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不怎么信的。 弓箭能射三百步已是极限,怎么可能到四百? 袁绍也惊,“这般远!” 副将:“也有可能是黑山贼浮夸!” 黑山贼没见过什么世面,夸大其词也是有的。 袁绍:“他们可曾夺得一两张?” 他想看看实物。 副将摇头,“末将询问过,一张也无!” 袁绍:“废物!” 心中一则喜,一则忧。 喜者,邺城无恙,家人保住了。 忧者,此番承了朝廷这么大的人情,他若不低头,便是有负君恩,失了道义。 他与长子商议好的对策,也不能再用。 “下令各军,急速前行!” “诺!” 副将答应着下去。 —— 邺城,蔡邕、高顺一行受到了袁家最高规格的接待。 宴席上,袁绍之妻及两个儿媳都出来敬酒,谢他们相救之恩。 袁绍次子袁熙、三子袁尚更是将他们奉为上宾,极力款待。 若非他们突然来到,此番邺城危矣!袁家危矣! ......至于他们是为何而来,暂时别管。 救了邺城是事实。 酒过三巡,感恩的话说了一箩筐,高顺都听得脸红了。 蔡邕年高,比不得他们年轻人,稍作应酬便去歇息。 高顺也想走,被两人殷勤留住。 然后又变着花样的感谢。 高顺:“两位郎君不必如此,抗击贼军,是我等本分!” 袁尚叹道,“知道贼军图我邺城者不少,出手相助的唯有将军!” 袁熙也道,“若不是将军,我等还不知如何呢。” 高顺笑道:“纵我不来,袁公也必至,邺城当可无忧。” 袁尚苦笑道,“只怕父亲来到时,邺城已落入贼军之手。” 这话他敢说,身为庶子的袁熙不敢,只默默为高顺倒酒。 袁尚有意结交高顺,话说得更为亲近。 “赵贵狗贼,竟敢违逆我父之意,得罪大将军与浮云道长,实在该死!高将军放心,待我父回来,必重惩之!” 高顺心想,我们费这么大一番周折,可不只是为了严惩赵贵。 赵贵算什么? 微不足道,不值一提。 主要是想看你爹的态度。 但有些话不适合跟你说。 笑道,“袁公处事公允,朝中诸公与陛下都知晓。” 袁尚听得出他的敷衍之意,推心置腹地道,“高将军,我们袁家世代忠良,绝不会因一狗贼而与朝廷离心!” 高顺微笑,“三郎君也安心,朝廷断不会因琐事怪罪重臣。” 暗道真是个小狐狸,一心要让赵贵承担所有罪责。 可我们走这么远的路,难不成就为了要赵贵的命? 你也未免太小看朝廷了。 第114章 奴与妹妹,是被高将军提出门的 袁尚眸光微暗,一个名不见经传的高顺,都有这般城府。 吕布麾下真是藏龙卧虎。 但父亲往日说起吕布,都说他只是一无谋武夫,不足为虑。 莫非父亲没能看透他? 袁熙也听得出高顺没有按着三弟的思路走,笑着打圆场,“高将军,我远远观之,见你军中弓弩与众不同,是朝廷新制么?” 高顺放下酒盏,笑道,“此为神臂弓,为浮云道长所传。” 他原以为,此次来冀州,主要任务是护卫蔡邕。 这个任务并不难完成。 袁绍肯定不敢杀蔡邕,沿途诸侯也不敢,山贼土匪们也不会蠢到来劫朝廷使者。 但是大将军说,该让天下贼子知道朝廷的厉害。 为他的陷阵营配备了刚制好的神臂弓,令他找机会试一试。 他还想着这机会哪来呢? 就遇上了反军和黑山军图谋邺城。 那还有什么话好说,干就完了。 可神臂弓的威力,出乎了他的预料。 神悦当时说,射程大约在三百五十步,他还想着这已经很远了。 谁知实际使用时,他发现射程竟超过四百步! ——反军之所以一哄而散,也是因为神臂弓杀伤力太过强大,惊破了他们的胆,否则不会这么快就解邺城之危。 神悦还是谦虚了。 台氏父子也有功,这次回去定要上报大将军,重赏他们。 大将军还说,若有人问起神臂弓,便如实告知其来历。 他明白大将军的意思,想让神悦扬名。 赵贵那句“牝鸡司晨”,羞辱的不只是神悦,还有大将军和朝廷。 大将军不能释怀,他也不能。 那么,就让天下人知道神悦的才能罢。 让他们好好看一看,神悦究竟配不配立于朝堂,指点江山。 神臂弓,只是一个开头。 “......浮云道长?!” 袁熙、袁尚都很吃惊。 他们光知道浮云道长伶牙俐齿,不知道她还懂军械。 高顺郑重道,“对,浮云道长!名张祯,字神悦,乃是神仙弟子,留侯之后!” 袁尚犹不敢信,“可她,只是一介女子!” 高顺看他的目光带些嘲讽,“是啊,只是一介女子。” 这一介女子,逼得你父亲慎重以待。 公孙瓒都不打了,赶着回来见朝廷使者。 ——事实证明,每一个轻视神悦的人,都会付出代价。 袁熙比较会看眼色,笑道,“女中也有豪杰,想来这浮云道长便是女中英豪!” 这话高顺爱听,“神悦确实不凡。” 袁尚听闻过张祯的容貌,疑心他如此推崇张祯,是因为她的美色。 便问道,“据说浮云道长天人之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