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汉建国开始,匈奴就一直在极力招揽汉朝的降将降臣。 如今许多匈奴的大小王,甚至就是赵国、燕国乃至大秦的亡国贵族逃奔草原之后,被匈奴单于所册封的后代。 李广很清楚,以自己在边郡的名声和地位,只要愿意投降匈奴,捞个大一点的部落封王,难度不大。 但在短暂的迟疑后,李广又狠狠地摇头。 “不行,老子可是堂堂大汉飞将军,怎么可能去跪那茹毛饮血的匈奴鸟人?” “娘的,还拿骨头当酒杯,恶心死了。” “罢了罢了,全家都在大汉,总不可能为了我自己,让整个李氏被株连吧。” “回去就回去好了,陛下看在我多年给大汉镇守边疆的份上,说不定还能留我一条命了。” 李广下定决心,驱使着胯下坐骑,在夜色中飞速朝着南方而去。 镜头一转,到了大汉四位将军中,唯一一个还没出场过的公孙贺。 “什么,还是没有匈奴军队的身影?” 公孙贺听着斥候的汇报,彻底懵逼了。 按照开战前的情报,公孙贺早就应该碰上匈奴右贤王所部了! 可现在,公孙贺足足多走了十天时间,已经向北多前进了一千里地,竟然还是没有发现右贤王所部。 这到底怎么回事? 匈奴右贤王死哪去了? 无数疑惑在公孙贺脑海中浮现,他很想知道答案,但面前一望无际的大草原除了绿色还是绿色,压根就没有哪怕是一个匈奴人的身影。 一名部下怯生生地开口道: “将军,右贤王不会是得知咱们北上的消息,跑到南边去包抄我们退路了吧?” 公孙贺表情顿时一滞。 “包抄我们的退路?” “他娘的,这些匈奴人果然卑鄙,都被军臣那个老狐狸带坏了!” 又一名部下道: “将军,咱们这一次就带了一个月的补给,还有五天时间就得返回了,真的还要继续北上吗?” 公孙贺闻言,心中也是打鼓。 骑兵作战,又是深入草原,自然不可能有源源不断的后勤补给。 汉军虽然是一人双马的配置,但携带一个月的补给也已经是极限了。 再考虑到来去双程,公孙贺进军的时间最多只有十五天就必须返回,否则补给就不足以支撑返程了。 沉吟片刻,公孙贺终于下定决心。 “他娘的,这一仗打得实在是太奇怪了,说不定匈奴人真有什么阴谋,我们不能再继续北上了。” “传令下去,全军南撤班师吧!” 下达这个命令之后,公孙贺不由松了一口气。 虽然没碰到敌人,但最起码也没有战损。 嗯,陛下应该不会太过苛责…… 等会回去的时候再找找个有没有匈奴部落,弄个几十一百颗人头回去,也能交差了。 就是负责记载军功的那个主簿可能不太好打发…… 带着各种念头,公孙贺领兵踏上了返程的道路。 又过一天时间,一支匈奴斥候发现了公孙贺所部在这里停留的足迹。 很快,匈奴右贤王率领本部兵马赶到。 “撤退了?” 作为草原上的子民,右贤王非常轻易地就判断出了公孙贺所部的动向,也松了一口气。 “嗯,这样的话,我们拦截公孙贺的行动就圆满完成了。” “派人去向单于报喜,然后我们慢慢回归王庭就是了。” 看到这里,汉初世界大殿中,气氛已经完全凝固。 刘邦揉了揉太阳穴,叹了一口气。 “好嘛,所以就只剩下卫青了。” “接下来的故事,总不可能是卫青创造奇迹了吧?” 曹参迟疑了一下,开口道: “臣倒也不是怀疑卫青,但卫青麾下就一万人,想要击败匈奴的主力部队,未免有些天方夜谭了吧?” 陈平嘿地笑了一声,道: “一万火枪兵倒是有可能,但一万古典骑兵……” 众人不约而同地摇头。 