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头台上,宋星和丰傲被五花大绑并排而跪。 从他们二人的眼神之中都能看出来对死亡的恐惧。 宋星怎么也想不到区区百两的财物而已就让他白白断送的性命。 忽的一阵尿骚味袭来,宋星侧过头来看着已经被吓尿的丰傲咒骂道。 “丰傲你该死啊!” 此时的丰傲早已被下的怔怔出神,对于宋星的谩骂置若罔闻。 断头台下聚集了无数百姓,他们看着丰傲与宋星二人指指点点。 而此时狄仁杰同样赶到,虽说这件事与他无关,但是究根到底还是因为他管理不足的原因。 只见狄仁杰面色阴沉的走到判官台前,沉声道。 “验明正身!” 左右刀斧手立刻上前,确认无误之后。 狄仁杰亲口宣读二人之罪行,随着狄仁杰话音落下,丰傲与宋星的生命也是走到了尽头。 建武帝都的城墙上,黄巢以枪为笔留下的四行诗句还在。 滴落的鲜血将这四行诗句浸染,城门两颗圆滚滚的人头同样引人注目。 闹出了这样一档子事,陆瑶原本的好心情也是一扫而空。 好在这一次还有赵匡胤和赵光义兄弟二人,这才让陆瑶受伤的心得到了一些抚慰。 第三轮考试的地点被陆瑶定在了皇宫之内。 这一日皇宫门外热闹非凡,一百一十一位学子身着干净儒衫,在陷阵军的护送之下踏入皇宫的大门。 红砖黛瓦,门楣高耸。 这些寒门学子从未想过自己有朝一日能踏入皇城之内。 赵匡胤和赵光义兄弟二人自然也在其中。 赵光义看着四周威严的城墙,不由对着赵匡胤开口道。 “若是我们也能住在这种地方便是不虚此生了。” 此言一出,赵匡胤当即开口道。 “慎言!此乃皇宫之地。” 能住在皇宫里的只有两种人,一种是太监,而另一种只有皇帝。 赵光义没有继续说话,但是心中却升起一丝异样。 身着铁甲的高顺将每一位学子都仔细的搜身,确定没有人携带任何的危险物品。 做完这一切之后,高顺站在众人面前高声道。 “诸位文运亨通!开门!” 伴随着高顺声音落下,皇宫之内响起一阵悠扬的号角之声。 吱呀呀,皇宫正殿那厚重的大门被缓缓打开。 阳光射入皇宫正殿之内,漏出一片金碧辉煌的景象。 文武官员分列两侧。 王庸,王猛,狄仁杰,樊梨花,罗成,秦琼,薛琦,牛山,阮龙,廖化,杨延瑛尽数到场。 一百一十一位学子鱼贯而入,随后俯身跪地朗声开口。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龙椅之上陆瑶身着五爪龙袍,看着面前的学子开口道。 “诸位平身!” 跪伏在地的赵匡胤忽然眉头一皱,因为他总觉得这声音有些似曾相识。 但是一瞬间他又否定了自己的想法,这是当今天子的声音,而他一介寒门又怎么会熟悉天子的声音呢? 所以一定是自己听错了。 伴随着陆瑶的声音落下,在场的所有学子缓缓起身,所有人的目光齐齐的向上望去,因为他们都想一窥龙颜。 赵匡胤自然也不例外,然而当他抬头看向龙椅的一瞬间,他的呼吸忽然一骤。 因为他看到了一张熟悉的笑脸,而这一张笑脸他这一辈子都不会忘记。 此时的陆瑶也发现了赵匡胤兄弟二人,于是对着他们投去一个意味深长的笑容。 赵匡胤的反应尚且还算正常,而一旁的赵光义吓得差点从原地蹦起来。 这特么不是前几天跟着自己一起去逛青楼的豪哥吗? 怎么突然之间就变成了皇上了?这一瞬间赵光义只觉得自己脑子都有些宕机了。 一想到自己在青楼时候怼过陆瑶,赵光义就觉得人生一下都没了希望。 陆瑶坐在龙椅之上扫视面前众人,轻声道。 “诸位皆是我大周未来的栋梁之才,希望诸位不要让朕失望啊。” 陆瑶说这话的时候目光正看着赵匡胤,没人知道陆瑶这话是说给这一百一十位学子听的,还是单独说给赵匡胤听的。 王猛出列一挥手,立刻有人搬上桌子摆好文房四宝。 随后王猛沉声开口道。 “科举考试第三轮开始!” 正殿之外传来一阵厚重的鼓声,急促的鼓点犹如催人入阵一般。 赵匡胤低头一看,只见宣纸之上赫然写着三个大字——平天下! 仅仅三个字足以见得陆瑶心中万丈豪情。 赵匡胤同样心潮澎湃,对于他这种有志青年而言,只有跟着一个有上进心的老板才能充分发挥出他的能力。 于是赵匡胤好不犹豫在在宣纸之上,写下八个大字。 “先东后西,先易后难。” 大殿之上寂静无声,所有的学子皆在埋头苦思。 唯有赵匡胤一人有如神助一般,落笔在宣纸之上不断的写写画画。 专注的模样引人侧目。 陆瑶看着赵匡胤也是不由的点头,作为华夏千年历史之中文治武功都能排上第一流的皇帝,平天下这三个字丝毫难不倒他。 或许换一种说法,这一次的考题陆瑶就是为了他而出的。 事实也正如陆瑶所预料的一般,赵匡胤第一个完成了试题。 写完了最后一个字,赵匡胤长松了一口气,心中如释重负。 赵匡胤放下手中毛笔,吹出一口气将墨水吹干,随口朗声道。 “草民赵匡胤,已完成试题请陛下过目!” 众人皆是惊叹于赵匡胤的速度,王猛脸上带着几分笑意的走上前来,开口打趣道。 “咱们又见面了。” 赵匡胤闻言,也是只能尬笑两声。 “被几位大人瞒的好苦呀。” 王猛并未多说,而是将赵匡胤的文章递到了陆瑶的面前。 赵匡胤的文章内容很简单,但是却又十分的有效。 用最通俗易懂的话来说,那便是杮子先捡软的捏,先东进平定因黄巾而陷入内乱的八州之地,随后在转头南下对付益,荆,杨,朔,凉五州,与陆瑶的思路不谋而合。 通篇之内没有繁杂浮华的语句,更没有不切实际的设想,言语质朴思路清晰。 陆瑶见状也是不由的心中感叹一句。 幸好赵匡胤是自己人,不然肯定是一个大麻烦。 可惜此时陆瑶没有遇见未来的能力,不然一定会给现在的自己两巴掌,毕竟赵匡胤这人可是有前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