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书屋小说网>其他类型>盘点历史意难平,从汉末郭嘉开始> 第323章 ,树倒猢狲散,医者不自医(五)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23章 ,树倒猢狲散,医者不自医(五)(1 / 1)

同时。 辽朝半岛,汉城王宫。 “……此次援战,明面上以孔有德、耿仲明为主,你们几人殿后。 本王已经秘密联络了驻守盛京的礼亲王(代善),到时候只要明军敢大举进攻定辽右卫。 礼亲王就会率正红、镶红两旗,以及盛京城内全部精锐南下冲破祖大寿的封锁抵抄连山关一代。 届时,若孔有德与耿仲明忠于我大金,你们就负责在凤凰城外暗中策应。 若此二人心怀异心,就让出凤凰城,带着孙承宗退回义州固守。 记住,此次作战,不在战场,只为孙承宗。 只要能抓住孙承宗,我们就有了跟明帝谈判的筹码。 而且必须要活的。 其它人都可以死,唯独孙承宗,你们一定要给本王全须全尾的带回来!” “?” “父王,儿臣有一事不解,可否解惑?” “说。” “若是此战胜了也就罢了,以孙承宗在明廷的地位,活捉此人要挟明帝承认我等藩属之臣也在情理之中。 可若是此战败了,我等又何须对孙承宗礼遇呢? 直接在战场上杀了孙承宗不好吗? 此战若败,明廷势必趁势南下。 而此战又是我等倾尽全国之力的一战,为了这一战,我们连盛京都不要了。 到时候一旦败了,那肯定是大势已去,再也没多余的能力去抵挡明廷的铁骑。 到时候,孙承宗的死活对我们还有用吗?” “……” 看着自家这个一脸疑惑的好大儿,正因为孙承宗的突然南下而在王宫内紧急布防迎战的皇太极无语了。 抬手半气半笑的指着眼前人指了半天,才强压着心头恼火狠狠道: “蠢货,好赖话都听不出来,我是要你不惜一切代价把孙承宗抓来,不是要你去杀了他。 战场上就算我们这一仗打赢了,只要孙承宗还在,辽东那些跟咱们私通的辽将们就不会三心二意。 而只要那些辽将安稳,明廷的辽东就乱不了。 到时候,明廷就会源源不断的派遣明军赶赴辽东。 届时,以明军现在火器的强大,我们就这么点人,拿什么去拼? 又拼得过几次? 可如果我们抓到了孙承宗就不一样了。 就算我们拼光了所有人,只要孙承宗在手,你老子我也能拉整个大明辽东陪葬。 所以,不管战场上打成什么样,你都必须给你老子我把孙承宗抓回来。 否则你就别回来了,带着你手底下的人向北能逃多远就多远吧……” 现年三十,历史上为满清和硕肃亲王,并负责统帅满八旗之一的正蓝旗一路跟着皇太极南征北战立功无数。 最终在皇太极死后,在顺治五年被多尔衮弄死的皇太极长子豪格一僵。 似懂非懂的看着他面前脸色铁青的皇太极,颤了颤,最终没敢再开口,跪地重重磕了一个,转身闷头大步离开。 一旁跟他一起跪在地上听皇太极安排的皇太极四子叶布舒,镶蓝旗旗主济尔哈朗(按出生年月日排,应该是皇太极的表弟),以及巴布泰(努尔哈赤第九子,皇太极同父异母的弟弟)对视一眼,对着皇太极齐齐扣头一礼后,默默起身低头李跟着豪格的脚步离开。 原地,皇太极脸色变换的瘫坐在那缠龙画凤的王位上,看着几人逐渐远去的身影,喘着粗气无言沉默。 终于,不知过了多久,豪格几人的身影彻底消失在宫门外的视线尽头,王位上一直目送几人离开的皇太极才轻声一叹,有些怅然的收回了目光。 一旁,自南下辽朝后就被皇太极拉拢在身边寸步不离,自降奴以来一直为努尔哈赤、皇太极两人出谋划策,原历史上以满清开国第一功臣告终。 