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仓道因陈仓县而得名,即后世的宝鸡,正是楚汉相争时“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事件发生地。 褒斜道在陈仓道东边,北起郿县斜水谷口,南至汉水上游最大的支流褒水,因而得名,诸葛亮北伐,走得最多的就是这条路。 骆谷道在褒斜道之东,北起周至县的西骆水谷,南至傥水,因此又叫傥骆道,全长二百四十公里,是秦岭古道中距离最短的,但路途异常艰难,需要经过多条河谷地带,翻越各河谷之间的秦岭高峰。 大名鼎鼎的子午道在骆谷道东侧,又叫子午谷或子午峪,全长六百六十里,北口称为“子”,位于长安以南百里,南口称为“午”,位于汉中洋县东一百六十里,初通者是王莽。 魏延之所以向诸葛亮提出子午道奇计,就是因为这条道路直通长安,无需换乘,可以打曹魏一个措手不及。 但此计太过冒险,长安城墙坚固,粮草充足,若一时打不下,就会被曹魏大军包了饺子。 彼时的蜀汉经不起这种折腾。 诸葛一生唯谨慎,又要考虑全局,因而没同意。 魏延能否成功,也就成了千古未解之谜。 不过,后世的唐明皇,倒是常从子午道运荔枝。 而他跑路到成都,则是走更近的骆谷道。 曹魏的灭蜀之战中,东路军钟会等人选的是骆谷道和褒斜道,两路南下。 张祯一行因从长安出发,选的自然是子午道。 一路翻山越岭,穿越峡谷。 风景险峻而壮美,令人大饱眼福,就是路难走。 虽然与朝廷交好之后,张鲁就曾派人修补道路,张祯也派了那位善于修栈道的戚师弟,修补了几个月。 但蜀道还是难行。 与北地的宽阔平坦大为不同,山势崎岖,山谷狭窄,有的地方仅容一人通过。 吕布觉得张祯骑术不精,不放心她单独骑乘,没走几日,便态度强硬地邀她同骑。 其实不用他强硬,张祯看着路旁的悬崖峭壁,也是心惊胆颤。 ——石头掉下去,许久才能听到回音。 没有半句废话,立时依吕布所言,上了赤兔坐在他身前。 但她还担心一个问题,“大将军,赤兔载得动两个人么?” 吕布一手扶她腰,一手控马,“你这样的,再来两个也载得动。” 张祯便放心了。 倚在他胸前,兴味盎然地欣赏沿途景致。 景色是真不错,远处巍巍青山,近处壁立千仞,秦岭好风光。 还时常听到山林中有猛兽咆哮,不知是什么。 台息、蒲象,还有另外几名墨家同门骑术也一般,说要下马走路。 吕布也找了骑术精湛的副将带他们。 甘宁很机灵,发现张祯对台息最为亲切,上前抢到了台息。 马超暗自唾弃,真是个谄媚小人。 魏延的预计中,大军通过子午道不需要十日。 或许是因为道路修补过,而且不是大军,人数只有一千,又都是弓马娴熟的精兵强将,保持急行军的速度。 加上天公作美,全程无雨,因而张祯一行只用了七日,便到达了洋县。 张鲁闻报,早已在此迎候。 第324章 与君有缘,只求一夕之欢 “贤妹!” “贤兄!” 两位留侯后人会面,都是神情激动,喜悦万分。 如果不是吕布在一旁虎视眈眈,只怕两双手就要握上了。 张鲁激动完,似是发觉自己的失态,赶紧带着全家重新行礼,“拜见长公主殿下,拜见大将军!” 他的全家,具体包括母亲卢夫人,妹妹张玉兰,兄弟张卫、张愧、张徵,以及儿子张富、张广、张永。 浩浩荡荡,好大一群。 本来他谁都不想带,奈何大家都对张祯好奇已久,非得跟来。 张祯微笑道,“贤兄不必多礼!诸位请起!” 她这位贤兄,穿的并非官服,也非盔甲,而是纹饰繁复的道袍。 大袖飘飘,仙风道骨。 身量颇高,面容清逸,目光极为沉静,有出尘之态。 不像一方军阀,像修道者。 他的家人也都着道袍,颜值虽不算一流,却仿佛有种旁人所没有的特殊气质,卓尔不群,见之难忘。 吕布也道,“免礼。” 张鲁又一拱手,温和地笑道,“前方驿馆,已备好温水膳食,殿下、大将军,请!” 贤妹神悦,比他预料中还要出众。 雪肤花颜,美貌绝伦,一身的气度风华。 任何人站在她身旁,都会逊色。 但吕奉先例外。 此人威势极重,如山如岳,不可小觑。 举手投足间,似有风雷之相。 下意识看向母亲,以目光询问,还敢让我争张神悦么? 卢夫人回他三个字,没出息。 甘宁在后面,看着张鲁一家叹了又叹。 马超不想问的,但又好奇,忍不住道,“你与他家有仇?” 甘宁摇头,“没有。” 马超:“那为何如此作态?” 甘宁叹道,“马将军,你知道这世上最会装模作样的是谁么?” 马超:“谁?” 甘宁抬手一指,低声道,“就是这一家子!” 明明是凡人,偏要装神仙! 他还不敢大声,怕被张家信徒听到。 马超:“......我觉得你也挺会装的!” 头上几根鸟羽,想要装鸟人。 他拔了几次,这姓甘的随时补上。 也不知存了多少羽毛。 当晚宿在洋县驿馆,次日直奔汉中。 张鲁盛情邀请去家中做客,张祯也未推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