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尚书则露出一丝得意的笑容。
林诗雅接过信,眉头紧锁。
敌人的这封信,分明是故意扰乱朝堂,让她陷入困境。
她知道,这只是新的挑战的开始。
她深吸一口气,抬起头,目光坚定地看向慕容复,缓缓开口:“陛下……”
林诗雅上前一步,从太监手中接过信笺,目光扫过上面的文字,嘴角勾起一抹冷笑。
“陛下,臣以为,敌国此举,不过是虚张声势,试图扰乱我朝军心。”她语气沉稳,掷地有声,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
不等众人反应过来,她已走到御案旁,拿起御笔,在空白的奏折上奋笔疾书。
笔尖在纸上飞舞,发出沙沙的声响,仿佛一首激昂的战歌,在金銮殿上回荡。
不到一盏茶的时间,林诗雅便将写好的回信呈给皇帝。
慕容复接过信,快速浏览了一遍,信中,林诗雅针对敌国提出的每一个问题都做了详细的解答,并有理有据地驳斥了敌国的无理要求。
她甚至反将一军,提出如果敌国继续挑衅,本国将重新考虑之前的贸易优惠政策。
回信送出后不久,敌国便没了动静。
原本喧闹的朝堂,此刻鸦雀无声,大臣们都被林诗雅的果敢和智慧所震慑。
他们看着站在朝堂中央的林诗雅,金色的阳光透过窗棂洒在她的身上,仿佛为她披上了一层金色的战甲,让她看起来更加威风凛凛。
何尚书的脸色变得煞白,他原本以为敌国的信会让林诗雅陷入困境,却没想到她竟然如此轻易地化解了危机。
他紧紧地攥着拳头,指甲几乎掐进了肉里,心中充满了不甘和嫉妒。
慕容复看着林诗雅,他微微点头,用眼神给予她无声的支持。
林诗雅感受到来自皇帝的鼓励,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她回以感激的眼神,两人之间无需言语,便已心领神会。
周围的大臣们看到这一幕,都感受到了皇帝对林诗雅的信任和欣赏。
他们也开始重新审视这位年轻的状元,林诗雅的威望在这一刻达到了顶峰,她站在朝堂中央,宛如定海神针,稳定着整个朝堂的局势。
“诸位爱卿,”林诗雅清了清嗓子,朗声说道,“关于此次外交事件,臣还有一事想禀明陛下……”
林诗雅眼见局势已稳,乘胜追击,拱手道:“陛下,此次外交虽暂时化解危机,却也暴露出我朝官员外交经验不足的弊端。臣斗胆建议,设立外交培训机构,专门培养外交人才,以应对未来可能发生的外交挑战。”
此言一出,朝堂上顿时议论纷纷。
有人赞同,有人反对,也有人保持观望。
慕容复却眼前一亮,抚掌道:“林爱卿所言甚是!我朝正需此类人才。此事便交由林爱卿全权负责,所需人力物力,可随意调用。”
得到皇帝的支持,林诗雅心中一喜。
她环视四周,朗声道:“诸位大人,我朝国力日渐强盛,与周边各国交往日益频繁,外交人才的培养刻不容缓。臣恳望各位大人能够鼎力相助,共襄盛举!”
大臣们见皇帝如此重视,也纷纷表示支持。
就连一直与林诗雅作对的何尚书,此刻也不好再公开反对,只得阴沉着脸,一言不发。
孙谋士捋着胡须,笑呵呵地说道:“林大人此举,实乃高瞻远瞩,我朝之幸啊!”
一时间,朝堂上气氛热烈,大臣们纷纷围绕着外交培训计划,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起来。
有的建议从各地选拔优秀人才,有的建议聘请外国学者前来授课,还有的建议设立专门的考试制度,以选拔合格的外交人才。
林诗雅认真倾听每一位大臣的建议,并将它们一一记录下来,心中充满了希望。
她仿佛看到,一批批优秀的外交人才从这里走出去,为大晏王朝的繁荣昌盛贡献自己的力量。
就在朝堂讨论得如火如荼之际,殿外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一个侍卫跌跌撞撞地跑进来,脸色苍白,浑身颤抖,“报……报告陛下……”他语气慌乱,仿佛看到了什么可怕的事情,“边境……边境急报!”他颤抖着双手,将一封染血的信笺呈了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