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他真心所想。 张祯安慰道,“放心,会有机会的!” 世界那么大,公孙瓒一家吃不下。 凤仙比她想的聪明,她稍一提点,他就知道该怎么说。 吕布:“公孙瓒真会去么?” 希望他不要去,再等几年。 张祯微笑,“不知。” 她推测公孙瓒远征的可能性达到百分之六十。 那张舆图,她留给他了。 夜深人静之时,他应该会拿出来细看。 看得越久,雄心越烈。 不管怎样,北地算是暂时稳住了。 而她撒下的这一粒火种,也将在未来某一天形成燎原之势。 吕布声音中带些哀怨,“唉,他肯定会去!” 早晚而已。 今年不去,明年、后年也必定会去,公孙瓒忍不住的。 同为武将,他最明白武将的心理。 张祯:“......大将军,你能下车去骑马么?” 马车本来就不宽敞,他腿又那么长,她都快缩成一团了。 吕布往后一靠,懒洋洋道,“不去,说正事呢。” 张祯赶人,“说完了,去罢!” 她困得很,想睡一觉。 话音刚落,忽听到一阵轻微的破空声,连忙欣喜地拉开车帘,伸出一只手臂叫道,“凌云,长空!” 两头小隼在车顶盘旋一圈,落到她戴着皮筒的手臂上。 之所以会在蓟城耽搁那么久,是因为吕布叫着公孙瓒、鲜于辅等人去打猎,好运地抓到了两头海东青幼鸟,还是玉爪。 海东青数量稀少,且性情凶悍,很不好抓。 别说公孙续,就连刘虞都十分羡慕,说这是吉兆。 吕布自留一头,送她一头。 然后两人开始熬鹰,熬了七八天,海东青方才认主。 ——再不认,张祯就熬不下去了,她感觉这不是在熬鹰,是在熬人。 又取了名字,自己的叫凌云,吕布的叫长空。 因是一起熬的,两头小海东青把他们都认为主人。 吕布也伸出手臂,“过来!” 长空跳到他手上。 张祯逗两头小隼玩一会儿,连带着看吕布顺眼不少。 他曾说要给她抓海东青,没想到一直记在心上,还做到了。 凤仙同学有时候还挺不错的。 第134章 都是神仙,就没点交情 没几日,一行人来到冀州,跟袁绍吃顿饭,带上郑三郎驰回长安。 来时还有些微春寒,回时已是夏日炎炎。 这是张祯穿到这个时代后走得最远的路。 见识过起伏不断的山脉,也看过天河倒挂般的瀑布,还有苍茫壮阔的大草原。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某日看着天边的晚霞,张祯诗兴大发。 吕布细思词中之意,只觉壮怀激烈,在一旁叹道,“天下才气,尽归神悦!” 随口一说,便是豪情万丈的锦绣文章。 张祯:“......不是我写的,我只是照搬!” 担心吕布还要无脑夸,赶紧跑回自己的帐篷。 次日她身骑雪驹,头上飞着海东青,扬鞭催马,感觉自己是这条路上最靓的崽。 ——好吧还有吕凤仙。 他也有好马,也有海东青。 刚入关中,张祯就想好了要以最飒的形象进京,谁知天不遂人愿。 越靠近长安,越是阴雨绵绵。 吕布和她都只能躲在车里。 两头海东青也不想在雨天出去,站在架子上似睡非睡,任揉任摸,平添几分乐趣。 但张祯还是笑不出来。 这雨已经下了好多天,要是再不止住,就误了农时。 到家拜见父母长辈,稍事休息,立刻赶往大将军府,商议抗涝事宜。 坐下没一会儿,王允和几名公卿就来了。 先是问了北地状况,夸赞一番,随后提出一条抗涝建议。 “......祈晴?!” 张祯失声道。 是了,有祈雨,自然也有祈晴。 可她不会,通通不会。 普通的祈福法事,她可以蒙混过关,反正福不福的又不会那么快灵验。 但祈雨祈晴,都是立等见效的呀。 王允忧心忡忡地道,“天若再不晴,今年定然歉收。” 甚至颗粒无收。 光靠从袁氏兄弟那里讹来的粮食,养不活整个关中。 到时又得饿死很多人。 况且暴雨所致,城里塌了好几处民宅,死伤不少。 “神悦,你是神仙弟子,便由你来上表雨师,请祂速速退去罢!” 王允说完,随他前来的公卿们,以及大将军府众人,全都面露期待,一起看向她。 张祯紧张地咬唇。 心里暗叹,世上果然没有免费的午餐。 神仙弟子这个人设,曾给她带来很多便利,现在也给她带来麻烦。 客观来说,王允并不是在针对她。 而是她有这一层身份,祈晴属于专业对口。 ——估计王允真信她能祈晴。 “神悦?” 王允催着她表态。 张祯定一定神,淡然道,“司徒大人,四时节气,晴雨冷暖,自有定数,非人力可以干扰!” 她当然知道这雨继续下会造成灾难。 倘若她真有驱散云雨的法术,肯定二话不说,马上施展。 问题是她没有。 一旦强行表演,就面临塌房。 王允:“可你......” 吕布看出端倪,笑着打断,“司徒大人,神悦拜的是三清,并非雨师。” 王允还没说话,一名公卿疑道,“都是神仙,就没点交情?” 吕布毫不客气地道,“你我也是同殿为臣,莫非就有交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