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老大人,俺哥说的没错,俺也觉得这狗东西不地道。 以前跟着皇太极那个狗东西作威作福时怎么不想着投降? 哦,现在打不过了,看皇太极不行了,想起来投降了? 早干甚去了? 别说他现在是真投降还是假投降,就算是真的想投降又能咋,能让死在他手里的明军兄弟复生吗? 还是能让被他牵连害死的孙应元孙大人活过来?” “对,尤总兵说的没错,这就是个烂到骨子里的坏种,俺也觉得还是不要去的好。 这样,要是老督师您真的想兵不血刃拿下凤凰城,那您留在这里,俺带几个人去会会这个狗怂,这总行吧?” “是啊是啊督师大人,您就听一句,别去,陛下可是把整个辽东的重担交给了你,你若是有什么闪失,我们没法给陛下交代啊……” “对,没错,不能去!督师您要去,我们就去京师告状1” “对,去找陛下告状,那个谁,那个谁来着,高文采,对就是他,找他,他就是锦衣卫,找他告状!” “……” “都给老夫闭嘴!” 砰! 狠狠一巴掌镇住眼前这群叫嚣着要去告状的大头兵后,被吵的一个头两个大的孙承宗没好气的破口大骂。 “一群混账东西,老夫难道不知道他耿仲明是什么人吗? 别忘了,老夫在辽东战场杀敌时,你们这群小兔崽子还在娘胎吃奶呢! 还围住定辽右卫将耿仲明一炮轰死? 感情耗的不是你家的火炮是吧? 你不知道现在大明四处征战,京师的火器供应已经岌岌可危,处于崩溃边缘吗? 西南秦老将军的反击战不要火器? 还是东南镇海大将军郑成功出海征倭不要火器? 你以为陛下为什么一直拖着辽东迟迟不肯开战? 还不是因为北五省糜烂,底子薄,被两年前的那一场仗打的伤了元气,供应不了三线火器作战。 陛下又不想大明的儿郎死伤太多,所以才一直压着不打,只能先紧着要紧的地方。 你们以为西军的孙督师为什么会被封王? 那是因为孙督师他一个人以极小的代价平灭了西域,收复了故土,没有动用朝廷太多的精力,陛下才破格赏了他裂土封王就番域外的资格! 眼下大明四处征战,若非李朝太过羸弱,让皇太极没了后顾之忧,莫说陛下,就是我这个督师,也不会选择在此时开启北伐。 瓜瓤子的,火炮火炮,一天天的就知道火炮,你以为这些火炮是仙人凭空编出来的吗? 这都是咱们大明无数匠工没日没夜耗费无数心血赶制出来的! 还有你尤世禄,还你代替我去,你代替的了吗? 如果他见了面要你向陛下保他一命,你做的了这个主吗? 你既然知道他跟过毛文龙,那你就应该知道他以前是孔有德的义兄。 现在孔有德因为当年率先投靠皇太极而跟他尊卑易主,且处处提防于他。 我问你,这种情况下,他为什么不会再度投降? 你们不是说他轻于去就,不忠不义吗? 一个轻于去就,不忠不义的人,会在明知必死的前提下去给一个并不信任他的主子卖命吗? 再说了,这时候杀了我有什么好处? 惹得陛下震怒? 然后派大军围剿? 这是一个轻于去就,不忠不义的叛将会做的事? 而且就算真的是计,最坏也不过是老夫战死沙场罢了,老夫深受皇恩数十载,前后辅佐大明三代帝王。 眼下好不容易熬到了圣君临位,仙人降世,大明中兴重开盛世已是不可逆的定局。 若老夫能以此残身为大明换得一方安稳,何乐而不为? 怎么,难道没了老夫你们就不会打仗了吗? 一帮混账东西,还敢跟老夫顶嘴叫嚣,别忘了,在这里老夫才是北军大都督,平辽总督,老夫怎么做,还轮不到你们这群瓜娃子指指点点! 现在,本督宣布此次军议正式结束,从现在开始,谁要是再聒噪,军法处置!” 瞬间,军帐内原本是孙承宗当年御辽时的旧部,在孙承宗下野后各自流散。 