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设立扶贫办之事,就如武飞扬所猜测那般,天狼等国皆已经知晓。 对于此事,各国的反应皆不同。 但不可否认的一点,各国皆未轻视大秦,反而是无比重视此事。 没办法…… 自从大秦搞出强弩、震天雷、火枪,三大战争利器之后,想不引人注意都难。 不过…… 却没有人去模仿大秦颁布的那些政令。 倒不是说大秦的那些政策不好,只是他们目前的情况,没有余力去折腾。 尤其是白凤、天水、紫金三国,他们现在举全国之力守国土,哪还有余力去搞这些? 而天狼国这边,则是不屑! 身为大国,天狼国自然有着自己的一套治国之策,大秦颁布的那些政策,看上去确实不错。 可在出现显着效果之前,他们还不想去白费那个力气折腾。 大国有大国的底气。 那便是底蕴! 即使大秦那些政策效果很好,而他们没有第一时间去搬照也无妨。 后面出了效果,直接照搬便可。 而且,那个时候也不用担心白费力气,凭借天狼国的底蕴,也能很快将一切施展开来。 …… 一晃半月时间过去。 白凤、天水、紫金三国,按照约定时间内赶到大秦,与大秦完成了双方之间的交易。 至此,大秦的国土面积扩张至五州之地,坐拥西凉州、 湖乡江州、抚州、 春辽南州、山南州。 在周边相邻五国当中,其国土面积已经位居第二! 而后…… 在长达半年的时间内,大秦进入高速发展时间当中。 除去西凉州以外,其余四州皆需要迁移百姓过去,而大秦只有西凉一个州可以向其余四州提供人口。 这样一来,西凉州的人口数量锐减,连原先的一半都不足。 即使如此,四州之地的人口也极少,一个村子里能够有三户人便已经算是多的了。 大多村子只有两户人! 甚至个别村子只有一户人! 城内就更别提了,人虽然要多上不少,可与曾经相比,说是十不存一都少了。 整个大秦,出现了地广人稀的局面。 好在…… 人少了,人均享受的资源,那可是成倍增加,百姓们的生活水平,那是肉眼可见的得到改善。 半年时间的修身养息,大秦女子怀有身孕的人数达到了一个恐怖地步。 家家有孕妇,并非一句空谈。 能有如此景象,得得益于大秦的那政策。 百姓生活没有了压力,日子逐步变好起来,都不用你说,他们自己都会抢着娶妻生子。 没办法…… 靠着劳动力为生的年代,人口就是一切! 家中人数越多,劳动力也就越足。 这劳动力一上去,种的地多了,赚的钱也会变多,如此往复下去,日子将一天比一天好。 所以…… 都不用大秦官府下令,那些男子都抢着娶妻生子,送亲队在大秦也成为了过去式。 这个组织,大秦不再需要。 人口不足的问题,只需要给大秦一段时间,便能将人口数量拉上去。 除此之外,大秦的各行各业都在飞速发展。 农业、林业、渔业、牧业、工业、商业,六大分支覆盖了整个大秦。 大秦的经济虽然还未出现什么大变化,但整个大秦上下,充满了一股朝气。 照这么下去,无需多长时间,大秦的国力将会成倍上升。 然而…… 周边各国已经注意到了大秦的情况。 对于大秦,五国是又爱又怕。 爱是因为他们从大秦手中获得了强弩、震天雷、火枪。 靠着这三种武器,五国之间摩擦虽有不少,但如今已处于一种互不进犯的状态当中。 而且…… 最主要的是,五国靠着这三种武器,取得的战果非凡。 与五国相邻的那些国家,可就遭了老罪了。 没办法…… 有了安武国的前车之鉴,五国后面攻打其他邻国的时候,那可是极为小心的护着,绝不会出现落入敌国之手。 五国之间也保持着一种默契,互不进犯。 就连天狼国,作为一方大国,也没有去进攻与他相邻的白凤国。 只因白凤国也拥有强弩、震天雷、火枪三种武器。 三种武器的出现,已经改变了五国之间的战争格局。 兵力,不再是决定战局的关键! 与其耗费极大的人力,物力去攻打白凤国,倒不如直接去攻打那些没有三种武器的国家。 五国借此取得了不少好处,但对于大秦也产生了一种惧怕! 没办法…… 大秦能用三种武器从他们手中换取五洲之地,以极短的时间内,将国土扩大至小国当中强国之列才能拥有的面积,怎能让他们不怕? 而且…… 谁又敢说,大秦除了那三种武器以外,就没有别的武器了? 最关键的是! 大秦这半年以来的发展,他们可是实打实的看在眼里。 那些政策在各地逐步施展开后,大秦境内的百姓的生活,那是肉眼可见的得到改善。 其国力短时间内虽看不出上涨,但五国都不是瞎子,更不是傻子。 五国一看…… 大秦搞的那些政策,确实对国家有着极大好处,我们还有什么好犹豫的呢? 照搬! 必须照搬! 而这时,安武国的优势便体现出来了,靠着凝霜公主这层关系,安武国可以说是直接照搬大秦的那些政策。 对于此事,秦安阳也没有藏着掖着,更未阻拦凝霜公主将那些政策透露给安武国。 政策不比其他,不是你想瞒就能瞒得住的。 没办法…… 政策这东西,哪怕你不说,其他国家派人潜伏过来,打探一番就什么都知道了。 就在五国潜心研究大秦政策之际,大秦于今日迎来一场盛事。 大秦运河,西凉州通水了! “水来了!水来了!” “运河通水了!娘,你快来看,运河通水了!” “……” 当西凉各地百姓,看着那条宽阔的运河当中,涌来一股迅猛的江水的那一刻,无不欢呼雀跃。 为了挖掘这条运河,这四百多天以来,西凉各地百姓,上到八十的老者,下到五六岁的孩童,无一人没有参与其中。 这条运河,可谓是举全国之力挖掘建设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