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还是先处理一下这里的事吧,我先走了。” 许晏时毫不迟疑牵住她的手,两人并肩往外走。 没有一分一秒的迟疑。 杜悦华暗骂一声,臭小子! 他们倒是走了,那她可怎么办呀。 心思转了几圈,她连忙站起身。 “妈,阿时的性格你又不是不知道,吃软不吃硬,我先出去劝劝。” 安娜一只手轻抚着老夫人的胸口,从旁劝道:“这姜婵也太不懂事了,怎么可以顶撞奶奶呢?” 杜悦华暗含警告看了她一眼,起身离开。 她快步追了出来。 “阿时!” 许晏时不得不顿住,无奈道:“您如果想劝我,就不必了。” 杜悦华白了他一眼,“谁过来劝你啊,我是想和嘒嘒说话。” 嘒嘒有些出乎意料,“阿姨,有什么事?” 杜悦华亲昵地握住她的手,温和道:“老夫人糊涂,你不要介意。阿姨很开明的,只要你们两情相悦,什么时候结婚生子,生的孩子姓什么,在哪里举办婚礼,所有的一切阿姨都不会干涉,只要你们高兴。” 她这辈子唯一一次干涉过许晏时的事,那就是他必须成为许氏的继承人,因为这是责任。 其余,她只希望许晏时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自由。 “今天的事你也别放在心上,老夫人和安娜的祖母是年轻时的手帕交,见她父母兄长都没了,才怜惜她几分。但阿时的婚事,她插不了手。” 只要她和许胤笙都同意,许家就没人能成为他们的绊脚石。 而他们的态度,在之后发生的一系列事情中表明了。 因为这一顿饭,老夫人对嘒嘒的不满上升到了极点。 她在媒体面前公开表明对嘒嘒的不喜,并且不会承认这个许家的孙媳。 安娜的心思再次活络起来,买通了几家报社,大肆吹捧她和许晏时有多般配。 一些媒体开始跟风,拿嘒嘒的“乡下出身”做文章。 第二天就被打脸。 因为许胤笙和杜悦华夫妇在独家采访中,表示对嘒嘒很满意,两人婚期将近。 杜悦华更是提到:“有些民众对于大陆的飞速发展一无所知,一边鄙视着那边,一边却想去那边赚钱,这种想法实在不可取。嘒嘒确实是农村人,她家叫石桥村,是一个非常美丽的地方,生产的蚕丝布和蔬果,相信大家都听过。如果你不了解,可以尝试了解,也欢迎大家去石桥村旅游。” 这一番话,被专访加了引号,用加粗的字体展现出来。 这报纸一出,还真的有不少人去了解“石桥村”。 这一查可不得了,产业虽然不多,但名声响亮。 这个村,和他们想象中的“村”还真有很大的差距。 真要说钱,有些港城的豪门还不一定有他们村有钱。 嘒嘒看着这篇专访,一切都没什么问题,还顺带给石桥村打了广告。 就这“婚期将近”,算不算变相的催婚呀? 她点了点这几个字,“这是你和你爸妈说的?” 许晏时瞥了一眼,“我们连证都领了,婚期将近有什么不对。” 只不过这些人都是认婚礼。 没有举办婚礼的话,他们都默认这一对小情侣没结婚。 事实上,冯元春也在催嘒嘒办婚礼。 无论是石桥村的人,还是港城这边,都等着喝喜酒呢。 嘒嘒考虑了一会儿。 度假村应该能在明天春天完成。 春天,万物复苏的季节。 她提出来,许晏时自然不会拒绝。 反正合法领了证,什么时候办婚礼他都不介意。 一年的时间,嘒嘒和许晏时基本都是两头跑。 锦城和港城轮着住。 许家的老夫人还真是挺犟,哪怕连吃瓜的观众都默认了这一对CP,她愣是不松口。 不过她犟,嘒嘒比她更犟。 一年来,从定金,到聘礼,再到选定婚期。 她都没登过一次许家的门。 完美地诠释了她那句话:“我嫁的是许晏时这个人,不是许家。” 她有这个底气。 老夫人对她的不满再次上升了一个高度。 结婚是大事,两家人商量之后,决定取个好意头,定金定在了九千九百万。 许胤笙送了她两套别墅,杜悦华则是开了私库,送了无数价值不菲的珠宝。 许晏时自然不必说,将名下许氏的股份转了她一半。 他承诺过,他拥有的所有一切,将和姜婵共享。 婚礼则是在石桥村举办。 石桥度假村开业接到的第一单,便是嘒嘒的婚礼。 新来的员工开始手忙脚乱起来,老板的婚礼,可是半点差错都不能出。 好在有乡亲们的帮忙,一切都进行得很顺利。 隆重而又低调的婚礼,在雪山、蓝天白云以及石桥村所有乡亲们的见证下举办。 冯元春眼眶含泪看着新人亲吻的这一幕。 恍惚间,好像看到了当年那个豆芽菜。 小小只,满头都是黄毛,说话跟猫叫似的丫头。 一步步长大,走到成家生子,稳稳地扎根在石桥村这个小山村。 未来,她还有很长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