那是真的一点希望都没有啊。 刘恒呼出一口气。 卫青,你真的能创造奇迹吗? 金幕中,视频继续播放着。 右贤王传回的消息,很快就抵达了军臣单于处。 这位匈奴单于彻底放心了,哈哈大笑。 “刘彻,你这乳臭未干的小子,怎么可能是我的对手?” “四路出兵,两路溃败,两路无功而返。” “我倒要看看,你接下来还能有多硬气,还敢不敢继续和大匈奴斗!” 军臣单于的笑声,远远回荡在草原上。 突然,一匹快马疾驰而至,马上匈奴骑士脸色煞白,魂不附体地禀报了一个消息。 “单于,王庭遇袭!” “什么?”军臣单于表情瞬间冻结。 镜头再度发生变化,卫青出现在了画面中。 他抬头看了一眼太阳,判断了一下时辰和方位。 “嗯,匈奴王庭应该就在此地正西边三百里之外。” “斥候们还没有回报吗?” 听着卫青的询问,一旁的某个偏将点了点头,一脸忧虑地开口。 “将军,咱们这也太深入了吧?” “朝廷给咱们战前定的目标,也不是匈奴王庭啊!” 按照战前的部属,卫青只需要击退或者拖住匈奴左贤王所部,等待公孙敖、李广两路合力击败军臣单于率领的王庭主力,就是大功一件。 可这一路过来,卫青这一支兵马压根就没有碰到什么左贤王的军队,甚至连大一点的匈奴部落都没碰到,仅仅是拿下了几个小的部落。 卫青笑了笑,道: “兵无常势,水无常形。” “左贤王所部,恐怕已经去和他们的单于会合了。” “啊?”这位偏将吃了一惊,随后明白了什么,愕然道: “那李广和公孙敖将军他们岂不是危险了?” 卫青叹了一口气,道: “只能希望他们吉人自有天相了。” 偏将越发疑惑,道: “将军,那我们为什么不去援救李广将军他们呢?” 卫青摇了摇头,道: “来不及的。我确定左贤王所部不在我们正面的时候,已经太晚了。” “军臣单于,不愧是统治匈奴数十年的英武之君,竟然能如此冒险,强行集中兵力对付李广和公孙敖两位将军。” “唉,若是我能事先想到就好了。” 说着,卫青露出了懊悔的表情。 偏将突然有些心惊胆战,颤声道: “将军,如果李广和公孙敖将军都失败了,咱们为什么还要往匈奴王庭的方向去?” 匈奴王庭,那可是整个匈奴帝国的老巢啊! 就卫青这区区一万人,去了那里,不是稳稳的送货上门? 卫青呵呵一笑,正打算说些什么,突然定住。 斥候们回来了。 “将军,正西方五十里内发现两个匈奴部族,估算骑兵不过千人,大多都是老幼妇孺。” “将军,正南方五十里没有任何匈奴骑兵活动的痕迹!” 卫青嗯了一声,抬头看了一眼天色,表情突然变得凌厉起来。 “是时候了。” “传令下去,全军以最快速度出击,直指匈奴王庭!” “啊?”偏将这下子是真的吓尿了。 “将军,那可是匈奴王庭啊!” 在这位偏将看来,卫青的这种做法,简直等同于一支匈奴骑兵长驱直入,直扑大汉江南一样。 简直就是送死! 卫青看着这位偏将,笑着说了一句。 “放心吧,王庭这时候应该没人。” “走了!” 卫青说完,直接策马狂奔而去。 “没人?” 偏将又惊又疑,本能就怀疑起这种说法。 但事到如今,无论他愿不愿意相信,都只能硬着头皮跟上了。 镜头一转,一座高大巍峨,但形制和中原完全不同的城池,出现在了画面中。 【龙城,匈奴王庭。】 这座龙城,坐在了一处大山之旁。 山脚下,由无数巨石和柱子,刻画出了一个看似凌乱,但内里却隐隐蕴含着某些卦象的城池。 