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来源于生活”!此刻,蒋梦言对这一句至理名言有了更加深切的体会。
为了偷偷地记录下这难得一见的宏大的场景,蒋梦言冒险从空间中拿出了他的“VIVO200”,举过头顶上一阵猛拍。这么小巧的拍摄神器,在不用闪光灯补光,关掉快门音量的前提下,这个年代,不会有任何人能识破,它是来自后世的高科技产品。所以,他的拍摄动作,没有引起人群中任何人的注意。他不停地在人群中穿梭行走、变换着拍摄的角度,除了大场景之外,还把一些局部的细节用特写方式抓拍下来。
这些照片,将作为他随后创作现实主义油画作品《吊装》的重要素材。
他知道,三年之后的1974年,国家会在国庆期间举办全国性的大型美术作品展览。这是他在空间中查获的信息。中宣布将在1973年初发出通知,全国各省将按照国展组委会的部署,组织画家提前一年完成作品创作,先在各省辖内展开预展。再将其中的优秀作品选送入京。在1974年的国庆庆典期间公开展出。
1974年的全国美展,虽然因当时***与中国美协在运动中停止了工作,但在中央宣传部的领导下,依旧举办的十分成功。如果蒋梦言想在更大的范围内展露头角,获得突破圈层的社会认可,就必须积极参与大型活动,特别是影响力巨大的全国性展览。所以他决定积极进行作品创作,争取能先参加省展,获得省内的优秀作品推荐,然后挺进这次的全国美展。
漆思源老师紧跟在马领导身边参与现场指挥。他站在轻型吊车的背后,正与吊车司机讨论吊装的方案。此刻,他没有精力顾及到他的小徒弟。他的小徒弟却正好利用这混乱的情势,完成了他重生以来最明目张胆、最肆无忌惮的“作弊”行动。
上午十一点,两块巨大的宣传画牌被吊装在宣传橱窗的现浇混凝土雨棚顶上,在电焊师傅操弄出的最后一缕焊花弧光停止之后,宣传画牌终于宣告落成。
热闹看完,围观的群众渐渐散去。工人们也开始打扫收捡。
漆老师这会儿才想起他的徒弟,四下里找寻,看到了站在对面街边百货公司门前台阶上,正在朝着他挥着手的蒋梦言。
漆老师向马领导告退,在礼节性的握手告别之后,就朝蒋梦言走来。师徒两人双手抱胸,站在一起检视着各自的作品。其间轻声交流着画面处理的过程和作画心得,讨论技法、检讨得失、他们此时的交谈,是画家之间真正意义上的业务交流。
日到中天,师徒俩坐在百货公司门前的台阶上。虽然因为连日来加班加点地工作,神情略为疲惫,但面颊上的笑意坦然,蕴含着特别的满足与荣耀,是一种由“惓懒性的惬意感”外化出来的十分美好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