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金国的百姓过得幸福吗? 紫天雄眸光暗淡下来,神情有些落寞,情绪一瞬间变得有些复杂难明。 紫金国的百姓过得幸福吗? 这个问题,似乎根本就不需要答案。 因为…… 答案一直就摆在那里,根本就无需考虑。 身为紫金国的皇帝,紫天雄又岂会不知道底下百姓过得幸福不幸福呢? 他没有回答公孙冷玉的问题,因为他不知道要该如何去回答。 难不成…… 真要和公孙冷玉说,真要和满朝文武大臣说,紫金国的百姓过得不幸福吗? 然而…… 沉默又何尝不是一种回答呢? “哈哈哈……” 公孙冷玉再次笑出了声,可他的笑容、笑声仍旧没有丝毫喜悦。 “我们紫金国的百姓,与大秦的百姓相比,过得生活简直就是一个地下,一个天上。” “陛下或许不知晓,春辽南洲有很不少百姓,已经偷摸的跑到大秦那边去了。” “他们为何要跑,陛下您知道吗?” “您知道!” “陛下您乃是紫金国的皇帝,又怎么会不知道那些百姓为何要偷跑去大秦呢?” 一番话,说的紫天雄是满脸的阴郁之色,他心中有些不爽,可又无力反驳。 而满朝文武此刻更是沉默不言。 紫金国的百姓,过得确实不如大秦,这一点他们即使不想承认,也没有任何办法。 “陛下,臣不知道您心中是怎么想的,在天狼国与大秦之间,臣是更偏向大秦的。” “至于理由……” “臣刚刚所说的那些,也能算是其中一部分理由吧。” “除此之外,那便是大秦现在的局势,已经有底气与天狼国正面一战。” “即使天狼国倾尽全国之力攻打大秦,大秦现在也有接战的资本。” “天水国投靠大秦,白凤国被大秦灭国,安武国又是大秦的友国,三个国家的力量,再加上大秦自身,其实力已经堪比一方大国了。” “大秦、安武、天水,包括已经灭国的白凤,四国的底蕴虽然不如天狼国。” “可谁又敢保证,大秦没有其他手段呢?” “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内,就能够灭掉白凤国,这还不能够说明问题吗?” “诚然,天狼国的实力是强,但也没有强大到能够轻易灭掉一个小国的地步吧?” “还请诸位同僚思考一下,天狼国要在三个月内灭掉白凤国,能不能够做到!” 满朝文武闻言,皆是皱眉沉思,心中估量天狼国究竟能不能在三个月内灭掉白凤国。 然而…… 所得结论却让他们沉默。 天狼国虽强大,但想要在三个月内灭掉白凤国,几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除非天狼国举全国之力,以兵力方面去碾压白凤国,在不顾伤亡的情况,才有可能在三个月以内灭掉白凤国。 然而…… 这种代价太大太大,天狼国又怎么会轻易做下此等决定呢? 最主要的是,天狼国若是真的举全国之力攻打白凤国,调兵期间定然会被白凤国知道。 无法突袭,全靠正面硬攻,其伤亡将会何等惨烈? 没办法…… 天狼国可不像大秦那样,有着那种新型弩箭,在攻城方面,除了兵力上有优势以外,同样要面临攻城一方的劣势。 守城容易,攻城难。 这可不是嘴上说说那么简单,而是长久以往的经验之谈。 否则…… 又何须修建城墙呢? “言尽于此,臣虽然还有很多话没说,但臣觉得这样就足够了。” “至于诸位同僚要如何选择,臣不会干预,最终要如何选择,还是由陛下来做决定。” 说完,公孙冷玉退了回去,神情淡然的站在那里,好似一个局外人一般。 大殿内寂静无声。 众人脸上表情各异,眼中闪烁着复杂神色,心中不知在想什么。 紫天雄此刻也是脸色低沉,情绪有些不对劲。 不管如何,公孙冷玉的那番话,总归是对他有些不敬的。 他明白,公孙冷玉只是将自己心中的想法表达出来,其实并无针对他的意思。 可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说出那番话,一是在打他的脸,二是在说他无能。 这让紫天雄心中怎么能够好受? 不过…… 紫天雄倒也并非庸俗之辈,心中虽然有些不爽,却不会因此而迁怒于公孙冷玉。 况且,公孙冷玉说的那番话,确实有些道理。 大秦与天狼国之间的这场战争,究竟谁胜谁败还真不敢断言。 沉寂良久…… 吏部尚书宋天德站了出来,发表他的看法。 “陛下,臣赞同公孙大人所言。” “大秦虽然只是一个小国,但如今的大秦,确实有资格与天狼国叫板。” “我们紫金国跟着天狼国,颇有几分雪中送炭的意味,若是最后天狼国赢了,我们紫金国所获得的好处,自然要多少不少。” “可若是输了呢?” “大秦这个立国只有几年时间的小国,已经带给我们太多太多的惊讶了。” “此前因为强弩、震天雷、火枪,包括我紫金国在内的几国,可是付出了不小的代价。” “那时我们便有些重视大秦,为此还派遣了不少细作前往大秦,目地就是掌握大秦更多的信息。” “然而……” “那些细作传回来的信息,都是一些令我们感到稀松平常的的信息,并未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就因为如此,大秦才能在几国的眼皮子底下,在短短几年时间内,发展壮大到现在这种程度。” “若是在此之前,公孙大人提出要站在大秦那一边的想法,臣定然会持反对意见。” “可现在……” “大秦已经展现出了他的实力,大秦有资格叫板天狼国。” “紫金国与天狼国联合,是以并入天狼为代价的,其他好处都可以暂时不提,唯独这一点极为重要。” “紫金国若是继续与天狼国站在同一阵线,不管是输是赢,紫金国最终都会消失。” “如果……” “臣是说如果,紫金国若是加入大秦那一边,打赢天狼国的可能性有多大?” “大秦输了,紫金国的下场不用多说。” “可大秦若是赢了呢?” “紫金国是否能够保留国号,以友国的身份与大秦交好,并且学习大秦颁布的那些政策,强我国力,富我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