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书屋小说网>其他类型>盘点历史意难平,从汉末郭嘉开始> 第214章 ,大臣难做,皇帝难当(终)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14章 ,大臣难做,皇帝难当(终)(1 / 1)

“……从明天开始,你们三个就带着勇卫营入宫替朕守护宫门吧。 正好你们也南征北战了十几年,从来没好好休整过,趁着这个机会好好休整休整,待来日反攻倒算时,替朕冲锋陷阵,将来博个公爷当当。” “!!” “哦对了,朕要是没记错的话,勇卫营现在好像还剩一万多一点。 这点人哪儿够,围着皇宫排排站连墙根都站不满,补吧,补足两万。 以后你们就是朕的亲卫禁军了。 朕记得现在勇卫营的饷银好像是月米一石,晌银一两? 这哪儿够,打发叫花子呢? 朕上街要饭一个月也不止这么点。 改,必须改! 不就是点银子么,统统给朕改成月米十石,月晌十两,将校逐级增加十石米,十两银,以后表现好了还有各种补贴。” “!!!” “哦对了,还有件事,你们三个也算是朕身边的老人了,想来应该清楚今夜之后朝堂上会有何等动荡。 所以朕建议你们把家小搬进宫来,到时候朕把西宫拾掇拾掇,将那里打造成专门供你们住宿的住宅区。 主要是这几年不太平,等以后太平了再搬出去,免得到时候发生什么不忍言的事。 当然,你们要是不愿意的话权当朕没说。” “……” 正举着朱伟光给倒的酒看着朱伟光懵逼的周遇吉三人惊了,反应过来后,顾不上琢磨为啥一向抠搜穷酸的陛下今日突然这么大方,正准备跪地领旨谢恩,却被一旁突然想起来的憨笑截住。 “那个,陛,陛下?” “嗯?” “那个……俺能不能也让妻儿入宫?” “你?为何?” 虎大威搓着手,有些忐忑的讪笑道:“陛下问,俺就说了,末将觉得,从今以后,这天下恐怕只有陛下的皇宫能称得上安全了。 而如今天下纷乱,朝野动荡,末将死就死了,可家里的娃跟婆娘不能跟着俺一起死。 俺还指望着俺娃子给俺传宗接代呢,要不然去了地下没法跟祖宗交代……” 话落,他身边的猛如虎、杨国柱等人也纷纷站了起来。 “陛下,俺也想将家眷送入宫中,实不相瞒,俺们等在外作战,不仅要担心贼子威胁家小,还要提防家里的娘们趁俺们不在偷吃,送进宫里有陛下管着,省的我们在外惦念。” “是啊陛下,臣也想……” “不是,你们这……” “陛下,不是臣等不知进退,实在是您给我们的君命不好干啊,如果真要按照陛下您的意思来办,各地乡绅势必会联合起来抵制我等。 到时候他们或许不敢对您下手,可卑职等人的家眷就难说了,臣也知道这事儿有悖常理。 但眼下大明危机四伏,陛下您能不能开恩收留一翻? 哪怕让她们为奴为婢当个使唤宫人也行啊!” “是啊是啊,陛下您就答应了吧……” “你们……” 看着眼前开口求收留的大明诸将,朱伟光一脸为难的看向了跪在地上还在领旨谢恩的孙承宗等人。 “孙师,秦老将军,你们有没有什么好的意见教朕?不是朕不愿意,实在是朕也有心无力啊。 想来你们也知道,朕这皇宫看似安全,实则危机四伏,比外面的反贼还凶险。 那些贼子连皇帝都敢杀,如果真要起了歹心,朕这皇宫恐怕还真护不住尔等啊。” 孙承宗等人闻言,纷纷慨然抬头。 “陛下此言差矣,纵然陛下宫中存在隐患,可终归是皇宫禁内,那些乱臣贼子行事不是那么容易。 再加上我等在外齐心协力,将来若能合卷一处,总归是比分散在各地被贼人撸去要挟来得好。” “臣等附议!” “既如此,也罢,那就依你们的意思,朕将西宫与西六宫让出来,专门划分为你们的家眷区。 正好,太子年幼,一直缺少良臣辅佐教导,朕又忙于政务无暇他顾,如果大家的家眷都入宫,到时候朕就效昔年太祖皇帝故事,在宫内开设大本堂教授他们为君辅国之道。 对了,孙师,秦老将军,还有建斗、伯雅、庆臻,你们要不要一起入宫?” “臣荣幸之至!” “臣秦良玉(卢象升、孙传庭、张庆臻)谢陛下恩赏!” “吾等谢过陛下!” “嗨,这话说得见外了不是,真要说起来,该说感谢的是朕,因为今天你们能来这里与朕同席,那么就说明你们已经下定决心要陪着朕一路走到黑,再没有回头的余地了。 这样,朕也不跟你们客套了,就跟你们坦言相对,来日若朕不死,大明还在,那么在座的各位最次也是国公之职! 裂土封王当个镇守一方的藩王也不是不可能,记住这句话,朕说的!” 说完,不等眼前众人反应,朱伟光端着酒樽遥敬一圈后,直接一饮而尽。 而后,他面前跪地谢恩的大明诸将们纷纷扣头大拜。 “愿与陛下同生共死,共赴国难!” “好!