现在时任皇太极身边内秘书院大学士,负责掌管皇太极手中一应文书的满清狗头军师范文程见状,顿了顿,轻声道:“以奴才之见,大王其实不必如此。 我们眼下还未到绝境,抛开耿仲明、孔有德那两个降贼麾下的十数万朝、明降军不论。 单说肃亲王殿下手中就有正蓝、镶蓝两旗近四万我大金铁骑精锐。 虽说里面大多是新抓的北山野奴,但北山野奴野只是不服教化,并非不能征战。 只要上了战场,血气一激,它们杀敌比谁都勇猛。 而且这还不包括阿巴泰与阿拜两位贝勒麾下整编待命的那十万蒙明朝满八旗军。 若是再加上二贝勒代善麾下的正红、镶红,以及十数万蒙、满、明大军。 就算掐头去尾剪出那些不稳定的墙头草与老弱病残,此次我大金出动的精锐大军也足有近四十余万人。 而明廷那边目前已知的兵力,也不过祖大寿麾下十数万辽军,孙承宗麾下的十万北军。 就算加上那阎应元在广宁整训的二十万新丁,也不过才堪堪与我大金持平罢了。 而且这还只是在人数上,真要打起来,孰胜孰负还是未知。 明军之强,在于火器。 若论攻城八寨,我大金的确不如。 可若野外浪战,明军还真未必能抵得过我大金勇士。 即便退一万步而言,最后我们还是败了,但以我大金勇士的骁勇,也足以让大明在辽东的统治元气大伤。 到时候以明廷现在四面征战的处境,没有几十年根本别想恢复过来。 而有了这几十年的缓冲,我们大金不论是北上还是南下,都足以开辟出一片栖身之地。 而且明廷臃肿,内部派系混乱,眼下之所以如此强硬不过是有仙人在侧。 可仙人是会离开的,一旦仙人离开,大明失去了最有利的仰仗,以朱由检那刚愎自用又多疑的性格,只要我们稍加引导,用不了几年就会重蹈覆辙。 到时候,不说重回昔日大清,但也足以效蒙元故事割裂一方隔岸观火了。 二来,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算我们此战惨败,甚至失了所有,那又如何? 大不了效昔年匈奴、蒙元故事北盾东逃。 再不济绕道去西域,或者出海去外域。 当今天下不比昔年旧唐。 天下这么大,以大王的英明,加上麾下将士们的勇武,这天地之间,四海之内总归会有我们一翻栖息之地的。” 话落,殿内一静。 而后,一旁本是明朝镇守沈阳的副总兵,结果在沈阳城因为袁应泰那个棒槌而失陷后被迫投降满清。 最终在皇太极于崇祯二年南下打到顺天府京城德胜门时,利用反间计挑起朱由检本尊对袁崇焕通敌的怀疑。 最终引爆袁崇焕自己给自己埋的雷被朱由检活剐,而后以此证明自己的忠心被皇太极引为心腹。 在短短十年时间为皇太极先后招降了永平府迁安知县‘朱运泰’、游击‘卜文熿’、孔有德、耿仲明等人。 并一手扶持策划了皇太极开国称帝事宜,顺利让皇太极称帝并建国‘大清’。 现在因功时任皇太极身边内秘书院大学士、吏部右参政的鲍承先闻言也是赶忙轻声附和道: “是啊大王,若是此战胜了那自然是皆大欢喜,若是不幸败了那也无妨。 只要有人,天下之大,何处不是家?” 皇太极眼神闪了闪,勉强笑道;“两位爱卿说的孤也清楚,只是一想到父王闯下的这偌大基业就要因为上天的不公而断送在本王手上本王就心如刀绞。 罢了罢了,既然天公不允,我等凡人也无力反驳,尽人事听天命便是。 对了,前几天让你们办的事如何了?” “回大王的话,邓常春目前还没有任何动作,倒是祖泽洪与祖泽润最近走的比较近,似乎有向祖大寿联络投诚的……”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