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02章(1 / 1)

——尤其关注刘琦,这可是历史上唯一生擒诸葛亮的奇男子。 几人感受到被尊重,也没先前那么忧虑了。 随后,刘表进入下一个表演环节。 宣称自己年老体衰,无法理事,加之思念天子,欲回京城,请张祯领荆州,并献出荆州牧大印。 众目睽睽之下,张祯演技也不差,先是震惊,后是惶恐,最后在名流百姓们的劝说下不得不受之。 见她接过大印,欢呼声四起。 叫得最大声的,当然是汉寿那两群。 刘表也松了口气,来的路上,他还真怕张祯装模作样,坚辞不受。 若是那样的话,他就得不断添加筹码。 可他已经没多少筹码了。 还好她爽快,推了几次就接下。 ——想起那一晚诸葛亮劝自己效仿袁绍时的情形,心中五味杂陈,恍如隔世。 唉,此事已成定局,不多想了! 又与吕布相见,说了些客套话。 吕布本来深恨他设计害张祯,但因最终害到的是他自己,连荆州都没保住,便也不怎么恨了。 态度平和,以礼相待。 刘表暗暗奇怪,跟以前相比,这厮真是大有长进。 第277章 好好过日子,就是对殿下最大的回报 所有流程走完,刘表一行便随张祯、吕布先到江陵城歇息,明日再一同回襄阳。 县令早已按最高规格设好了宴席。 严二郎在人群中拼命挥手,花妮看到,跟张祯和周羽说一声,勒马去找他,惊奇地问道,“你们怎么在这儿?” 之前她就看着眼熟,没想到还真是他们。 在汉寿那段日子,大家几乎每日见面,不是朋友也是熟人。 严二郎笑道,“受乡亲们所托,前来送长公主殿下。” 花妮:“......送到江陵?” 严二郎有些得意,“这算什么,我们还到了襄阳呢!” 他们走了一个来回,长公主殿下和大将军都没发现。 然而他不知道,吕布前前后后都派有斥候,没报到张祯那儿,只是因为他们既无武器,也无盔甲,不具备威胁性。 花妮微惊,“你们,你们可真是,哎,别忙这些虚礼,好好过日子,就是对长公主殿下最大的回报,快回家罢!” 严二郎:“这就走了!” 从怀里掏出包得严严整整的文稿,说明是祢衡和杨修所作,请花妮转交给长公主。 出来这么久,他也挂念着家中的长嫂和侄儿侄女。 虽然邻居杨大娘、李奶奶答应照顾他们,也不好一直麻烦人家。 “花将军,就此别过!” 殿下的随行人员中,他最早认识的是花妮将军。 没想到最后告别,也是与她。 见严二郎这般听劝,花妮又是一愣,“真走了?不去跟长公主殿下辞行?” 虽然这些只是庶民,但女君胸怀宽广,不以门第高低论贵贱。 而且他们又是汉寿人,同甘共苦过,情份不一般。 她只要报上去,女君肯定见他们。 严二郎微笑,“不去了。请花将军代为转告,汉寿人永远不忘记长公主和义士们的恩情!” 殿下那般繁忙,怎还能去打扰。 何况,正如花将军所言,好好过日子,就是对殿下最大的回报。 暗自发誓往后一定要活出个样儿,否则对不起救助汉寿的义士们! 又施一礼,转身与同伴们汇合。 乡绅们还要停留数日,他们却是立即就要回乡。 花妮四面环顾,恰好看到吕布手下一位名叫何裕的副将,连忙跑过去,焦急地道,“何将军,有钱么?借我些。” 何裕大方地笑道,“有,要多少?” 花妮伸出手,“全部!” 唉,钱到用时方恨少,这几日她花多了,只剩几个铜板,实在拿不出手。 京中倒是还有积蓄,又不能立时拿来用。 何裕怔了怔,从左边袖袋里掏出个青竹荷包,又从怀里掏出个绣着兰花的。 花妮一把抢过去,“还有么?” 何裕:“......没了。” 谁出门带三个荷包? 花妮不信,在他右边袖子里捏了捏,果真没有。 丢下一句“下月还你”,便追上还没走远的严二郎,将两个荷包塞到他手里,“这是阿姐给你的盘缠,拿好了!” 说完转身上马。 严二郎追不上她,举着荷包叫道,“多谢阿姐!” 何裕看着这一幕,心说你该谢的是我。 ——难怪大将军说花妮冒失,你给钱就给钱,为啥连我的荷包也给出去?那可是我娘亲手绣的! 花妮还不知道何裕心疼自己的荷包,找个空闲,跟张祯说了严二郎等人之事,又呈上祢衡和杨修的文稿。 张祯很感动。 严二郎等人,大约是来给她撑腰的。 虽然她并不需要,心里也很暖。 你做了什么,百姓都看在眼里。 民心,或许会一时被愚弄,但大浪退去,最终留在岸上的是谁,大家看得清清楚楚。 再看祢衡的《疫鬼赋》,杨修的《汉寿赋》,不由拍案叫绝。 好文,真是好文呐! 字字珠玑,妙笔生花。 若不失传,定能入选后世教材。 她才情一般,却有幸见识过众多锦绣文章,欣赏能力一流。 当时宴席还未散,索性请名士们传阅、品评。 她定了基调,谁还能说不好? 一片称赞之声。 刘表也跟着呵呵,假装看不出祢衡对自己的嘲讽。 同席者大感佩服,景升公真是豁达。 也有人怀疑他是强忍恼怒,心里狠毒了祢衡。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