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祯也觉得自己有眼光,知人善用。 知道此事的士民们,更是对他们大加称赞。 但祢衡、杨修感觉很憋闷,一点儿也不得意。 事情是这样的。 两人觉得,陶谦与刘表不同,没坑过张神悦,也没跟朝廷对抗过,税赋也说了要纳。 而且不是搪塞之言,他们到达彭城时,正好遇上前往长安的运粮队,看起来很多,不像偷奸耍滑。 因此,对他不能那么粗暴,更不能一来就骂。 应该先给他一个机会。 劝了不听,再说其它,否则显得自己癫狂。 于是两人规规矩矩地求见,陶谦也立刻见了他们,然后发生了如下对话。 祢衡:“陈元龙行刺靖国长公主,此事大人知道罢?” 杨修:“劝大人顺应时势,效仿袁本初、刘景升!” 陶谦热泪盈眶,“多谢两位先生指点!还望两位与我同去襄阳,为我引见!” 祢衡:......? 杨修:......?? 红红火火恍恍惚惚。 他们才一人说了一句,陶谦就答应了? 这和他们事先设想的根本不一样。 ......莫非自己突然有了苏秦、张仪之才? 不,也可能是陶谦耍诈! 但话刚说完,陶谦就当着他们吩咐下人整理行装,准备三日后起程。 所以不是他们口才精进,陶谦也没有耍诈,只是本来就有此意? 正怀疑着,陶谦病倒了。 两人以为他在拖延,亲自探视,结果陶谦是真的生了病。 祢衡还倒霉地被染了病气,头晕脑胀。 等他们病好,已过去了数日,因而才会耽搁那么久。 意兴阑珊地陪着陶谦来到襄阳,只觉英雄无用武之地,整日里悒悒不欢。 见到张祯也没多欢喜。 张祯问完经过,郑重地给两人道了辛苦,让他们好生歇息。 背地里笑了好一会儿。 吕布:“神悦,你不厚道!” 张祯:“......你不也在笑?” 吕布:“哈哈!” 祢、杨二人的心情,他十分理解。 就像自己秣马厉兵,披挂上阵,准备好好打一场,但刚要出招,对方跪了。 很不爽。 陶谦自愿献徐州,最高兴的莫过于刘表。 在家痛饮数盏,喝得酩酊大醉,往日里对祢衡、杨修的恨意,都减轻了许多。 等他们来到,还设宴款待。 可看到陶谦发自内心,并无半丝不甘,又觉得没滋没味。 不过,见三个儿子整整齐齐在席上,便劝自己想开些。 虽然他没听过曹操后来的名言“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升儿子若豚犬耳”,也知道诸子才智平平,武艺也不突出。 唉,若有一个如张神悦或吕布,他都还能拼一拼。 既然没有,就只好认了。 第281章 臣肝脑涂地,不负殿下所托 陶谦还挺讲究,专门挑了吉日吉时,诚惶诚恐地献出州牧大印,请张祯领徐州。 张祯照例推辞一番,在众人劝说下接住大印。 又对陶谦好言宽慰,当场任命他为知州。 他麾下大将曹豹,曾从征过袁绍,任命为徐州将军。 至于刺史,陶谦举荐笮融。 张祯:“......陶公欲陷我于不义乎?” 刘表也是侧目,笮融的所作所为,他略有耳闻。 此人与宗贼无异,若在他手下,只怕早已杀了几次。 陶谦抬手擦汗,颤颤巍巍地道,“绝无此念,殿下千万不要误会!” 张祯也知他无此念,他可能只是被笮融蛊惑了。 东汉末年恶徒不少,笮融绝对能算一个。 贪财忘义,专杀恩人。 恩人他都杀,百姓自然也杀。 还是个狂热的信徒。 陶谦让他督广陵、下邳、彭城的漕运,他就将三郡的运输获利全部收入自己的腰包。 并且随意杀戮,肆意妄为。 贪来的钱,他也有大用处。 史上记载,“大起浮屠寺,九镜塔...上累金盘,下为重楼,又堂阁周回,可容三千许人...以铜为人,作黄金涂像,衣以锦彩...每浴佛,辄多设饮饭,布席于路,其有就食及观者且万余人。” 所耗费的钱财,“费以巨亿计。” 想到这个恐怖的数字,张祯一阵心痛。 这么多的钱,真正用于布施的又有多少? 何况,张角的太平道、张鲁的五斗米道,虽有种种缺陷,目的之一也是救世救民。 笮融所信,却是虚无缥缈。 又是在这样的时代,多少人挣扎在生死线上! 他比后世的梁武帝萧衍还荒谬! 不,应该说就是他开的头。 短短数秒之内,张祯动了十多次杀心。 暂时按捺住,对陶谦道,“陶公,冀州沮授,人品刚直,长于谋略,堪为刺史!” 先为刺史,再为知州。 陶谦比刘表还大十岁,今年已是六十二,看着老态龙钟,精力不济。 历史上的他,也就这两年了。 见张祯明确指定了人选,陶谦也无二话。 又说了一件事,陈登之父陈珪心痛儿子横死,已于月前亡故,陈家即将落败,因而请张祯高抬贵手,放过陈家。 张祯叹道,“陶公仁善!” 小小陈家,她还真没放在心上,不是非得灭族。 但那笮融,非杀不可。 等陶谦告退,就对吕布道,“大将军,笮融作恶多端,不能再留!” 虽然笮融最后也不得好死,被百姓所杀。 可他多活一日,造的孽就多一日。 吕布笑道,“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