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汜:“不过什么?” 李傕淡淡道,“漠北荒凉,不宜生息。” 他造反是为了更好地活着,去漠北是活受罪。 郭汜喜道,“稚然兄有何见解?” 他起兵为何非要拉上李傕? 就是因为李傕不但勇猛诡谲,还比他更通谋略。 李傕拿出粗糙的舆图,看了看,指向一地,“这儿!” 郭汜:“......这是,羌氐故地?” 李傕冷声道,“不错!灭其种,夺其地,以作蛰伏!” 他们打不过吕布、曹操所率领的朝廷大军,但打羌氐一打一个准。 犁庭扫闾,易如翻掌。 至于之前的反叛同盟,那就是个笑话。 羌氐胡夷,只配做驱使的士卒,不配做盟友。 郭汜有些犹豫,“可这地方,朝廷也知道,若是追去,我们无力抵抗。” 羌氐不足为虑,去了就能拿下,但朝廷大军不好惹。 金城之战已经成了他的噩梦。 朝廷有神器,用抛石车砸将过来,轰然爆炸,声如霹雳。 直面神器的那一片将领士卒们,就像被巨石砸中的蝼蚁,毫无反抗之力,只能任人宰割。 残肢断臂满天飞,哀嚎惨叫传出数十里。 军阵里的战马立时乱了。 乱冲乱叫,惊慌奔逃,引发了更大的混乱。 然后箭如雨下。 不像正常的打仗,像冷酷的猎人射杀弱小的猎物。 那场面,他不愿意回想。 只想逃得远远的,再也不与吕布、曹操等人碰面。 李傕耐着性子跟他分析,“如果我没猜错的话,朝廷已经派人去羌氐故地清扫过一遍,我们此时折返,正好与他们错开。短时间内,他们也不会再去。” 郭汜还是有点怕,担忧地道,“若是去了呢?” 李傕暗骂胆小鬼,“若是去了,咱们便据羌氐坞堡抵御。” 羌氐早已汉化,族中大豪学汉人建了坞堡。 这也是他鄙视羌氐的原因之一。 一边学汉人,一边骂汉人。 郭汜迟疑道,“只怕扛不住那些会炸的雷。” 他还是倾向于逃往漠北。 虽荒凉了些,可正因荒凉,吕布不一定会去追。 李傕目光如毒蛇,“实在不行,便入巴蜀!” 蜀中无名将,只有快要老死的刘焉、不务正业的张鲁。 总能弄到块地盘。 到那时,也才有与朝廷讲和的资本。 反正漠北他不去,谁爱去谁去。 郭汜眼睛一亮,拍手赞同,“稚然兄,此计大妙!” 若有更好的去处,他自然也不想去漠北。 巴蜀富庶,正适合他们。 就算无法长久立足,抢一票也是好的。 还得是李傕,换他就想不到。 两人商议妥当,下令大军由北转南。 刚走一日,遇上了马超大军。 双方都不想废话,抽刀子开干。 郭汜起先怕他们带有神雷,心内惶恐,后来发现没有,越战越勇。 口中大声喝道,“马超小儿,纳命来!” 他纵横西凉时,马超还是乳臭未干的小儿郎。 如今倒能追击他了。 马超闷声不作响,挥起虎头湛金枪,纵马迎战,你来我往约五十回合,一枪击杀郭汜! 再拔刀砍下其头颅,横枪立马,提着头高声喝道,“郭汜已死,降者不杀!” 只见他白袍银铠,威风凛凛。 脸上一抹血迹,更显出他面如冠玉,俊俏非凡。 甘宁暗自嘀咕,张神悦和张玉兰都不在,你开屏给谁看。 官军部众精神大振,附和高喊,“郭汜已死,降者不杀!” 叛军本就不多的士气,又一次受到重创。 有人跪倒投降,有人崩溃逃跑。 李傕见势不妙,趁前面还有人抵挡,带着自己的家眷、亲信,往漠北方向逃窜。 马超又率军追赶。 甘宁叫苦不迭,满嘴都是沙,头上的鸟羽也掉了,感觉自己像上岸的鱼虾,马上就要渴死。 这不是他擅长的战场,他想回家。 却在这时,忽然听投降的叛军说他们原打算去巴蜀。 这还了得?! 立时来了力气,跑得比谁都快。 没两日追上李傕,挥着铁链冲上去,高声叫骂,“好大个龟儿,想去巴蜀做啥子?还说巴蜀无名将,老子给你一铲铲!你个仙人板板!” 嘴里骂得飞起,恨不得马上将李傕打死,好让他知道自己就是巴蜀的名将。 奈何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纵然他拼了命,也没打赢李傕。 几十回合后,为避李傕刀锋,摔落在地。 李傕用刀指着他,神情轻蔑,“你算什么东西,也配到本将面前大放厥词!” 马超还可说声将门虎子,这五颜六色的是什么玩意儿! 提起缰绳,策马践踏。 甘宁也顾不得骂人了,左右翻滚,一头一脸的尘土,好不狼狈。 李傕狞笑着微微弯腰,正待一刀砍下,马超来到,长枪截住重刀,回头嫌弃地喝道,“快滚开!” 甘宁依言滚开,看马超、李傕战成一团。 心里一把辛酸泪,暗道今日龙游浅滩被虾欺,哪天入了水,再叫你们知道知道爷爷的厉害。 祢衡和杨修在后方,用千里眼遥视战场。 观察了甘宁好一阵,祢衡好奇地道,“甘兴霸练的什么功夫?滚起来很利索。” 杨修:“大概是滚地功罢,呵呵。” 第360章 这小子去了几年长安,变成了吕奉先的狗腿子 李傕此时在中原名声不显,但在西凉,也是位响当当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