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只是单纯听闻药仙大明,心中向往,前来参拜。 天南海北所来者,不知疲倦汇聚于九龙山,药仙峰。 人山人海,人潮不息! 即便是三皇得道,却也未尝有如此壮观之举! 一切,皆发自民心。 民心所向! 尤其是十五祭祀之日…… 首阳山百里方圆,尽成人海! 许多人,自发的,三步一叩首,五步一拜服,自山脚而行至峰巅药仙殿。 如此祭拜,一直持续三月有余。 八荒九州人士,无不奔走前来,参拜药神。 可谓旷古未有之大祭拜! 九十九天祭拜完毕,众人按药仙指示,抄录《百草图录》! 此事工程量,更是不可谓不巨大。 《百草图录》,陈东编撰了七七四十九年。 比之初版,亦不知精简了多少倍。 即便如此,抄录《百草图录》,亦是以年为单位。 其中固然受到生产力的影响,往往还在使用竹简、羊皮记录书籍。 更也有,抄录之人,无不是仰慕药仙之名,绝不敢有半分亵渎。 因此,个个都是仔细誊抄,就连图画,也要力求相似,不敢有半点儿纰漏。 至此,药道,始在人族广为流传。 黄帝,成帝! 自三皇以来,人族乱而合,而有黄帝成帝,乃启五帝之局。 然而,没人想到的是。 人族,黄帝,登基后的第一件事,便是亲来首阳山…… 药神峰下! 黄帝来拜! 八万人随行,齐齐拜贺!! 在众人瞩目之下,皇帝亲身拾级而上,从早晨到正午,始至峰巅。 身下,是巍峨高山。 眼前,是恢弘药仙殿。 黄帝亦与其他参拜者一般,按礼参拜后,观摩《百草图录》。 良久。 他不由叹息道: “这般至宝,竟这般静置于此处,实乃慷慨之至!” “果真,乃药仙予人族之厚礼!” 他转身看向下方朝拜,文武大臣,寻常百姓,芸芸众生,朗声道: “自《百草图录》出世以来,我人族药道广传。” “人有病痛而有解,至此,我族兴旺不息!” 正如黄帝所言。 自药道广传人间以来,无数人前来朝拜药仙殿,抄录《百草图录》。 朝拜药仙殿,便仿佛就有治愈疾病之效。 百草,何止百种? 《百草图录》,乃是涵盖五十九万余种草药的详细记载。 从辩证,到入药,到临床表现。 不仅草药记载详细。 而且,使用者在遇到病情之际,可按图索骥,寻找到合适的药方,对症下药。 九成九的疾病,都能治愈。 人族整体寿命,已是大幅度提升! 在疫荒盛行的年代,夭折是十分常见之事。 然而得《百草图录》,种药行医者越来越多。 药道流传越广,夭折率越低。 这也无怪,黄帝登基之后,第一件事,便是要前来朝拜药仙殿了。这 黄帝一席话毕,已宣人立好一块新的石碑。 在药仙峰山脚。 这般做,是显示尊敬与谦卑。 而石碑之上,大书八字: “药仙神殿!!” “药道圣地!!” 黄帝亲授,将药仙峰,药仙殿,定为人族药道圣地!! 要知黄帝所做所为,诸天皆在关注。 当黄帝登基而拜首阳山时,众仙便已经十分震惊。 而当皇帝亲授此地,为药道圣地之际。 群仙,沸腾了。 下至三教弟子。 上至三清圣人…… 都无不惊异! 最先得知此事的,乃是老子。 他算得黄帝要来首阳山,本以为是与自己道场有关。 谁知道,黄帝此行,却是径直朝药仙峰,药仙殿而去! “此子并未与人皇、人帝,有什么接触。” “然却福源不浅,自有功德送上。” “莫非,此子是受人道眷顾?” 天上老君有些不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