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策江东小霸王之名,当之无愧。 王朗当太守也算称职,受到当地百姓的敬重,以治狱闻名,善于审理案件,但热衷于宽恕,判案大多从轻。 他也不是刚烈那一挂,不至于被世族杀害。 需要担心的是他意志够不够坚定,会不会被世族说动。 张祯思索片刻,对朱皓说道,“王太守失于宽仁,朱太守去了,当从严从重!” 这就是答应的意思。 朱皓郑重道,“微臣明白!” 心里很感激张祯的信任。 别的地方官都不许动,就他能动,说明什么? 说明张祯把他当自己人。 同时深恨会稽世族,好好的日子不过,非要掺和这等掉脑袋的事。 那么,真掉了脑袋,也怪不得别人。 张祯又交待道,“若是王太守失节,不必容情!” 朱皓:“诺!” 张祯信他的忠心,但不太信他的实力,让高顺给他调了七千兵,由副将高齐、高沐率领,与他一道奔赴会稽。 令他们荡清会稽之后,顺路去庐陵。 豫章、会稽、庐陵这三地,呈品字形挨在一起。 她和高顺原先的计划,是先拿下吴郡,再去料理这三处,如今有朱皓请命,也使得。 等朱皓、高齐、高沐率军离开,她与高顺也带着剩下的两万兵马,开往丹阳。 陆逊、陆绩都随行。 她本想让陆绩留在庐江等候,他却执意要跟去。 说是要去看陆托被杀头。 第450章 她不能犯一点错误,她该白玉无瑕,完美无缺 张祯斩杀庐江上千世族的消息,以飞一般的速度迅速传开。 还有豫章郡,虽然反杀世族的是朱皓,可世人皆知朱家与张祯关系匪浅,朱皓有此举,肯定也是她的授意。 各地观望的世族,心里都有点凉。 此前她的态度已经很坚决了,但因着她这些年的宽仁善良,不信她真能大肆杀戮。 总觉得她只会小惩大诫,斩几个为首者,其余的训斥一番便放回去,或者献出家财赎罪。 谁知她竟杀了那么多。 一时之间,众多原先推崇她的名士有了幻灭的感觉,悲愤莫名,口诛笔伐。 “因一人之死而迷失心智,性情大变,张神悦,你真令人失望!” “你变了,你不再是我们喜爱的张神悦!” “未有秦始皇之功业,却有秦始皇之暴戾!” “不,她比秦始皇还残暴!” “董卓当年,也未有这般暴行!” “世家虽有错,不至于此,她这是不分青红皂白一通乱杀!” ...... 这其中,也有人弱弱地道,“可是,江东世族杀害大将军在先,起兵对抗朝廷在后,这是板上钉钉的谋反大罪。” 谋反,须处以极刑,连累亲友。 自古以来的律法,都是这么规定的。 张神悦有什么错? 别说只杀世族,就是连当地庶民一块儿杀,也合情合理。 旁人反驳,“谋反之罪,也分轻重。主谋自然该死,但从犯可以徒刑或纳财,不是非得杀。她连老幼都不放过!” 原先那人,“......放过了,给自己留下祸患?” 斩草就该除根,否则是给自己找麻烦。 何况,谋反这种罪行,向来是族灭之,无赦。 赞同他的人也道,“前几年张神悦去汉寿治疫,徐州豪族陈登派人行刺,当时宸王轻轻放过,并未追究。若是那时追究了,以无上武力震慑那一方世族,兴许不会有大将军之死。” 如果他是张神悦,肯定很后悔。 有人沉痛地道,“别人能杀戮,她不能,因为,她是天下之望啊!” 天下之望张神悦,汉室救星张神悦。 如果没有她,世间哪有如今的兴旺昌盛。 正因如此,她不能犯一点错误,她该白玉无瑕,完美无缺! 她该像神一样站在半空,受凡人膜拜。 但,一场意外,让她金身破碎,跌落神坛。 张神悦不该是这样! 他很痛心,他的好友们也很痛心。 仿佛看到明珠蒙尘,黄钟毁弃。 听他这么说,认同张祯杀江东世族的也沉默了。 是啊,此事过后,张神悦名声必然受损。 江东世族这是以自己的死,抹黑她的美名。 实在可恶! 而他们唯一能做的,是犯颜直谏,劝说她放下屠刀,不要杀害另外几郡的世族。 若能幡然悔悟,或许会成史上一大美谈。 至于死了的庐江、豫章两郡世族,那便死了罢,是他们自己作死。 这么想着,大家便收拾行装,前往荆州。 为何是到荆州而不是直接去江东呢? 因为小命要紧。 张神悦显然没了理智,狂性大发,他们也怕她不由分说就砍人,那死得也太冤枉了。 而荆州知州刘皇叔,素有仁义之名,又与张神悦交情深厚。 由他出面劝说,定能事半功倍。 大家考虑得都挺好。 路上还预测过刘备会说些什么,准备好了应答之词。 然而他们没想到,刘备压根不见他们。 他是一州首官,侍从如云,他不见,他们没有任何办法。 闹了几天,有人来见他们了,祢衡。 程昱特意给的假期,让他给这些名士讲讲道理。 祢衡爽快答应,这是他的强项,也是他的兴趣爱好。 于是一场辩论,或者说辱骂开始了。 一名士痛心疾首地道,“张神悦本佳人也,为何行此残暴之事?” 祢衡:“会被你这蠢材称为佳人,真是张神悦的耻辱!睁开你的狗眼看清楚,张神悦乃大汉宸王!她的所思所想,常人不及万一!用得着你指点?呸,你也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