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良篇】
我叫张良,字子房。
是秦国左丞相。
其实我知道我原本是韩国宰相之后,但我对韩国的怀念却并不强烈,大人与母亲也未曾强求过要我铭记自己是韩人。
强大而慈悲的秦军,远比真正的,充满压迫感的黑色巨龙更震撼人心,更勾魂摄魄。
所以其实反抗者寥寥,且不敢动手。
我也不觉得我在效忠于陛下,而是效忠于这个天下,跟随着殷相的步伐,成为民家之人,为百姓谋福祉。
众多流派在她的采纳,安排,部署下,在大秦的朝廷里,学宫中,逐渐和谐,最终达成了共同的认识,便是为国家。
为国,为民,才是我辈学子的追求。
我比其他人更早接触到陛下,还有殷相,所以我知晓一些秘密。
比如,殷相留下的人才小纸条,未卜先知的包含了项燕老将军家里新出生的项羽,散落民间的陈平韩信,萧何吕雉,樊哙刘邦等人。
于是我和陛下等人都明白了,也许民家的确存在,只是不在我们这里。
所以她也不在,也许只是回家了。
而不是彻底离开了。
毕竟我们都希望殷相能过的好一点,她对自己太苛刻了,对他人太宽宥了,连一句累和疼都不肯说出口。
不肯让人为她难过担忧。
陛下其实也是一样的,太后逝世,他整夜睡不好,第二天处理政务时眼下带着淡淡的鸦青色,可就是自己扛着。
还好有太子能陪陪陛下。
扶苏太子是陛下磕磕绊绊养大的,没人教过陛下如何爱孩子,太子在李丞相手上带过,在韩廷尉手上带过,在刘邦和我这里也都呆过。
毕竟我们都要和陛下一起加班,自然就轮流谁先有空谁去教一教,带一带,就是项羽那个莽夫,都给扶苏当过陪练。
然后因为将太子打哭,把项老将军气的抡着棍子追着打。
因此,太子就被教的有点杂。
虽然温温和和,君子坦荡,但如果需要不要脸皮的时候,他也很会耍无赖,平时不太动手,但需要动手的话,会尽可能一击必杀。
底线相当之灵活。
不过也很好,继承人足够优秀,是很让臣子高兴的事情。
可使天下众生,薪火不息。
—————————
【蒙恬篇】
海上风很大。
我看向徐福,徐福看天,看甲板,就是不看我。
我挤兑他:“徐大仙人不是说近日无风?”
徐福支支吾吾,最终抻着脖子道:“海上本就风云变幻,一时起风亦是情理之中!”
这家伙,还坚信方士那一套,但谁叫他真的航行到了一座岛上,而道家的勘探队伍又在岛上发掘出了银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