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书屋小说网>其他类型>火红年代:四合院里的吃瓜群众> 241.第241章 志愿军的首胜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241.第241章 志愿军的首胜(1 / 1)

第241章 志愿军的首胜 “…… 1950年10月19日,我志愿军4个军及3个炮兵师共计22万余人,分三路跨过鸭绿江与高丽军队一起共同抗击联合部队, 截至11月5日,通过十数日激战,我军已经将联合部队赶回了青川江以南, 结束了其长驱直入的进攻姿态, 取得了进入高丽以来的第一场大捷。 ……” 正在侃大山的街坊们,听到第一遍广播的时候,还有些发懵, 完全不敢相信发生了什么事, 等到三遍广播播完,大家这才反应过来,原来政务院早就已经秘密派遣22万大军进入半岛,帮助已经处于亡国边缘的高丽。 并且一上来就给了不可一世的联合部队一个狠狠的教训,沉重打击了他们的嚣张气焰。 听到这个好消息,已经担心了好长时间的街坊们全都欢呼了起来, 就连何大清也笑呵呵的说道, “柱子,听到没有,听到没有,咱们志愿军一上来就拿了开门红,把不可一世的联合部队都打得抱头鼠窜, 要是接下来再赢几场,那咱们可就高枕无忧了。” 虽然何雨柱早就知道志愿军在前期面对联合部队的时候一直是节节胜利, 也就是到了明年五六月份,由于战线拉得太长、物资补给严重不足,以及半岛南部更适合机械化部队作战, 这才停下了进攻的脚步转为防守。 但是现在看着何大清以及街坊们发自内心的欢呼声,他也受到了感染, “爹,我就说吧, 米粒坚根本就不是咱们大夏的对手,你看咱们志愿军一出手,直接就把他们给打趴下了。 这下您就不担心了吧?” “不担心了、不担心了, 既然咱们能够打赢一次,那就能打赢两次、三次,我肯定是不担心的。” 父子俩的对话,旁边的街坊们自然也听在耳朵里,跟着就见他们有些好奇的看着何雨柱, “柱子,听你这话里的意思是早就知道咱们大夏这边出兵了, 你小子瞒得够好的呀!” 知道归知道,但何雨柱可不敢承认, “这怎么可能丁叔,咱们大夏出兵高丽肯定是机密, 我就是个小人物,怎么可能知道这种事情,我就是对咱们大夏有信心,觉得就算联合部队打不到咱们大夏来而已, 我哪儿知道上面的领导们这么厉害,直接出兵高丽, 这在以前可从来都是没有过的, 我就是长了一百个胆子,也想不到上面出决定出兵去打洋人。” 听到何雨柱的解释,丁生财也不由得笑着摸了摸脑袋,自己也觉得有些好笑。 “也是,柱子伱虽然是分局的积极份子, 但大夏出兵这么重要的消息肯定不是你这个级别的人能够知道的。 不过柱子, 你对咱们大夏的信心也太足了吧, 要知道咱们这次面对的可是米粒坚,这可是头号强国,可不是什么阿猫阿狗。” “丁叔,这信心必须得足啊, 别什么强国不强国的,要是咱们大夏打不过联合部队,到最后遭殃的不还是咱们这些老百姓,这信心不足也不行啊。” 这下不只是丁生财,就连其他街坊也都点了点头,十分认同何雨柱的说法,“不错,别管什么强国不强国的, 不只是洋鬼子从来不把咱们大夏老百姓当人看,就连光头眼睛里也没咱们老百姓, 咱们现在好不容易扬眉吐气站起来了,肯定得站在大夏这一边。” “也是,既然政务院里面那些大干部都不怕洋人,都不怕丢了自己的荣华富贵, 那咱们这些小老百姓还有什么好怕的, 强国就强国,该揍照样得揍。” “可不,解放以前,不管是满清还是民国那些当官的,为了保住自己的荣华富贵,怕洋人怕得要死, 搞得我们老百姓见到洋人就要矮上一截, 现在好不容易盼来一群不怕洋人的大领导,那咱们这些小老百姓自然也要跟着上去干这帮洋鬼子。” …… 与兴奋的老百姓不同, 前线的首胜虽然也让政务院的领导们非常高兴, 但是到底高丽崩溃得实在太快,导致大夏此次完全就是仓促出兵,战争的后勤准备严重不足。 虽然现在志愿军首战就取得了重大胜利, 但是各种物资补给消耗极其严重,需要在极短的时间内进行补充,才能对联合部队进行乘胜追击。 再加上,第二批次进入半岛的部队绝大多数都是在东南沿海准备登岛作战的三野, 他们绝大多数人这时候都只穿着单衣单裤, 所以政务院的领导们此时正在努力的筹措各种物资,争取在最短时间之内为前线的战士们做好后勤补给工作。 当何雨柱父子俩刚把过冬的粮食搬回家,准备再次出门买煤的时候, 北平军管会的广播再次响了起来, “…… 所以,前线志司向我们大后方提出要求, 短时间内至少需要为前线的战士们供应650万斤炒面、52万斤熟肉,以及尽可能多的棉衣、棉鞋等御寒物资, 北平军管会希望全城老百姓都积极行动起来,努力为前线的将士们生产各种各样的物资补给, …… 同志们、同胞们,大夏需要我们的时候到了, 希望大家团结一致,共度难关!” 军管会的广播播完,何大清就一脸疑惑的转头看着儿子, “柱子,这前线打仗还必须吃面条呢?炒面那玩意儿从咱们北平运到前线,那还不得沱了啊!” 听他这么说,何雨柱就知道何大清肯定是理解错了, 于是就笑着解释了一下, “爹,您想岔了, 广播里说的这个炒面是用70%的小麦,30%的大豆、玉米或者高粱等粮食磨成粉,再按照固定的比例混合、加盐、炒熟制作而成的野战口粮, 不是咱们平日里做的那种炒面。 而且我听林大哥说,他们以前在东北的时候, 有相当长一段时间就是用这种易于保存、运输和食用的食品作为军粮,这才撑了过来。 不过林大哥还说了, 炒面那玩意儿难吃的很,一口下去满嘴钻不说,吃多了还容易得夜盲症, 所以上面才要求做这么多熟肉。”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