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7章 丰泽园(1 / 1)

第37章 丰泽园 何大清虽然话说得坚决,但何雨柱还是从他脸上看出了一丝丝的遗憾, 于是就笑着问道, “爹,我看你这样子,怕是对那个白寡妇很满意, 长得真有那么好看?” “可不! 那脸蛋儿、那身条儿,” 刚说到这儿,何大清这个老流氓才反应过来是在和谁说话,连忙收起猥琐的表情,【呸】了两口, “我跟你一个毛儿都没长齐的小屁娃子说这些干什么, 赶紧忙你的吧! 中午吃完饭咱们去澡堂泡澡, 顺便把今天看人的结果和街坊们说说,拜托他们帮忙给我好好物色物色, 怎么着也得找个跟白寡妇差不多的, 不然我这心里不得劲儿!” 见何大清见完白寡妇以后连心气儿都变高了,何雨柱都有些不知道该怎么说他,笑嘻嘻的回道, “爹,要这样的话,那您可有得等了!” 从澡堂搓完澡回来,晾晒在屋檐下的衣服、床单也已经干透了,吃过晚饭,何雨柱收好衣服就开始铺床, 晚上带着妹妹正式住进了前院, 把何雨水高兴得又蹦又跳,晚上兴奋得差点没睡着。 第2天, 何雨柱早早的就起床收拾, 何大清也像往常一样一大早就去了菜市场买菜, 给聋老太太把中午的菜做好以后,这才掐着点带着兄妹俩出门前往什刹海乘坐电车去丰泽园上班。 何雨柱一边背着何雨水沐浴着朝阳向着电车站走去, 一边感慨傻柱的命是真的好, 丰泽园那些拜师学艺的学徒每天天不亮就得起来干活,一直得忙活到晚上九十点钟,街面上没什么人了才能关店睡觉, 而他却可以跟着何大清,像大厨一样,每天晚几个小时到、早两个小时走。 当然,这也不是没有坏处, 其他学徒根据学徒时间的长短不同, 每个月可以分到堂彩小费的1/3到一半,作为置办衣服鞋袜和日常用度的费用, 而他则是一毛钱也没有。 来到什刹海电车站, 此时早起上班的人潮已经变得稀稀拉拉, 不远处的鼓楼高高的矗立在大街的尽头,在晨曦的照耀下仿佛披上了一层金色的面纱。 父子三人一边和街坊们寒暄,一边等待电车, 随着【铛铛铛】的声音传来,前往外城的有轨电车像平常一样慢悠悠的驶入车站。 电车按照固定的路线一路向前, 来到平安里车站, 此时无数的挑水工排着长长的队伍,推着水车沿着西直门、新街口大街走向各个城区, 水车里装的可不是老百姓平日里使用的井水,而是专门从西直门外的玉泉山运过来的山泉水, 作为明清两代的宫廷御用泉水, 自从满清灭亡以后,这些山泉水就流入民间,成为北平少数上层人士和高档场所的标配。 电车穿过西四牌楼来到阜成门附近的缸瓦市车站, 这里无数的商人、伙计牵着驼队、赶着驴车,前往各个城区运送煤炭。 越过皇城, 电车慢悠悠的停在天安门广场前,由于何雨柱乘坐的是环城电车,到了这里就得下车了, 背起何雨水向南穿过中华门来到西交民巷, 此时的西交民巷跟昨天看到的大不一样, 相当多的商人和士绅在这里排队,等待着银行开门领取兑换号牌, 只不过由于号牌稀少, 甚至因为一些奇葩的理由当天可能不发放号牌, 他们当中的绝大多数人都会铩羽而归。 穿过前门楼子,父子三人就来到了熟悉的外城, 作为整个北平最为繁华的商业区,正阳门大街异常的热闹, 车水马龙的大街上,熙熙攘攘的行人,肥头大耳的男士、红光满面的富家太太,坐在瘦小车夫拦着的黄包车上高傲且悠然自得的匆匆而过; 各种粮店、杂货店的掌柜、小二,替客人搬运着各种各样的货物。 每到这时候, 平常只能闷在屋子里的何雨水总是显得异常兴奋, 在哥哥背上不停的东张西望,叽叽喳喳的说着感兴趣的人和事。 当然,除了正常做买卖的商铺和客人, 正阳门这样的繁华之地自然也少不了会滋生自己黑暗的那一面, 隶属不同部门的巡警、不同帮派的混混,耀武扬威的在大街上走来走去,不时从路边的摊贩那里收取孝敬,拿起水果、糕点塞进嘴里, 摊主但凡露出一丝不对的表情,少不了就会挨上一顿毒打。 跟着熙熙攘攘的行人来到正阳门大街和珠市口大街的十字路口,转身向西,很快就来到位于珠市口与煤市街交界处的丰泽园。 此时丰泽园门前也是十分热闹, 挑水工祝永长带着几个同伴正按照玉泉山泉水、井水、河水等不同类别、不同用途, 把水挑进丰泽园存放到指定地点。 笑着和挑水工们打了个招呼,父子俩走进丰泽园, 接着和拿着笔墨、算盘正在柜台里盘账的泽园掌柜栾学堂打起了招呼。 栾学堂抬头看着何大清父子三人笑了笑,然后又皱着眉低下头去,好像遇到了什么烦心事, 何大清顺嘴就问道, “掌柜的,您这是遇到难事儿了?” 至于何雨柱,小小学徒,掌柜的不开口,他可没资格先说话。 听到何大清的问题,栾学堂抬起头来,然后叹了口气, “还不是金圆券的事情, 何师傅您这几天请假了不知道, 自从23号兑换金圆券开始,咱们丰泽园的生意简直出乎寻常的好, 平日里那些舍不得来吃饭的人也跑来了, 两三个人、花十来块金圆券就点一大桌子菜。” 闻言,何大清也有些诧异, “这是好事啊掌柜的,生意好您还不高兴啊!” “好什么好, 您要是知道咱们丰泽园这几天的具体情况就不会这么说, 最近几天吃饭的客人是平常的一倍还多,环境嘈杂了,客人们都有意见, 还有食材消耗也不正常, 像是燕窝、鱼翅、海参、鲍鱼这些食材消耗得很快,可马老板他们那些供应商反馈说快要没货了, 您说我高兴得起来嘛!” 丰泽园作为北平第一大饭庄,服务的对象一直都是北平的上层人士, 出挑的除了独树一帜的菜品还有服务和环境, 何大清能理解客人们嫌弃用餐环境变差, 可食材的供应却让他有些摸不着头脑。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