现在却因为孙承宗的起复与朱伟光的刻意扶持而被孙承宗从各地重新召集在孙承宗麾下充任六大总兵随军平辽。 眼下却因为耿仲明的一份投降书而吵成一团的明末悍将王世钦、尤世威、尤世禄,以及明末二臣牛成虎、王之纲、夏成德等人脸色一变。 对视一眼,情不自禁的低头不敢再吵闹。 “牛成虎、王之钢!” “额,末,末将在!” “本督命你二人即刻整军三万前往通远堡,明日子时,务必攻下通远堡。 通远堡收复后,牛成虎你率一万人马原地驻守,防备连山关、草合堡、新安堡内的满奴驻军。 记住,没有本督的将令,不得随意出征,通远堡在,军功在,通远堡失,以失地罪论处!” 时任孙承宗麾下六总兵之一,崇祯十五年因为内部派系争斗而坑死接替傅宗龙的三陕总督汪乔年。 后来跟着孙传庭一路转战四方,结果因为明廷内部的腐烂而屡战屡败。 最终在崇祯十七年朱由检自挂东南枝,李自成兵败一片石后,被部下裹挟着被迫投降满清。 以满清‘喇布勒哈番’,即‘骑都尉’一职效命清廷的牛成虎一个哆嗦,赶忙跪地领命。 “都督放心,若通远堡有失,末将提头来见!” “嗯。” “王之钢!” “末将在!” “攻下通远堡后,你率二万大军南下进攻徐烈站,本督不管你用什么办法,三日之内,必须给本督拿下徐烈站,切断凤凰城的水源,知道吗?” 时任孙承宗麾下六总兵之一,原历史上也是内陆无号总兵,南明时,因为史可法的推荐而成为南明实权总兵,结果清军南下时率军与赵之龙投降的王之钢神情一肃。 “督师放心,末将保证完成任务!” “王世钦!” “末将在!” “本督命你统军一万驻守青台峪堡确保大军粮道的运转,必要时,可与通远堡一起左右呼应,防备连山关内的满奴南下。 记住,粮道为主,御敌为次,一定要保证大军粮道,若事有不逮,及时传讯海州卫,让史可法遣人来援。” 时任孙承宗麾下六总兵之一,曾在孙承宗镇守山海关时与尤世禄、尤世威一起听命于马世龙(马世龙时孙承宗的老部下,也是得力干将)。 后来孙承宗因为他那个大徒弟袁崇焕的事被迫下野后,跟尤世禄、尤世威一起以病辞职归乡。 结果在崇祯八年洪承畴充任山陕三边总督时被禁忌启用,等干挺李自成后又以病辞职。 最终在崇祯十六年李自成攻破西安时不屈战死。 现在因为孙承宗的起势而被孙承宗重新召回,添任其麾下亲信加得力干将的王世钦脸色一正。 “都督放心,末将定死不旋踵,为大明粉身碎骨,百死无悔!” 孙承宗深深的看了眼眼前这个老部下,转头看向账内边缘靠门处默默低头不语的两名魁梧汉子。 “固噜思奇布,布尔哈图!” “!!” 奉朱伟光的命令,砸锅卖铁凑了五万本部骁骑来辽东将功赎罪,现在因为尤世禄等人有意无意的排挤而一脸委屈的坐在门帘处装鹌鹑的固噜思奇布与布尔哈图一愣,旋即一喜,猛地站了起来。 “在!” 看着眼前这俩被朱伟光以密信暗中交代过的降臣,孙承宗眼神闪了闪,沉声道: “本来本督是不准备把这等要命的事安排给你们的,因为本督跟你们不熟。 但既然陛下将你们派了过来,想必是陛下认可了你们,所以,本督命你二人率尔等麾下五万骁骑游戈于青台峪堡与海州卫之间作为暗手。 驻防地点不做更设,三日一报即可。 若在本督南下破城期间,北地满奴代善率军冲破了祖大寿的封锁。 尔等就要负责传递军情,保证大军粮道通常,以及协同海州卫、青台峪堡、通远堡内各守军的驻防,明白了吗?” “大人您放心,小番一定完成任务!” “嗯嗯,有我们在,除非我们死了,否则绝对不会让那群野人南下!” “记住你们今天说的话,能不能恢复你们祖辈的荣光,就看你们接下来的表现了!” 