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发走秦七。 宋锦洗脸过后,便坐在寝室休息。 仅是坐了半晌。 又掏出了一本册子翻阅了起来。 上面记录着刘家的详细资料。 正是宋锦此行的目标刘剑芳。 这人到底是从哪里学会宋氏药材炮制手法,如今还是个谜团。接近她的人,并没有探听出什么。 只知道有一段时间。 刘剑芳此人痴迷于制药,很擅长于药材的处理,炮制药材的手法突飞猛进,别人也没有怀疑什么。 只道是家学渊源。 按照调查来看,刘剑芳此人不足为虑,反倒是她背后的刘家不容小视。然而实际上刘家并非底蕴深厚的医学世家,发家不过三代人,三代前也是泥腿子出身。 刘家最为招人忌惮的。 是当上了太医院院使的刘炳正。 此人当初就是个农家小子,小时候就跟一个赤脚大夫学医,后来赤脚大夫死了,他就去镇上的医馆给人当药童,后来拜了那医馆的大夫当师傅,再通过考试进入了太医院当个医生。 一步一步往上爬。 不仅如此,他还让儿子孙辈也学医,还不分男女。 刘家三代人,大半选择从医。 当中女大夫就有十几个,还一个个都混得不错,出入就是高门大户。一些富贵人家的夫人和小姐,涉及一些病症上的问题,碍于名节并不好请男大夫医治,换作女医就没有那个顾忌。 这也不是刘氏女医受追捧的原因。 因此刘家经营了数十年的人脉,不是那么简单的。 宋锦从来不会小瞧任何人。 好比查到的东西,刘剑芳的人脉关系很简单,日常来往的人也不多。 要怎么接近她呢? 翠帘轻垂,珠帘微动。 秦驰放轻脚步迈入寝室。 室内的香炉,一缕幽香袅袅。 美人身姿曼妙的静卧于红木雕花床之上,净面过后没有了伪装,那容颜仿佛绘工精妙绝伦的画卷,细腻如同白玉般无暇。而且唇瓣润红,宛如含苞待放的桃花,尽态极妍。 床头的牡丹静静绽放,似乎在为这位美人的恬静睡眠守护着。 她的美,不需言语。 只消一眼便足以让人心醉神迷。 秦驰静立于床榻前看了许久,只有这个时候他才能这般肆无忌惮的沉迷。他伸出手轻轻地拿起那一本册子。看了一眼内容,便明白她睡前心中所想。 他撩起衣摆,刚坐到床沿。 美人被惊醒,猛地睁开了眼。 从迷蒙到清醒仅是弹指之间。 “相公忙完了?”宋锦撑坐而起。 秦驰眉眼温柔道:“一路累着了吧,可再累也要起来吃点东西。” “行了行了,我这就去。” 宋锦穿鞋起身,再随着秦驰出去。 正厅已经摆上了热腾腾的饭菜。 桌上仅摆了两副碗筷,显然只是给夫妻俩吃的。其他人的饭食不在这里。 “家里的人员还是那些,只是多了个厨娘和浆洗的婆子,得空你可以叫她们过来认认人。”秦驰嗓音清朗温柔。 宋锦听得不自觉就放松了下来。 舟车劳顿大半个月。 不出意外的,次日醒来秦驰生病。 请了大夫过来诊脉,开了三天的药量就离开。 宋锦悉心照料。 秦驰躺在床榻,颇有几分病弱之态,“娘子不必忧心,我这场病是该来的,所以它就来了。” 这话听得宋锦很是无语。 盯着他喝下一碗黑漆漆的药汁,接过他手里的碗,她这才问道:“那请问相公,您这场病又何时该好呢?” “该好的时候,自然会好。” 这回答说了也等于没说。 宋锦含笑地瞥了他一眼,“我只想说相公是懂得废话的人,连带我都懂了,以前呀,我可不会的。” “呵!” 秦驰失笑。 那笑声清朗愉悦之极。 这一场病直到五月初,人才渐渐好转。正如秦驰所说的,一个病弱的人长途跋涉下来,不生病才招人怀疑。 他们过来的时候。 周围的邻居都是明里暗里来打听他们,不是说他们有所目的和所图,而是当下的环境都是这个风气。 有新人家搬过来居住,邻里总是要打听,有一些人甚至恨不得将对方的祖宗十八代都给挖出来。 这样看守的洪叔发挥作用。 说是他的老东家将房子卖给了徽州一名秀才,新东家是个读书人,特意携带妻子上京,是为了求学。 只是秀才的身子骨比较弱。 刚来到这里第二天就病倒了。 这么一通下来,周围的人也就是接受了,在京城这块地儿,在普通百姓这里,读书人依旧是很受尊重的。 在礼数方面。 宋锦做了一些徽州本地的糕点,一一给邻居送了过去。 周围的邻居,也是友好的回礼。 当然了,出现在人前的时候,宋锦是化过妆容的。 别人化妆是为了好看。 宋锦化妆是为了压下了自身的姿色。 将十分的容貌压得只剩下两三分,平时穿衣也会注意,出门不穿收腰的衣裙,落在外人的眼里,最多也是有点好看行列。 几次出去就和邻居混个面熟了。 书房里。 秦驰端坐在桌案前。 正秘密接见了一个手下,即是负责京师情报的头子,对外就是顺安商行在设在京师的负责人。 “公子,刘家背后确实有人,只是我们还没有探查出来。”那人惭愧的说着。 秦驰听了后,沉默了半响,这才又问:“那刘氏和杨家,可有往来?” “查过了,没有。” “一点都没有吗?” “两家未曾结过姻亲,日常也没有往来,杨家相熟的太医也不是刘家。” “撇得这么干净?” 秦驰的手指轻轻的,有节奏地敲打着桌面,状似在沉思,“可我怎么总感觉当中有问题啊。” “公子怀疑刘炳正幕后的人是杨阁老?” “只是合理怀疑,没有证据,你可以先顺着这条线去调查。” 生病这段时间,秦驰其实并没有闲着。 借着养病的理由,时常暗中外出。 花了点时间,三两下就将京师的势力整顿,再逐渐收拢。 看过消息之后,他就发现了。 刘家和杨家八成有猫腻,差的仅是一份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