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普通人家并不能按需食盐,能用少许调味,已经很满足,“百姓淡食”这种说法,就是因此而来。 为何如此? 主要原因,就在于朝廷重盐税,为了盐课收入,纵容盐价高涨。 如果她想不出别的财路,大概也会效仿明清,但她能想出。 最妙的是,这个时代的能人太多,她只要提供想法,他们就能做得比她预计中还好。 那就护着食盐畅通无阻地走上百姓饭桌吧。 让百姓有足够的粮食,她一时做不到。 让百姓有足够的食盐,完全可以。 毕竟这是种可以大量获取的自然资源。 而有了盐,很多原先不好吃的食物,也会变得好吃。 比如鱼,盐不够真是吃不了,吃了都得吐。 因而住在河边、江边、湖边的贫苦人,宁愿饿着都不吃鱼。 刘协表情有些疑惑,怔怔道,“吃盐,很重要么?” 如果皇姐说的是粮食,他能理解。 可这只是盐而已,不能饱腹,只能调味。 张祯无语。 小皇帝这句话,跟晋惠帝的“何不食肉糜”有异曲同工之妙。 幸好这不是正式的陛见,没有史官在场,否则刘协将成千古笑料。 吕布肯定地道,“很重要!以军中为例,若是士卒食盐管够,战力至少增加三成!” 小皇帝真蠢,盐若不重要,还每个人都要吃?还能收盐税? 顿了顿又道,“陛下若是不信,大可自己试一试。” 刘协:“......怎么试?” 吕布:“简单,三日不食盐。” 到那时他就会知道,盐有多重要。 刘协也是年轻气盛,“试就试!” 吕布淡淡道,“只能试三日,不能长。” 刘协:“这又是为何?” 吕布吓唬他,双手在自己脖子那比划,“因为,长久不食盐,会变大脖子!” 刘协吓得捂住自己脖颈。 西迁路上,他见过那种人,可怕极了,原来竟是因为不食盐! “皇姐,你说得对!咱们不能为了谋利,置百姓疾苦于不顾!盐税少收便少收,别处省些也就是了!” 说着下意识看向吕布。 日常军费、出征所耗,是巨大的支出! 吕布窝火,“别看我,我这省不了!” 军费不够时,都是他拿自己的钱财补上,小皇帝还想怎样? 刘协又看张祯,饱含希望地道,“皇姐,盐牌收的钱,够建新都城么?小一些、窄一些也无妨,以后再慢慢扩建!” 那也是好大一笔钱财呢。 然而让他失望了,张祯笑道,“不够,新都城也不能小,必须大,必须阔!必须是天下最美最好的都城,我答应过你的!” 刘协:“......倒也不必如此守信。” 他要求不高,能离开长安就行。 张祯正色道,“人无信不立。” 刘协长叹一声。 罢了,他去不了新都城,他的儿孙应该可以。 吕布也在心中暗叹,且有得等呢。 两人都有些沮丧,张祯倒是兴致很高,“盐牌收的钱,不够建新都,但没关系,只要够打个地基,其它费用就有着落!” 刘协惊喜,“什么着落?” 张祯:“到时再说。” 这事儿比较复杂,现在说了,到时他们又忘了,还得再解释一次,麻烦。 刘协真想用力摇晃她的头,逼她立时说完,又不敢。 吕布很兴奋,“神悦,你的意思是,钱一收到,就能开建?” 之前在大将军府,她说的是提上日程。 现在更进一步了! 张祯:“还得先选址!” 选址多容易,吕布如同看到曙光,开怀大笑,“哈哈!” 张祯心说真像个二傻子,又道,“这座都城,我有一个好名字!” 刘协捧场,“何名?” 张祯轻轻吐出三个字,“白玉京!” 刘协像个杠精,“为何不是蓝玉京、黄玉京、紫玉京?” 张祯豪迈地道,“因为有典故,天上白玉京,十二楼五城。仙人抚我顶,结发受长生!” 李白大大,抱歉,借用一下。 实在太喜欢这句诗,让我任性一次。 刘协边思索边道,“这典故出自何处?我怎没听过。” 诗句倒是很好,他喜欢。 嗯,就叫白玉京。 大汉都城,就该有天上仙都的气魄! 吕布:“陛下尚且年幼,没听过的多了。” 神悦每日书不离手,早已学富五车才高八斗,小皇帝怎么比得上! 他也喜欢这两句诗,对虚无缥缈的白玉京颇为向往,笑道,“神悦,你估算一下,何时能建好?” 张祯想了想,道,“不一定,或许四、五年,或许七、八年。” 也可能更长。 吕布:...... 眼里的光芒肉眼可见的黯淡下去,张祯都有些不敢直视。 刘协精神一振,“还好还好,我能等到!” 幼时父皇请人给他相过面,不是短寿之相,别说七、八年,三、四十年大概都能活。 吕布凶狠地看过去。 刘协吓了一跳,“大将军,你怎么了?” 张祯赶紧拖着吕布告退。 第391章 怪不得他,怪我? “若是顺利的话,也可能不用那么久。” 回大将军府的马车上,张祯干巴巴地道。 吕布已经重新振作起来,揽着她沉吟道,“无妨,慢工出细活,新都城慢慢建造,一定要建成你心里的白玉京。” 心中却在盘算,还是填大公鸡舆图比较快。 一年不成,两、三年总成了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