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5章(1 / 1)

张祯转过头去,不多看。 这些都是董氏族人,将被押往京中斩首。 吕布晒笑道,“神悦心软了?” 张祯正色道:“此为国家法度,何来心软之说?” 从现代文明的角度来看,一人犯罪,株连全族显然过于残暴。 但任何法律法规,都不能脱离当前的社会环境。 这时代既然可以“一人得道,鸡犬升天”,那么“一人犯罪,株连全族”也显得合理。 享受了董卓带来的种种好处,自然也该跟董卓一起承受后果。 何况,乱世用重典。 如今是乱世中的乱世。 倒行逆施、祸国殃民的代价如果太轻,会有更多人跳出来试一试。 —— 当晚住在郿坞。 张祯也有了更多时间参观这座东方式堡垒。 据后世考古学家勘探发掘,郿坞总面积3万平米以上。 现在张祯实地观察,这个“以上”只怕上得有点多。 仅前半部分,就不只3万平。 后半部分除了数不尽的房屋,还有良田、集市、各种作坊。 甚至还有几条河流,吃饭、喝水都不成问题。 如果不是那些人失了斗志,应该可以守一阵子。 这就好比一个小小的王国,大门一关,董卓就是里面的国王。 张祯还想再看,护卫她一路的万霖匆匆找来,拱手道,“浮云道长,大将军有请!” “可知何事?” 张祯边走边问。 心里有些小得意,吕布现在是真把她当心腹了,时常要找她。 万霖咧嘴一笑,“好事儿!” 却又不说是什么。 到了地儿,以“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要求自己的张祯惊得瞪大了眼睛。 吕布递给她一个麻袋,“看上什么尽管拿,别客气。拿不动也无妨,还有半夏和万霖。” 张祯僵硬地接过麻袋,感觉自己像是掉进了金库。 不,不是感觉,这就是金库,董卓的地下金库。 银锭在地上堆成一座座小山,两边架子上放的全是金元宝、金饼、金珠之类,烛光下闪出耀眼的金光。 张祯只觉自己的卡姿兰大眼睛要被闪瞎了。 见她站着不动,吕布关心地道:“怎么不拿?是不喜欢么?” 这话张祯不知道怎么答。 吕布自以为了解她,一拍脑袋,笑道,“是我莽撞了,金银俗气,不入神悦的眼,走。” 张祯内心狂吼,不不不,不俗气,我喜欢,我就是个俗人! 吕布不由分说拉着她往外走去,“这边还有更好的。” 到了下一个库房,果然更好,藏的是奇珍异宝。 吕布随手打开一个木箱,只见珠光闪闪,里边是晶莹润泽的珍珠,每一颗都有拇指大小。 随便拿出一颗,估计就够普通人家生活大半年,甚至一、两年。 吕布抓起一把,圆润的珍珠从指缝间滑走,“南海珍珠,自用或送人都极好。” 张祯拈起一颗放在掌心细细观赏,果是好珍珠,极美。 她也就不客气了,让半夏找匣子来装。 什么,装麻袋? 俗,太俗。 话说吕奉先这人是真能处,有财宝他是真分,大气。 吕布又打开一个柜子,里面摆放着一块块玉璧,大小差不多,都是两尺许。 张祯前世生于豪富权贵之家,自爷爷起,全家人对她极为疼爱,有什么好的都想着她,世界各地的珍宝见识过不少。 但她也没见过这么多、这么好的美玉。 每一块,拿到后世都能拍卖出上亿的价格。 若打造成首饰,必是稀世奇珍。 张祯选了两块,吕布又给她加了两块,还道,“这也不值什么,还有更好的。” 确实,墙角立着一棵宝石树。 高约三米,以青铜为枝干,以各色宝石为花叶果实,光彩熠熠,华丽夺目。 装树的玉盆用整块青玉雕琢而成,跟聚宝盆似的。 仅这一棵宝石树,价值就无法估量。 第36章 不到秩序彻底崩盘的时候,不能那么干 吕布见她盯着宝石树走不动路,豪迈地道,“神悦若是喜爱,便搬回家罢。” 张祯:“......大将军舍得?” 吕布一笑:“自然舍得。” 招手让万霖过来搬。 张祯忙道,“多谢大将军,我不要。” 这种东西,看看就得了。 搬回家放哪儿? 放哪儿她都怕被偷。 吕布:“真不要?” 张祯连连摇头,“不要不要!” 说句实在话,以张家的底蕴,不该拥有这等宝贝。 怀璧其罪就麻烦了。 吕布:“那就再看别的。” 又打开一个木箱,装的是头面首饰,仔细一看,有龙形凤形,制式精美,非民间之物。 董卓有这些东西也不奇怪。 刘协被他逼着迁都时,基本什么都没带,东汉洛阳宫中数代积累,尽被董卓搜刮一空。 他连陪葬品都不放过,挖掘了洛阳周边帝王、公卿大臣的陵墓。 曹操军中有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董卓军中虽不设这两个职位,职能倒是有了。 而且,张祯目光复杂地看吕布一眼,董卓派去掘陵墓的就是他。 这两个人对皇权、逝者是真的没啥敬畏。 做为直接执行者,吕布显然也没什么心理障碍。 都不知道该夸他还是该骂他。 挖人家坟自然应当谴责,可如果陪葬品用来平定乱世,便强于在地下腐朽。 类似的库房,足有十九个,京中董府那些,只能算九牛一毛。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