你耍我?!” “岂敢岂敢,不过李老哥你直钩钓鱼,连鱼饵都不舍得放,我又怎会轻易上钩。” “都是千年的狐狸成了精,咱们谁也别跟谁玩聊斋,还是打开天窗说亮话。” 老李使劲咬了咬后槽牙。 冷笑着点头道:“我真是八十老娘倒崩了孩儿。” “别以为没了张屠户就得吃带毛猪!” “你能打听出来的消息,我也能打听出来,给你说的机会只是为了省事而已。” 老李话说的外强中干。 我随口瞎编道:“李主教说了,知道石羊石马以前在哪的人就他一个。” “等你打听出来黄花菜都凉了。” 编瞎话是在赌。 赌老李不敢耽误时间。 盗墓这事儿,也很讲究时效。 被人抢先一步,后面的人可能连口汤都喝不上。 好比八十年代末,我带人去甘肃礼县大堡子山,挖出带有秦公铭文的青铜鼎等青铜器,在圈子里轰动一时。 无数同行赶赴礼县寻找秦墓。 许多当地村民也加入了上山盗墓寻宝的队伍。 那时大堡子山一到晚上,就会出现漫山遍野的灯笼火把,散土的人拖着架子车来回穿梭,数千人在山上挖洞找墓的壮观景象。 但他们再也没挖出像样的青铜器。 甚至有几十人因盲目挖洞而死。 老李嘬着牙花子陷入沉默。 他明白时效的重要性。 根本不敢赌。 “陈小哥,书我没带在身上。” “你要是信得过我,咱俩把墓挖了之后,就去我家把书给你,怎么样?” 我翘起二郎腿,冷笑道:“不怎么样,去你家我能不能走着出来还不知道。”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你说怎么才能行?” “简单,教我一样我不会的盗墓技术,我就告诉你。” 我不贪心。 学会一样技术就行。 老李沉吟片刻,起身对我说道:“中!” “跟我走,现在就教你。” 我俩出了屋。 老李带我来到驴车旁,轻轻拍了拍棺材。 咧嘴呲牙露出阴森笑容道:“要教你的就在这棺材里。” “陈小哥,有没有胆量打开这口棺材?” 呼! 一股凉风吹过。 让老李的笑容更显阴森了几分。 我定了定神,笑着走上前去:“有何不敢。” “咱们盗墓的人,开棺可是家常便饭。” 老李做了个请的手势:“开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