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罢,陆瑶竟然躬身朝着大殿之内的众人一拜。 众人见状心中大惊,纷纷跪伏在地。 “臣等惶恐!” 人群之中的赵安,只觉得心中一阵暖流经过。 何曾有天子拜群臣,何曾有皇帝如此对天下! 陆瑶此举无疑让众人心潮彭拜,恨不得现在就提枪上马去杀向折阳郡中。 陆瑶开口道。 “诸位爱卿平身吧!” 这时间唯有真诚才是必杀技,尤其是在这封建社会之中。 陆瑶此举非是作秀,而是真心感谢他们因为自己一个命令便愿意上前线拼命。 战前动员之后,众将士开始为接下来攻城之战争论了起来。 薛琦率先开口道。 “末将愿为先锋,不破折阳誓不休!” 从离开折阳郡之后,薛琦就一直心怀愧疚。 若是当初能将萧烟儿一起救出来,或许就不会造成现在这个情况。 所以这一战薛琦想要借此赎罪。 不过满朝之上皆是能臣猛将,岂能让罗成一个人夺去了头功劳。 韩擒虎立刻出言道。 “陛下!末将以为臣手下之周武卒最适合打攻城之战!所以这一战我周武卒当为主攻!” 这话一处,樊梨花有些不愿意了。 作为三大营之中最早拥有建制的,荡寇军又岂能甘居人后。 “陛下!臣请战!” 气氛已经烘托到了这个程度。 张翰和赵安自然也是不不甘落后。 尤其是赵安加入陆瑶麾下之后,寸功未立,此时他继续一个功劳来稳定自己在陆瑶麾下的地位。 于是他立刻开口道。 “陛下!这一站河内郡愿为主攻!” 张翰闻言也是立刻出言道。 “陛下!华辛郡一万将士已经整装待发!” 刚才还和和睦睦的两个瞬间就变成了敌人互不相让。 毕竟谁都不想把功劳拱手相让。 大家为了谁打主攻吵的是不可开交,毕竟在正史之上他们可都是青史留名的猛将,心中都有几分傲气谁又愿意甘居人后。 陆瑶被他们吵闹的有些烦躁,一拍桌子开口道。 “别吵了!东一个主意,西一个主意,我知道尔等立功心切,但是上了战场就只能有一个声音。” 别看陆瑶嗓门不打,但是一句话就让这一群桀骜不驯的猛将们安静了下来。 王猛见状开口道。 “陛下攻城之战斗非是小事情,需要先确定一个主攻的方向,其余人用于佯攻助攻。” 王猛的话还没说完,便被陆瑶硬生生的打断了。 “景略我知道你的意思,折阳郡内守军不过万余人罢了,此战我们的兵力乃是六比一,朕自登基以来从未打过这般富裕的仗来,既然如此那何必定下什么狗屁的主攻方向?” 说着陆瑶看向大殿之内的众将士。 “这一次朕要打出朕的威风来,打出朕的气势来!这一战之后,朕要让全天下的诸侯都知道!大周的皇帝回来了!朕要让天下之人再也不敢小瞧于朕!” 说罢,陆瑶一拳头打在面前的桌子上怒吼道。 “这一次没有主攻!或者说诸位爱卿皆是主攻,谁能率先攻破折阳郡,谁便能拿头功!” 听到这话,罗成的脸上不由漏出一丝的兴奋。 陆瑶见状对着罗成开口道。 “罗成,你的先登营刚成立不久,但朕一不给你添人,二不给你添甲,而朕对你还有一个要求,那便是打出我大周之威风来!” 罗成闻言立刻单膝跪地,开口道。 “末将领命!先登之军,每战必先,破折阳,救皇妃!刀山火海在所不辞!” 王猛闻言立刻开口道。 “我等乃是王师,此战乃是荡平郑茂不臣之心,莫要跟其他事情联系在一起。” 罗成闻言立刻尬笑道。 “对!荡平郑茂不臣之心!” 陆瑶闻言也是不装了,立刻开口道。 “什么荡平不臣之心,朕不喜欢搞那些虚头巴脑的东西,朕今日打开天窗说亮话,朕的女人现在就被郑茂关在折阳郡内受苦,朕问你们这该怎么办?” 众将闻言高呼道。 “破城,救人!” 陆瑶点了点头,对于大家的反应他很满意。 “这就对了,若是朕的女人被抓走了,朕连个屁都不放,那朕还算个爷们吗?若是朕连自己的女人都救不了,那也就是别谈什么一扫寰宇了,朕就这一个理由,任凭世人诽朕谤朕,朕心中皆不在意,朕心中有事从不藏着掖着,便是下了地府面对大周列祖列宗朕也是这么说!” 陆瑶的声音慷锵有力,更是让人振聋发聩。 周幽王烽火戏诸侯,换来无尽骂名。 商纣王独宠苏妲己,换来灭国之灾。 陆瑶冲冠一怒为红颜,却不管世人评说,只求问心无愧。 他从来没有觉得周幽王与商纣王做的有什么不对,虽然有愧于国,但是她们至少对得起自己的红颜知己。 况且陆瑶此举,两利无一害,最多被历史评说任性,为了一个女人的任性。 但是此战,必胜!历史从来都是由胜利者改写的! 大殿之上,樊梨花与杨延英看着那个站在龙椅之前,激情演讲的男人心中感叹。 自古无情乃是帝王家,但是陆瑶此举却是打破了这个定律。 能有一个愿意为你付出一切的男人,这不正是一个女子所梦寐以求的吗? “叮咚!恭喜宿主获得‘樊梨花’威望点:10点,剩余威望值:44点。” “叮咚!恭喜宿主获得‘杨延英’威望点:9点,剩余威望值:53点。” 听到脑海之内系统的声音,陆瑶的目光不由自主的落在了樊梨花的身上。 二人的目光在半空交接,樊梨花有些羞耻的低下了脑袋。 脸上泛起一丝的红晕。 陆瑶干咳两声,此时不是顾及女儿情长的时候。 “全军修整一日!明日大军开拔!” “臣等领命!” “末将领命!” …… 折阳郡郡守府内,灯火通明。 郑茂独自一人坐在书案之前,烛火映照在他的脸颊之上忽明忽灭。 片刻后,书房大门被扣响。 董安走进屋内,此时的他面色严峻,将手中的信递到了郑茂的面前,开口道。 “京城探子来报,陆瑶已经汇聚三郡之力举于京城之前,此战陆瑶清巢而动。” 郑茂不紧不慢的将信上的内容读完,随后借着昏暗的烛光问道。 “董将军觉得这一战,折阳郡能赢吗?” 这一问,让董安直接沉默了。 六万大军来势汹汹,折阳郡那什么抵抗凭什么抵抗。 这种沉默又何尝不是一种回答,须臾后,董安单膝跪地开口道。 “末将愿与折阳郡共存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