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东反本溯源后,思绪早已经十分清明。 此时经由赵公明一点拨,顿时心如明镜,有所领悟。 随云霄一一拜谢三仙后,云霄道: “几位师叔伯可喜欢你的紧呢。” “不过,你现在始渡雷劫,修为尚浅。” “你先随为师去三仙岛,此乃为师修行之所,潜心修行。” “待到师尊通天教主,开坛讲道之际,你我师徒二人,齐去听圣人讲道。” 陈东应了声是,将宝物收好,他知这便宜师父,对自己倒是极好。 那三仙岛乃是三霄仙子,得道之所,灵气充沛。 以云霄修行,携带陈东,当真是瞬息千里,三仙岛眨眼便至。 待至三仙岛时,只见此地百花灿烂,万木垂青。 虽然大小,稍逊金鳌岛几分,可陈东只觉自己《玉龙青帝功》,前所未有地活跃。 他也能明白,为什么云霄要带自己回三仙岛修炼了。 “你修习药道,便要在百草之中修行。” “我再赐你药殿一座,其中药炉药草,你可自行取用。” 云霄指了指岛东侧的一座偏殿。 她随手一抹,殿上匾额字体随即发生变化。 原本“玄清养身殿”五字,消失不见。 东来药仙殿! ——五个大字,赫然其上。 “好了,我也要去修行了。” “每月十五,我会前来替你解疑释惑。” 云霄说罢,便就驭风而去。 陈东感受着四周充沛的灵气,看着面前属于自己的大殿,攥着怀中的诸多药草。 胸中,有诸多感悟! 修行,开坛,炼药! 陈东一旦开始修行,便发现,地火药房之中,能借助药房之力,数倍修行。 而利用云霄、碧霄,以及药殿之的药材,炼制丹药。 修行更是事倍功半,一日千里! 多年药道,厚积薄发。 就在陈东飞速修炼之际。 人族。 九龙山脉。 此山得名,乃是传说之中,有九龙伏诛。 不仅山脉曲折,而且多险峰,危险至极,人迹罕至。 而此时,却有一人,在攀登险峰! 而下方,诸多随从,无力攀爬,只得在下方守望等待。 此人正是伏羲! 现在的他,还未及人皇,乃是多方部落首领。 他已在九龙山下,求了三月。 只想求传说之中的药仙出山,辅佐其大业! 然苦等数月,却无所获。 无奈之下,伏羲只好攀爬九龙山,寻求药仙所在! 然而,等他攀至山巅之际,却发现,陈东曾经住所,早已布满岁月的尘埃! 人去楼空,药仙不在! “仙缘难求啊。” 伏羲大失所望,只能遗憾而归。 …… “嗡嗡嗡!!” 药房之中,九座药炉,同时炼药。 每一座药炉,都是丈许高大,俱非凡品。 此时,更是已经到了最为关键时刻。 而陈东,便就位于其最中心,他手中打出诸多手诀—— 轰! 药成! “不错!” “巅毫不差!” 就在此时,陈东的耳侧,响起了云霄仙子欣慰之声: “好,好!你以药入道,药道齐修,如今已有人仙巅峰修为。” “实乃神速也。” “师父。” 陈东起身行了一礼,微笑道: “今日才初七,您便就出关了?” “嗯,吾师讲道之日便至。” 云霄轻轻拂袖,一股清云,将陈东卷起,她道: “这可是天赐大机缘,不可耽误,你随我去罢。” 通天教主,开坛讲道! 这可是天下间一大盛事。 陈东与云霄刚出三仙岛不久,便见四周天边,飞向金鳌岛者,犹如流星,满布天空。 当然,云霄一股轻云,便带着陈东将众人远远甩在其后。 行至金鳌岛,则更是人满为患。 平日里许多闭关修行的至强者,此时也都露面。 只为听圣人讲道! 截教诸多弟子,见了云霄,都纷纷行礼。 但云霄落与碧游宫天顶之际,已有数人于此等待。 其中便有陈东已经见过的琼霄、碧霄仙子。 几人见了云霄至此,都纷纷上得前寒暄。 陈东跟随云霄,从这些人身上,感受到了极强的气息! 即便是他修为已有大进,也免不如此。 事实上,正如陈东所察觉到了。 在场几位,除了二代亲传弟子多宝道人、金灵圣母、无当圣母、龟灵圣母外; 还有三霄、火灵圣母、余元等仙。 其中,多宝、金灵、三霄,已至太乙金仙后期! 距离大罗金仙,已不远矣! 而无当、龟灵、火灵等仙也有太乙初期实力。 余元、闻仲等仙,也是金仙水准。 实力皆远在陈东之上。 “云霄仙子,你这徒弟?资质实在有些不凡啊?” 几人之中,气息最为恐怖的老者,看着陈东,却面露惊奇之色。 云霄微微一笑,道: “快来见过多宝师叔。” 多宝道人! 陈东目光一凛。 截教仅四名内门弟子。 其中首座大弟子,便是多宝道人! 多宝这声赞叹,亦引起了周围人的注意。 虽然他那声音不大,可是在座俱是法力高强的仙人,哪会没听见? 众人不禁都想瞧瞧,能被多宝这般称赞的,到底是何方神圣? 金灵圣母当即亦惊道: “不错!此子根脚非凡,天姿卓越,放眼天下,亦是凤毛麟角了。” 其余两名内门弟子,也是微微诧异,没想到云霄竟然能收到这般好徒。 三霄皆是点头微笑,云霄则带陈东一一引见诸多截教上仙。 “快到听道时间了。” 待得陈东一一拜见截教诸仙,云霄默默地低声道。 她声音未息,陈东只见前方瑶光清澈,同伴仙乐奏鸣。 一鹤发童颜老者,于云中走来。 陈东早得云霄提点,这位便是传说中的圣人之一。 截教之主。 通天教主! 不过,陈东却并没有从此人的身上,感受到如多宝等人的威压。 反而是一片祥和之气。 “拜见通天教主——” 此时,已是众人齐齐躬身行礼。 “嗯。” 通天教主微微点头,声音不大,但却跨越千里。 无论何处教众,皆是听得清清楚楚: “不必多礼,时候不多,分席而座,可以讲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