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是切片晒干,磨成粉,混在麦面里当主食。 不但能增添香味、甜味,还极有饱腹感。 张祯自己都喜欢吃。 种瓜,也成了农户们最爱的事。 就种在田地边的犄角旮旯或田埂上,不占正经田亩,不用缴纳税赋,出产多少都是自己的。 一年还能种两季,勤快些,一家老小可以活下去。 第485章 离奇的东方式赛博朋克风 春耕结束,张祯起意去视察建造中的白玉京。 建了一年多,她还没看见是什么样。 吕布就是去白玉京时出了意外,当然不放心,把军务交给贾诩和朱儁,以及一众将领、幕僚,陪她前去。 小皇帝得知他们的决定,眼巴巴地看着,嘴里虽没说,表情里全都有了。 想去,很想去,非常非常想去。 他也想知道白玉京建得怎么样了。 张祯被他看得心软,想说那就一起去罢。 现在跟以前不同,朝廷相对稳固,皇帝、摄政王、大将军一同离京,也不会出现动乱。 但刚要开口,就听吕布义正辞严地道,“陛下万金之躯,不可轻离皇城。我与神悦不在,更需陛下坐镇京中。” 他可不想带小皇帝,半点都不想。 难得有机会跟神悦游山玩水散散心,带个小皇帝算什么? 多余,累赘! 刘协:“......多谢姐夫教导,朕知道了。” 失策,他应该趁吕奉先不在的时候再跟皇姐说。 吕奉先在场,必定嫌他不识趣,哪会让他去。 张祯见他并不坚持,笑着安慰道,“我们先去看看,下次有机会,陛下再去。” 凤仙的心情,她也理解。 这就像是蜜月旅行,不想带个拖油瓶。 刘协心里是苦的,笑容是甜的,“我听皇姐的。” 暗想这机会除非是吕奉先远征,否则不知等到何年何月。 按理他自己也能去,但实话实说,他不敢。 没有皇姐或吕奉先的陪同,他不敢离开关中,怕被哪个胆大包天的诸侯抓了,噩梦重现。 如果诸侯挟持他威胁朝廷,皇姐绝对会以朝廷为重,绝不受诸侯的威胁,这一点他很确定,也很赞同。 因此他必须自己保重。 上次离开长安去函谷关接他们,都是鼓足了勇气,做好了最坏的心理准备。 张祯温声道,“伯和,你安心在家,我们回来跟你细说情形。” 顿了下又道,“还给你带礼物。” 刘协乖巧地道,“好,多谢皇姐,多谢姐夫。” 张祯、吕布起程那天,他送出长安,惆怅地挥手。 白玉京,天上仙都白玉京,到底什么时候才能建成! 他很急! —— 长安到白玉京的整条官道,都已铺了水泥。 是当前汉室最为先进、最为便捷的道路。 而且很宽阔,足够张祯的超豪华四驾马车通过。 张祯是王爵,本可以用五马,但她觉得五马太挤,反而影响速度。 吕布也不骑马了,跟她腻在车里。 这次出行,他们感受到了老百姓铺天盖地的热情。 长安到白玉京的官道旁,几乎随时都挤满了人。 “宸王千岁万安!” “宸王千岁福寿安康!” “宸王千岁,这是我家的肉饼!” “我母新蒸的小食,又甜又香,王上尝尝!” “王上,王上,我等为你祈福!” “王上保佑,今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我等有福气,得王上照应!” “王上一路慢行!” “千岁娘娘,快去快回!” 偶尔夹杂几句大将军威武,又很快被宸王千岁或王上、千岁娘娘的呼声压下去。 男女老少,无不热泪盈眶,知道她不喜人跪迎,都是等车驾远离,方才虔诚下跪,恭敬送行。 张祯也不断出去挥手致意,虽有吕布撑伞,也热出一头细汗。 如果王允、贾诩、刘表等人在,定然惊叹民心可用。 但吕布没想那么多。 回到车厢里,一边帮她擦汗,一边没心没肺地笑道,“神悦,你听见了么?有人喊的是瓜娘娘万福金安,哈哈!” 张祯:“......大将军,瓜娘娘这事儿,过不去了么?” 老是玩旧梗,有什么意思! 吕布:“过得去,过得去,哈哈!” 张祯无语,抢过帕子自己擦。 吕布又殷勤地给她捏肩,尽力收敛笑意,压着嗓子说道,“辛苦宸王千岁了!” 张祯懒得搭理他。 百姓如此火热,很大原因是她减免了人头税。 这只是个开始。 农耕时代,田赋免不了,但可以再减一些,例如四十税一,别的税收也能逐渐减免。 如果商业发展起来,大头就是商税,田赋说不定能降到五十税一。 忽听吕布叹道,“真好!” 不禁问道,“什么真好?” 吕布眼眸含笑,“神悦与庶民,两不相负。” 从一开始,神悦就对庶民有悲悯之心,所思所想,无不是为了庶民。 以前他就想过,庶民若敢负了神悦,那就丧了良心、失了公道,必然血染黄沙。 执刃的就是他。 现在省了这道力。 张祯叹口气,道,“百姓要的,其实很少。” 有饭食,有衣穿,足矣。 可在古代,这是很难做到的事情。 她努力了这么久,也不敢说能让天下无饥寒之民。 很多话她虽不说,吕布也知道,揽住她的腰轻声道,“慢慢来。” 神悦的志向,就是他的志向,他会一直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