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章复查再启之艰难险阻
走出金銮殿的辉煌,林诗雅只觉得阳光都失去了温度,照在身上却驱不散心底的寒意。
她捏紧手中的“证据”,指节泛白,薄薄的纸张在她手中发出细微的褶皱声,仿佛在嘲笑她的无力。
回到府邸,书房里弥漫着淡淡的墨香,却丝毫不能缓解她紧绷的神经。
“大人,这证词……处处透着古怪。”周师爷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昏暗的烛光在他镜片上反射出一道冷光,“钱村长所说考生每日苦读至深夜,可邻居的证词却又说从未见过考生屋内点灯,这……”
林诗雅揉了揉眉心,疲惫感如潮水般涌来。
钱村长提供的证词中,每一个字都看似合理,环环相扣,可组合在一起却漏洞百出,如同一个精美的瓷器,内里却早已布满裂痕。
要推翻这些看似无懈可击的证词,需要找到确凿的证据,而这些证据,很可能就藏在考生家乡的那个偏僻的小山村里。
“备马,我要再去一趟清溪村。”林诗雅语气坚定,带着不容置疑的决绝。
然而,再次前往清溪村的道路,远比林诗雅想象的更加艰难。
刚到村口,便被一群壮汉拦住去路。
他们一个个面色凶狠,手里拿着锄头、木棍,堵在狭窄的山路上,如同一道铜墙铁壁。
“你们是什么人?竟敢阻拦朝廷命官!”李护卫上前一步,厉声喝道。
“朝廷命官?我们没看见!我们只知道,你们不能进村!”为首的壮汉梗着脖子,语气蛮横无理。
林诗雅看着眼前这群人,心中怒火中烧。
他们粗布麻衣,皮肤黝黑,一看就是常年劳作的村民。
可他们的眼神中,却闪烁着一种不寻常的凶狠,仿佛是被什么人刻意煽动,才做出如此大胆的举动。
“我乃当朝一品外交大臣,奉旨调查科举舞弊案,尔等胆敢阻拦,可是要zaofan不成?!”林诗雅上前一步,语气凌厉,试图用自己的身份震慑住这些人。
然而,她的身份并没有起到任何作用。
那壮汉冷笑一声,“zaofan?我们只是不想外人打扰我们村子的安宁罢了!赶紧滚,否则别怪我们不客气!”
僵持的气氛在空气中蔓延,林诗雅的目光扫过眼前一张张充满敌意的面孔,心中一股寒意油然而生。
“看来,这清溪村,是铁了心要包庇舞弊的考生了……”她低声说道,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寒意。
李护卫看了眼四周的地形,凑到林诗雅耳边,低声道:“大人,你看……”
林诗雅冷笑一声,凛冽的目光扫过那些壮汉,“强龙不压地头蛇,我今日倒要看看,这清溪村究竟有什么秘密!”她环顾四周,目光落在一旁一条蜿蜒曲折的小路上,杂草丛生,几乎被茂密的树枝掩盖。
“李护卫,我们走这条路!”
李护卫心领神会,拨开荆棘,护着林诗雅踏上了这条人迹罕至的小路。
崎岖的山路蜿蜒向上,脚下碎石嶙峋,林诗雅的官靴踩在上面,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在寂静的山林中显得格外清晰。
空气中弥漫着泥土和草木的清香,偶尔传来几声鸟鸣,与村口的喧嚣形成鲜明的对比。
绕过村口那些壮汉,林诗雅和李护卫顺利进入了清溪村。
村子里静悄悄的,家家户户闭门不出,仿佛躲避着瘟疫一般。
林诗雅敏锐地察觉到,空气中弥漫着一股紧张的气氛,仿佛暴风雨来临前的宁静。
“大人,你看!”李护卫指着不远处一间半掩着门的茅草屋,低声道。
林诗雅顺着他的目光看去,只见一个老妇人正坐在门口,手里拿着针线,缝补着衣物。
她脸上的皱纹如同沟壑一般,饱经风霜,却透着一股慈祥和宁静。
林诗雅走上前去,恭敬地行了一礼,“老人家,打扰了。”老妇人抬起头,浑浊的双眼打量着林诗雅,眼中闪过一丝疑惑,“姑娘,你是……”
林诗雅简要说明了自己的身份和来意,老妇人叹了口气,摇了摇头,“唉,这孩子,苦读多年,却落得如此下场……”老妇人断断续续地讲述了考生的一些情况,与钱村长所言大相径庭。
之后,林诗雅又走访了几户人家,从他们口中得到了更多有用的线索,渐渐拼凑出一个完整的真相。
原来,考生并非如钱村长所说那般勤奋好学,而是整日游手好闲,不务正业。
科举舞弊之事,也并非空穴来风。
周师爷一路跟随,将这些线索一一记录在案,对林诗雅的勇敢和机智暗暗钦佩。
他从未见过一个女子,能够如此冷静果断地处理如此复杂的局面。
此时,远在京城的慕容复心系林诗雅的安危,他派出更多暗卫前往清溪村,务必保证她的安全。
林诗雅得知后,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慕容复的深情,让她在困境中感受到一丝慰藉。
夜幕降临,清溪村笼罩在一片黑暗之中。
林诗雅站在窗前,望着远处的山峦,心中思绪万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