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堂上的事似乎与他无关。
他只是同别的宗室子弟一样,在数日后的登基大典中,有所参与,而得知新的改元年号就是雍正。
而待到十二月初五日,他还通过《邸报》得知,雍正已德妃为皇太后,上尊号为仁寿皇太后,且请仁寿皇太后迁居宁寿宫,欲以天下尊养之。
“老十四要回来了,我还是不迁宫的好。”
但在雍正给德妃上尊号的这一天傍晚,德妃却在弘历和四福晋来向她请安时,说出了不迁宫的想法。
四福晋听闻也一脸惊诧:“母后,这与十四叔要回来有何关系?您贵为太后,自当迁昔日大行皇帝时,就是太后所住的宁寿宫,哪能住在寻常妃嫔所住宫殿,这于礼不合呀!”
“有什么不合,左右不过都是住而已!”
“大行皇帝没把大位传给老十四,跟他要好的老三、老八、老九也都认了现状,如果我这做母亲的,说迁宫就迁宫,心安理得地当起太后来,他心里能受得了吗?”
德妃,也就是仁寿皇太后,一脸担忧地注视着四福晋。
四福晋讪笑了笑。
她一时大脑有些短路。
主要是这德妃做的决定,实在太出人意料!
她根本就没有想到过会发生这样的事。
仁寿皇太后这时又道:“我已经派人去给皇帝说了这事,现在就等他晚上来跟我商量商量。”
四福晋听后,心里更加慌乱了起来。
弘历倒是早有所心理防备。
所以,弘历也就先开了口,说:“太后,您不能这么想啊,十四叔哪里会因为您说迁宫就迁宫就不喜,他只怕会因为您不肯迁宫而心里难过呀!”
仁寿皇太后不解地看向弘历:“胡说,他怎么可能会难过!”
“因为您这是断了他可以封亲王,加铁帽子的路啊!”
弘历知道,自己不可能改变这仁寿皇太后更在乎小儿子的心。
他只能利用这仁寿皇太后更在乎小儿子的心理,给她画饼,让她真的为自己小儿子的将来着想,而不是只在乎自己小儿子眼下的感受。
“您不能只为十四叔现在高不高兴,现在能不能接受您迁宫之举,就不为将来十四叔和他的子孙可以有铁帽子亲王的荣耀着想。”
“就算十四叔现在不理解您,将来他也会理解的,汗阿玛还有孙儿将来都会让他理解的。”
“您想想,您若不肯迁宫,十四叔固然现在知道您是为了他,但将来要因此意识到是因为您让他没能得到铁帽子王的爵位,他和他的子孙岂不要一直怨着您?”
弘历话里话外,都在给仁寿皇太后画饼,表示只要他肯迁宫,雍正才好给老十四封亲王,封铁帽子王。
当然,画饼素来就是画的好就行,并不是真的要兑现。
因为他自己也不能保证雍正要是因为仁寿皇太后肯迁宫而心情好,会不会给老十四铁帽子王。
仁寿皇太后自己也不确定,所以就问着弘历:“我要是迁宫,你十四叔真会有这样的殊荣?”
“孙儿不知道您迁宫了,会不会,但孙儿知道,您如果不肯迁宫,助长的十四叔因此回来大闹,那就肯定不会有此殊荣。”
“因为就算汗阿玛愿意给十四叔铁帽子王,天下人也会不认同一位毛躁的天子弟弟做亲王啊!”
“现在,最关键的是您的表现!”
“您的表现决定了汗阿玛以及诸位叔伯,乃至孙辈们在这件事上的看法!”
仁寿皇太后听明白了弘历的意思,知道自己现在不配合,雍正会不高兴,而很可能是下一代天子的弘历也会不高兴,便叹了一口气:“好吧。”
“皇上驾到!”
这时,外面传来了雍正的声音。
不一会儿,雍正就疾步走到了仁寿皇太后这里,且脸色很不好。
弘历和四福晋等皆跪了下来。
而弘历只听雍正一进来就对仁寿皇太后说:“母后,您不迁宫,不是有意让天下人耻笑朕吗?”
“我改主意了,明日就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