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石铭记,这不是应该的么? 她不说他也会这么做。 张祯:“埋一些在地下。” 吕布不解,“为何?” 刻好的石头应当立在山上,让人瞻仰。 张祯:“以便后人挖掘。” 吕布还是不明白,“意义何在?” 张祯笑道,“给后世一个惊喜。” 吕布:“......好,你说什么,便是什么。” 挖到块石头,有什么好惊喜的? 他深爱神悦,但神悦有时候的想法,他真的理解不了。 可能是因为他不够聪明。 张祯玩心忽起,拉着他道,“大将军,再帮我刻一块,上书,长安张祯到此一游!” 她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去,先造个假。 吕布心念电转,揽住她笑道,“这个好!” 他会刻“长安张祯、九原吕布到此一游”,两人的名字并排在一起,一定很好看。 张祯也笑得很开心,人不到,名字到了,也算是种云旅游吧。 等等! 一把推开吕布,叫来幕僚吩咐下去。 大将军可代人在狼居胥山刻石,十个字以内,十万钱,若是超过,每字再加两万。 这位幕僚也是大将军府的老人了,对张祯也算了解,听完心领神会,下去安排。 吕布无语,十分无语。 半晌方道,“神悦生财有道。” 神悦的生财本事,让他又一次开了眼界。 但这样一来,封狼居胥似乎变得没那么神圣了。 感觉怪怪的,还有些好笑。 张祯谦虚道,“惭愧惭愧,一般般。” 吕布:“......这回,我不是真心夸赞。” 张祯猜到他的心理,云淡风轻地道,“这些都非封禅,你让人随意一刻,放在山脚就好。” 吕布:“小钱串子!” 张祯叹道,“大将军,你是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啊!这大半年花钱如流水,我心疼!尤其军费更是惊人,流的都不是小溪,而是洪水!” 吕布作沉思状,“军费开支很大?” 张祯肯定地点头,“大,非常非常大!” 吕布无赖地道,“那我不管,反正你欠我的钱得还。” 张祯一怔,“我什么时候欠了你钱?” 吕布一本正经地提醒她,“刻石啊,你自己说的,十个字以内十万钱,咱俩熟归熟,账也得算清。” 张祯:“......你等着,我让人去取。” 吕布故意色眯眯地笑道,“不,我不要钱,我要人抵账。小美人儿,今日就从了大爷!大爷亏待不了你!” 张祯:“......吕奉先,你能不能正常点儿?” 吕布:“我哪儿不正常?” 张祯抚额,不想陪他演。 令人传来午膳,吃过换衣进宫。 大将军回朝,理应先去参拜皇帝,这会儿去都已经晚了。 刘协看到吕布,也是欣喜万分,三人聊了一下午。 在刘协面前,吕布比较正常,说了许多远征事宜。 张祯听到后来,感觉他们不是去远征,是去探索、抚民。 因为,漠北大旱,各部落的生存延续变得更为艰难。 南迁诸部,遇上朝廷大军简直狂喜,不用开战,直接投降。 曹操、关羽押回来那些,与其说是俘虏,不如说是难民。 吕布埋怨道,“军粮被他们吃了许多。” 刘协眼含泪花,声音哽咽,“无妨,无妨,朕给你补上,用朕的私库!” 天朝上邦,正该抚驭四方。 这是大汉应尽的职责,应有的气魄! 张祯也感觉,大军像是忽然占领了道德高地,化身正义使者,真去救苦救难了。 如此甚好。 第422章 济天汉,至昆仑,见西王母谒东君 大半个月后,曹操、关羽进京,带着十多个当人质的部族首领。 以及一大批牛羊。 这些牛羊,是首领们自愿献给小皇帝和宸王的。 至于是真自愿还是假自愿,谁也没细问。 小皇帝很高兴,煞有介事地搞了个献俘仪式,有空的公卿朝臣都到场,没空的也不勉强。 仪式一结束,张祯就让人把牛羊赶去陈仓。 那儿有个很大的牧场。 曹操和关羽又找到张祯,详细汇报了诸胡安置的状况,顺便捎来刘晔和赵云的问候。 据他们说,刘晔十分想见她,但诸胡安置未完,实在走不开,只能送上礼物,聊表心意。 赵云也几年没回京,很想回来,可张辽未回,他也只能驻守冀州。 今年年初,张辽说“这一去山高水长,不知何年何月才能相见”,张祯还觉得他矫情,说年底就能见。 谁知今年他们不回来了。 一伙人不忙着过年,忙着行军,眼下估计已经到了朝鲜半岛。 张祯能说什么呢?只能遥祝他们春节快乐。 问了些诸胡安置的细节,心里颇为安定。 刘晔此人,她没见过,在后世了解得也少,但通过这些细节,能看出是个仔细稳妥的人。 做事也很讲究方法,对诸胡恩威并施,不一味强压,也不一味仁善,有张有弛,宽严相济。 各部都很服他。 赵云也常带兵巡视安置之地,威慑诸胡。 总而言之,冀州的胡部,目前都很安分,对朝廷真心臣服。 以后还会不会反,谁也说不准,到时再处理。 聊完公务,曹操笑吟吟道,“神悦,我又有了些拙作,请你鉴赏。” 吕布撇一撇嘴,转过头,白眼都快翻出天际。 老曹又来这招,不卖弄他那二两文才会死么?会死么? 却见关羽也是侧着头,满脸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