略带警告的叮嘱了一句,孙承宗转身看向身后一脸期待的尤世威、尤世禄,以及夏成德。 “尤世威、尤世禄、夏成德!” “督师!” “你们三人各率二万人,随本督南下!” “尊令!” “传令兵何在!” “都督!” “遣人通知耿仲明,就说他的条件本督答应了,让他定个时间,本督师自会前往相见。 另外派人南下入海去登州府,将此间事宜告知卢督师,请他在开战后帮忙乘船入岛进攻奴酋所在汉城!” “尊将军令!” … 同夜。 辽朝边境,婆猪江畔(后世的鸭绿江)以南,义州城,恭顺王临时行府。 “……耿仲明那里怎么样了?开始了吗?” “回王爷,没有,明军孙承宗所部在进驻青台峪堡后,就未曾离开。” “凤凰城内呢,石明雄他们有传来什么消息吗?” “回王爷,跟往常一样,没什么异常,怎么,王爷怀疑耿仲明会投明?” 本是辽东铁岭矿工出身,努尔哈赤攻占辽沈后,与兄长孔有性一起投奔退守皮岛的毛文龙。 并在同乡死党兼义兄耿仲明的帮衬下,在毛文龙麾下一路靠杀满清辽人累功至参将。 曾是毛文龙麾下数一数二的悍将,甚至被毛文龙收为‘养孙’,亲自赐名永诗。 以至于对其感激涕零,后来贵为满清藩王坐享荣华富贵时‘每言(毛)大将军时事,辄于色不自胜’。 可惜,由于其出身微末,行事全凭喜好,没有周全的规划。 再加上当时朱明王朝内部党派碾压太过严重,尤其是辽东将门派系之间的斗争。 不仅牵连了辽东、山海关一代庞大的陆地军事利益,还牵连了渤海至辽朝的庞大海上贸易利益。 (毛文龙当年的皮岛据点不仅对皇太极的满清有威胁,对当时盘踞在辽东一代,山东一代,掌控着大明山东沿岸与朝鲜、辽东两地海贸的大明海商们也是个很大的威胁。 当年毛文龙能拼一己之力养活那十几万人,靠的就是在海上学郑芝龙打家劫舍。 只不过毛文龙的后台不够硬,他背后站着的是已经被努尔哈赤掀了家的辽东李氏。 不如郑芝龙在南面那错综复杂的后台,而且在山东还有原本南方的一些海商一直在吃独食。 再加上皮岛的位置太过特殊,间接威胁到了京城,所以毛文龙意外在皮岛站住脚跟后,就被触及到利益的各方政治集团联手借袁崇焕的手给敲掉了。 主要是他那个位子太尴尬了,坐困愁城,不知变通的话基本上就是个死。 就算袁崇焕不杀,朱由检、皇太极等人后面也会想办法除掉他。 他那个地方想要关起门来当土皇帝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毕竟没人喜欢在自己枕头里面藏根针。 如果他当年能选择跟朱由检联手,能当朱由检跟朝鲜这条海上利益链的转折点,用海上的利益从朱由检那里给辽东李氏的残余势力求个牌子。 或者直接东出朝鲜,去朝鲜自己开宗立派当土皇帝,保不齐还有一线生机。 可惜这家伙胆子不够大,只敢在皮岛上当海贼王,最终活活把自己给困死了。) 最终于崇祯四年八月,在明廷内部一系列自相残杀的逼迫,以及朱由检本人穷途末路式的催战下。 因皮岛旧怨而被皮岛第二任总兵黄龙追杀的走投无路的他伙同并裹挟结拜义兄‘耿仲明’于次年,也就是崇祯五年率麾下一万余家眷部众,数百门火炮,数千精通火器、战船的工匠投奔满清皇太极。 现在是满清三顺王之一的恭顺王孔有德看着眼前这个跟着自己一起从底层杀出来,出生入死十几年的死党兼下属,眯了眯眼。 “你觉得呢?” 他面前,时任孔有德身边亲卫副将,负责主管孔有德麾下两万精锐火器军。 原历史上一直追随孔有德南征北战从未离开的全节眼神闪了闪。 “恕卑下直言,耿仲明不大可能投降明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