有诸位相助,就算来日依旧国破家亡,朕亦无憾!” “愿为陛下效死!” “哈哈,来来来,请起请起,吃吃吃,今夜不醉不归,不醉不归啊……” … 一个时辰后。 乾清宫。 “……都伺候好了?” “回皇爷的话,诸位将军已经落寝,屋外都有咱们的人看着。” “话都带到了?” “都按照皇爷的嘱咐吩咐了,诸位将军一开始还有些担心,后来听说皇爷知道他们的困难,不会追究空饷、缺额的事后,就都答应了下来。” “不错,下去收拾吧,今夜在侧的宫人每人赐银十两,御膳堂主厨五十两,上下掌勺的十两,所有人赐休一天。 至于你,自己去内帑支一百两银子,省着点花,你家皇爷我现在也穷的很。” “奴婢谢皇爷赏!谢皇爷赏!” “行了,去吧。” “皇爷早点歇息,奴婢走了!” 摆手打发走眼前这个浑身上下散发着淡淡尿骚味的老太监,看着对方消失在门外的身影,朱伟光脸上的温和与疲惫慢慢被一抹痛苦的烦躁所取缔。 麻了个大鸡蛋的,这古代的劣质啤酒是真难喝,又酸又涩也就罢了,居然还带一股苦味,真是哔了狗了…… “皇爷!” 正揉着脑袋暗自骂娘,一侧一面墙壁突然被人从内推开,朱伟光一惊,本能的扭头摸裆就要拔枪,却在转头瞬间看清了墙内走来的身影。 顿了顿,松开了裤裆处的手。 “有结果了?” “回皇爷,有了,而且很多!” “说说看。” 因为神迹的曝光而被朱由检本尊宠信有加,在朱伟光穿越过来后,顺势暗中密令组建西厂专门追查内臣密事不久的王承恩看着眼前这个揉着眉心脸色阴郁的年轻帝王,眼中带着一丝极深的疑惑。 “回皇爷,在您宴请诸位大人期间,宫里一共有近千余名宫人以各种手段向外传信。 其中,仅皇爷身边就有三名光禄寺的主厨,十六名御膳堂的帮工,五名随侍宫娥,九名传膳太监。 此外,东厂内部泄密者目前已知三百七十余人,王德化身边的近身义子也有几个主动向外透露。 这是具体泄密人员的名单,请皇爷过目!” 看着眼前这足足一指厚的奏章,朱伟光摇了摇头,随手将其扔在了一旁。 “派人把这群人盯死了,暂时先别动,等明日朕视察完军营再说。 另外,你也别光盯着宫里这群白眼狼,也要主动派人去外面勾搭那些贼骨头。 就用今天朕在酒桌上说的那些事去勾搭。 以求赏的方式替朕找几条好狗盯着孙承宗、卢象升他们,免得未来这群人蹬鼻子上脸时朕还得亲自下场收拾他们。 顺便还能替朕捞点外快补一补亏空。 话说回来,大伴呐,不是朕说你,你不能啥事都指着朕给你指派啊。 你得自己动起来,自己去思考。 你要明白,你现在已经不是以前那个只用写写画画的秉笔太监了,你现在是西厂实际意义上的厂公,你的恩座曹化淳已经老了,他就是个替你挡火的招牌,还能干几年啊? 你要懂得抓住机会,利用机会,别傻不愣登的就知道听朕的指挥。 没事好好学学历史,别成天就知道萧规曹随,跟那群贱骨头打打杀杀。 你得明白,正面死磕咱们永远不是人家的对手,因为咱们只有这么点人,可人家背后可是有数万万人,累死你你也拼不完人家。 所以,你要学会迂回,要因势利导,借力打力,眼光要放长远,格局要打开,别老盯着宫里这一亩三分地。 等你撒的那些鱼饵啥时候勾住了那些大肥鱼,你就找机会慢慢换了宫里这群吃里扒外的狗东西,把那群肥鱼刺探宫闱的渠道抢过来。 到时候,那些肥鱼不就成了你手里的刀了吗? 只要运作的好,让他们直接鹬蚌相争,咱们坐山观虎斗它不香么? 大伴呐,你要明白,有些时候杀人并不需要亲自下场,见缝插针,因势利导,让敌人自相残杀才是上上策……” 看着眼前喋喋不休的身影,不知道为什么,这一刻,王承恩突然感觉眼前这个自己从小看到大的年轻帝王无比陌生。 陌生到让他心里发寒。 难道这就是朱家人骨子里的天赋? 那个词怎么说来着,刻薄寡恩? “……对了,还有件事,等孙承宗他们的家眷入宫后,你记得提前找好替罪羊。 不用找别人,就找那些以前坑过他们,或者跟他们有过节、上奏参过他们的朝臣,下野归乡的也算,尤其是那些有头有脸的大臣,国公。 如果未来哪天谁家的家眷死在了宫里,不管是不是他们干的,都要给朕把它们牵连进来。 告诉你手底下那些小崽子,把这些事安排好了,少不了他们的好处。 可要是办砸了,朕死之前,一定拉他们全族陪葬。 知道吗?” “!” “皇爷放心,奴婢知道了,这就去安排!” 强忍着心中的莫名不安,王承恩弓着身扭头正准备离开,却被身后传来的一道若有若无的呢喃镇住。 “做好你该做的事,毕竟最后陪朕上路的,只有你一个人……” 眼神一颤,回头看着那揉着眉头斜靠在阴影中看不清面容的身影,王承恩抿了抿嘴,跪地重重磕了一个头,起身消失在了壁道中。 然后,崇祯十一年的大明乾清宫就陷入了难以言喻的压抑…… “大臣难做,皇帝难当呐,唉……”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