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3章(1 / 1)

他在丁原、何进、吕布军中名声都不显,这浮云道长却知道。 可见她有备而来。 张祯叹道,“将军这般勇武,贫道岂有不知之理?” 张辽暗想真如高顺所说,此人巧舌如簧,轻易就能让人放下戒心。 伸手替她拂开一根花枝,笑道,“道长谬赞。道长,你我原是家门,不必如此生分。” 张祯张神悦。 高顺派人查了她的过往,以及她的家族,无一处疑点。 或者说,唯一的疑点是她突然恢复了神智。 他有意套近乎,正合了张祯心意,“是呀,同为张氏子弟,我们五百年前兴许是一家呢。” 心里却想那是不可能的,你就不是咱老张家的人。 张辽本是西汉豪商聂壹之后,家族为避祸而改姓张。 第13章 忽悠和欺骗,应该不是一回事吧? 张祯知道,张辽特意在路上截住她,是想要探查她的底细。 奈何她底细清白,并无破绽可露,是以坦坦荡荡,和张辽有问有答,聊得还挺投机。 ——再借这大兄弟几个脑子,也想像不到她来自一千八百多年后。 张辽倒暗暗称奇,这么个小姑娘,还颇有胆气。 他都不想承认她是道士。 既无师门传承,也无道观传度,自己说自己要当道士就真是了? 充其量也只是个野道士。 哦对了,听说她家正给她修道观,这不儿戏么? 她的父母定是爱女如命,才陪着她胡闹。 也可能是怕她又犯病。 心里是这么想的,张辽面上却半分不显,这么会儿功夫,已经快和她成为至交好友。 半夏听不太懂他们在说什么。 她只觉得,九娘子和张将军的表情出奇地相似,非常的真诚。 可如果真的别无谋算,反而不需要表现得这么真诚。 行至廊下,张辽停住脚步,含笑道,“道长能否明示,来都亭侯府,究竟意欲何为?” 张祯笑道,“匡扶汉室。” 张辽愣了愣,叹道:“神悦还是视我为外人。” 匡扶汉室,多么冠冕堂皇的理由,董卓会用,这小姑娘也会用。 张祯也叹,“贫道说的是实话,将军为何就是不信?” 这年头,说实话也没人信了。 张辽还要再说,就见吕布从楼上探出头来,不耐烦地道,“说什么呢?上来说给我听听!” 早就看到他们说说笑笑,很是碍眼。 高顺还说他好色,好色的分明是张文远,见小道姑貌美就走不动路了。 他发了话,张辽只得引张祯转过长廊,登阶入楼。 此楼名为皓月,高三层,视野极佳,站在楼上能远眺四方,为将军所喜,每遇大事,必召集心腹在此商议。 将军让张祯来此,已是将她当做自己人。 只不知,她到底是谁的自己人? 若是欺骗将军,后果极为严重,只怕她承担不起。 张辽看一眼张祯,见这小姑娘稚弱纤纤,忍不住低声道,“将军这一生,最恨被人欺骗。” 张祯知他好意,道:“多谢张将军提点。” 忽悠和欺骗,应该不是一回事吧? “浮云道长,快请入座!” 楼上除了吕布,还有高顺。 酒宴已设好,瓜果熟食,摆满了小桌。 这个时代实行分餐制,张祯注意了一下座次,吕布在主位,左一是高顺,张辽自行入了左二,给她留的是右一。 心知这不是男女有别,而是文武分席。 是个好现象,说明吕布听进去了她昨日的话,潜意识里将她当成智囊。 其实吕布没想那么多,只是想让她离自己近一点,亲自为她斟了酒,道:“这是西域来的葡萄酒,尝一尝。” 昨日他就发现了,小道姑应是好酒之人。 “多谢将军!” 张祯暗想华夏古今相通,酒文化盛行。 曹操和刘备青梅煮酒论英雄,她即将和吕布葡萄美酒定董卓。 喝了一口,感觉跟后世的相差甚远,还是道,“好酒!” 吕布又示意她吃肉,“上好的野羯,炖了大半日。” 张祯知道野羯指的是野山羊,吃了一口,眼睛立时亮了。 因炊具多是陶制、青铜制,不适合高温干烧,所以汉朝没有“炒”这种概念,菜肴基本是烤、煮、炖、蒸。 但这并不代表汉朝没有美食。 事实上,汉朝美食很多。 虽然没有五花八门的烹调方式,调味品的种类也没那么丰富,可华夏人从古至今都善于吃。 这仿佛是种隐藏的种族天赋,能在有限的客观条件下,将食物烹调出绝妙的味道。 孔夫子早就说过,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没有受过污染的蔬菜和肉类,也与后世大为不同。 这时候,她就很庆幸自己穿到的是汉末,道士和尚都还没有忌口,能吃肉喝酒。 吕布、高顺、张辽看着她吃,六只眼睛炯炯有神。 都把张祯给看毛了。 她的吃相也不算太粗鲁吧? 放下木箸,笑道,“贫道失礼了。” 高顺:“哪里哪里,道长请用!” 指着一盆菜肴道,“这梅花肉脯也颇能入口。” 将军叫她吃,她还真吃上了,还吃得那般自然。 要是不知道的,会以为她和将军相识已久。 张祯推辞道,“不了,吃饱了来的。” 她来这儿又不是为了混饭。 高顺便和张辽交换个眼神,淡笑道,“道长的母亲,出自蔡氏?” 说她胸无城府,又是一身的谜团。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