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65章(1 / 1)

同时一饮而尽,豪迈大气。 张祯偏头看着这一幕,不知为啥想起了后世一句话,“都是千年的狐狸,你跟我玩什么聊斋?” 她这两位大兄弟,虽然不是狐狸,道行却都很深。 那她就放心了。 刚直之人,在这个时代下场不大好。 张鲁很聪明,他知道如果不在宴席上说开此事,她会怀疑他心里另有谋算。 张郃也很聪明,主动与张鲁对线,没让她亲自解释。 这是在表忠心,也是在展现他自己。 不错,她看到了。 举盏笑道,“恭喜两位觅得良友,同心辅汉!” 席上众人相陪。 天黑宴散,张祯说有事,要与张鲁详谈。 张鲁便带她去书房。 吕布自然也在。 三人在书房落坐,张鲁挥退伺候的小丫环,为他们斟茶。 “贤妹,但说无妨!” 张祯:“贤兄,你可知西南经略使,经略的是何地?” 张鲁:“......不就是益州?” 听贤妹这语气,似乎不像。 张祯摇头,“非也!我所指的西南,要更西、更南、更远!” 史上蜀汉的地域,可不仅仅是巴蜀,东边到达巫峡,南包云、贵,西达缅甸东部,北至武都、汉中。 还包括越南西北部。 这些,可都得拿下呀。 自古以来的事儿。 第326章 为了汉室,为了贤妹,他给蛮夷一个机会 张鲁:“......更远是多远?” 贤妹雄心壮志,但更西、更南,这话他听不懂。 张祯:“无定数,能多远算多远。” 顿了顿,又缓缓道,“所以,朝廷需要一个稳定的大后方,谁若再生乱......” 吕布接上,冷冷道,“砍死肥田。” 张鲁:“......大将军威武!” 这两个人种田种魔怔了罢? 说什么都能想到肥料! 又想这是在点我呢,苦笑道,“大将军放心,我不敢。” 是真不敢。 以朝廷现在的实力和威望,剿灭他不算难事。 甚至都不需要出动朝廷大军,只需要出动刘焉,再下几道讨伐他的诏令,巴蜀豪族就会竞相而至。 更重要的是,他并不好战,也盼望着百姓安乐呢。 若不打到他头上,他是不会轻易动兵的。 张祯笑道,“我和大将军都信贤兄,白说说而已。” 说了若听,就是白说说。 若是不听,再使用武力。 张鲁暗道你会做多余的事,说多余的话? 也笑道,“贤妹与我说这些,是担忧我与儁乂兄争权么?放心,贤妹的任何决议,愚兄都全心拥护!” 他算是听明白了。 西南经略使,着眼的是域外,旨在开疆辟土。 定然需要巴蜀的支持,但与巴蜀诸官并无从属关系。 既如此,他跟张郃也无太大的利益之争,不至于成为仇敌。 张祯郑重道,“多谢贤兄!” 话说到此处,张鲁以为就该结束了,谁知张祯又叹道,“数年之后,贤兄或许会怪我。” 张鲁不解,“怪你什么?” 这贤妹八百个心眼,又出什么幺蛾子? 张祯:“汉室大安,粮食饱足,流民便少,灾民也少。贤兄家的正一道,只怕传播受阻。” 世人广知的五斗米道,最初是由益州别部司马张修所创建。 张鲁家的是正一道,又称天师道,其祖便是赫赫有名的张道陵,即第一代天师。 后来张鲁杀张修,夺其众,融合、兼并了五斗米道。 但两者并不等同于一体。 若非要形容的话,五斗米道为表,正一道为里。 只要“里”存,“表”可以有多种表现形式,例如六斗米,或者四斗米三斗米。 张鲁心说原来在这儿等着我呢。 淡然一笑,道,“贤妹勿忧,能传则传,不能传便不传。” 他家世代好神仙之术,求的是长生、飞升,传道只是其次。 能广收道众固然好,若是不能,便也顺其自然。 张祯赞道,“贤兄豁达!” 很符合道家一贯的态度。 但这不是她要的答案。 话锋一转,叹道,“然有许多垂死挣扎的劳苦百姓,也盼着贤兄解难化厄、明理正身,怎可不传。若我没记错的话,贵道的宗旨,乃是正以治邪,一以统万!贤兄啊,你怎可违背祖训!” 张鲁:“......贤妹,是你自己说的,往后汉室大安,流民、灾民会少。” 所以,垂死挣扎的劳苦百姓又是从哪儿冒出来的? 张祯悲天悯人地道,“汉室大安,不等于天下大安!汉室之外的百姓,大多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张鲁蓦然瞪大眼睛。 汉室,天下? 天穹之下?! ......神悦之心壮哉! 沉默片刻,涩声道,“域外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因而急需王师解民于倒悬?” 张祯赞许道,“没错。” 张鲁:“八方经略使,便是王师之帅?” 张祯再次道,“没错!” 张鲁的声音带着一丝迷茫,“贤妹之意,我已明了。可这与我家正一道何干?” 若是需要调兵打仗,他倒可相助。 但神悦说的明显不是这个意思。 张祯嫣然一笑,“蛮夷无知,正需贤兄传道解惑。” 吕布看她一眼,很想提醒她,神悦你露馅了。 前面还是急需解救的百姓,这会儿就成了蛮夷。 张鲁:“......蛮夷,也配修我正一道?” 修道也要看资质、悟性,不是谁来都可以。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