说是城池,但它又并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城墙。 许多帐篷就这么遍布在这座“城池”的外围,巨石和柱子之间有着非常多的道路和空隙,可以让匈奴人随意策马奔驰。 在这座龙城的最中央,是一座极其高大的台子。 这里,就是历代匈奴单于的祭天所在。 以这座祭天台为中心,无数匈奴人的帐篷星罗棋布,到处都是牲畜,还有骑着马匹的匈奴幼童相互追逐。 龙城王庭。 所有匈奴人的祖地,匈奴帝国的荣耀之所。 此刻,这里的场景看起来极为欢乐,祥和。 在距离祭天台不远处的地方,有一处同样极为高大的王帐。 这是军臣单于驻跸所在,眼下军臣单于出征在外,这里便由他的大阏氏(皇后)负责主持。 这位大阏氏正冷冷地看着面前一名跪倒在地,瑟瑟发抖,面容明显是华夏人的女子。 “小阏氏,你们汉朝竟然敢和强大的匈奴帝国对抗,究竟谁给你们的胆量?” 被称为小阏氏的刘姓宗室女一脸惊惧地回答: “大阏氏,我、我真的不知道,真的不是我传递情报给大汉的。” 大阏氏冷笑一声,突然站起来,狠狠地甩了小阏氏一巴掌。 “卑贱的汉婢!” “若不是单于对你还有几分感情,今天就是你的死期!” “来人,带她下去抽二十鞭子,脱光了,让所有人都看看。” “这些汉朝的贱种敢于反抗大匈奴,会是什么样的下场!” 很快,惨叫声就从帐外响起。 大阏氏心情畅快,信手拿出了一个玉盒打开。 玉盒中,是一种红色的膏状固体,带着淡淡的香味。 大阏氏的脸上露出陶醉的表情,轻声道: “阏氏山的极品胭脂,呵呵,果然只有大阏氏我,才配拥有这样的宝物和美丽!” 说着,她仔仔细细,将红色的胭脂涂抹到了手上。 顺便,欣赏着外面传来的惨叫声。 这个贱婢,不就是年轻一点,不就是长了一张汉人的脸,被单于喜欢么? 不如干脆直接把她打死算了。 不行,会得罪单于的。 嗯,单于应该也活不了多久,到时候左贤王娶了我这个老母亲,肯定是看不上的。 那个贱婢年轻,万一在左贤王那边得宠,把她封做大阏氏,我可就麻烦大了。 要不还是干脆打死吧? 听着她的惨叫声倒也不错,她还挺能叫的…… 等等! 大阏氏突然回过神来。 二十鞭,怎么可能这么久? 而且,这个声音…… 不对! 大阏氏猛然冲出了王帐之外。 此刻,惨叫声从四面八方传来,遍布整个龙城。 一支万人汉军骑兵呼啸而至,见人就杀。 整座龙城内,陷入了一片混乱。 “汉军?” 大阏氏老脸上的眼珠子都要瞪出来了。 这里可是龙城啊! 大单于都已经率领大匈奴的主力出动了,怎么可能会有汉军抵达这里? 但眼在眼前的杀戮清楚地告诉了大阏氏,这一切都是事实! 卫青策马狂奔,手中长枪用力一刺,将一名迎上来的匈奴骑士当胸贯穿。 在他身后,那名偏将拔出马刀,大杀四方,忍不住惊喜地大叫。 “大将军,这龙城真的没有匈奴主力!” 虽然不知道卫青是怎么判断出来的,但这一路过来,他们当真就没有遇到过任何一支超过千人的匈奴军队。 即便是到了王庭,到了这座龙城! 龙城中,是匈奴单于的本部,挛鞮氏部落所在。 此刻,挛鞮氏部落的成年男子都已经随军臣单于出征。 这也是匈奴军队的特点,所有成年男子都是军队的一员! 剩余的老弱病残,压根就不是卫青这一支万人汉军的对手。 卫青哈哈一笑,高声回答。 “记住了,多抢牲畜,多抢俘虏,少杀人!” “啊?”偏将又一次愣住。 但马上,他立刻做出回答。 “末将遵命!” 大阏氏终于回过神来,大叫道: “逃,都逃!” “快派人去找大单于,让他赶紧回援!” “要快!!!” 话音落下,大阏氏纵身一跃,直接跳上了旁边的一匹马,随后飞一般地策马逃离。 在骑马这项技术上,匈奴人从老到小都练成了本能,压根就不需要别人教的! 短短几秒钟,大阏氏就逃进了祭天台。 在那里,有着重重叠叠,迷宫一般的道路,以及只有她才知道的秘密出口。 不可能有人在那里抓住她! 但大阏氏明显想多了。 卫青压根也没有想过抓她! 战斗持续了仅仅一个时辰就结束了。 龙城中,数千具尸体横七竖八地倒着。 这些尸体绝大部分都是军臣单于用来留守龙城的骑兵。 但军臣单于压根也没想过会有汉军能杀到龙城,所以这支骑兵分散在城中各地,为的是帮助大阏氏掌控局面。 当卫青杀到,留守的匈奴骑兵们各自为战,结局自然就是被拥有绝对数量优势的汉军各个击破。 卫青停下马,看着面前的收获。 基本上绝大部分战死的匈奴人都少了一只左耳。 这是大汉将士们军功的证明。 脑袋可比耳朵要重多了,脑子正常的皇帝都不会选择用脑袋来作为计算军功的方式。 至于那些没有被割下耳朵的,则是在战斗中死亡的匈奴儿童、女子。 儿童和女子的耳朵,在那些老辣苛刻的主簿面前可是会被一眼认出来的。 只有成年匈奴男子才算军功,用其他人的耳朵冒领军功是大罪! 卫青继续转移视线。 匈奴守军的拼死奋战并不是没有结果。 大部分的老弱妇孺,都趁着这个机会逃离龙城。 卫青只抓到了大约一千名俘虏,以及大量、巨量、超量,一眼望不到头的牲畜。 “大将军,这一次咱们可是赚翻了呀!” 偏将喜滋滋地出现在卫青面前,手中拿着一颗藤条,上面串着十二个血迹未干的耳朵。 卫青笑了笑,道: “带上所有能带走的东西,一个时辰后,我们立刻撤退。” “啊?”偏将露出了不舍的表情。 “将军,这里可是龙城啊!” “肯定有很多宝贝的,一个时辰哪够啊!” 或许是这偏将的表情过于逗乐,又或许是打了胜仗之后卫青心情极好,他笑着拍了拍对方的肩膀。 “你也知道这是匈奴人的王庭龙城啊?” “再不走,难道你要留在这里,和军臣单于拿着头骨酒杯,一起把酒言欢?” 偏将呆滞片刻,斩钉截铁地开口道: “将军说得对,咱们马上就走!” 很快,卫青带着麾下军队,驱赶着上万匹缴获的战马,带着上千名俘虏,浩浩荡荡离开了龙城。 “走了?” 祭天台某根柱子后面,大阏氏的老脸探了出来,满是疑惑。 汉人才刚来,怎么就走了呢? 又过两天多的时间。 南边烟尘滚滚,十多万匈奴骑兵主力赶回了龙城。 “什么,卫青把龙城大杀一通,抢走了几万匹战马,跑了?” 饶是军臣单于统治匈奴帝国这么多年,见识了无数大阵仗,此刻脸颊也不由抽搐,露出了无比愤怒的表情。 明明已经在前线大破李广公孙敖两路,明明这场战争胜局已定。 竟然却被卫青偷了家! 片刻后,一声愤怒之极的长啸自军臣单于口中发出。 “卫青!!!!!” 声音在龙城回荡不休,画面渐渐暗淡下来。 【此战被称为“龙城之战”。】 【刘彻派出的四路大军中,李广全军覆没被俘,独自逃生。】 【公孙敖遭遇匈奴击溃,大败逃亡。】 【公孙贺搜寻未果,无功而返。】 【唯有卫青一路趁机疾进,扫荡匈奴龙城,杀敌数千,俘虏人口、牲畜过万,凯旋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