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长乐的婚事,决定权自然是在帝后二人手中。 邓姑姑望着打小就乖巧胆怯的小姑娘,放柔了语气,暗示道: “虽说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但殿下若真有想法,也要委婉开口,千万不能因为一时羞怯,耽误终身大事。” 朱长乐点了点头。 邓姑姑见她心情好转,心中对这门婚事便也有了估计,道:“我先进宫,赶紧禀报今日的情况。” “姑姑去吧。”朱长乐抬起漆黑眼眸,巴巴的望着她的背影远去。 终是有些羞,忍住了没提要给陆知白多美言几句…… 她相信,只要邓姑姑照实描述,父母自然能看出陆知白远胜其他人。 朱长乐又转过头,痴痴盯着屏风对面,好似某个白衣少年还站在那里。 这屏风做得精巧,从外看不见屏风后面。 但在后面,却能隐约看到外头。 于是。 偷看那人的第一眼,便叫她心神颤动,几乎不敢眨眼,不由自主屏住了呼吸…… 莲花郎面,春风眉眼。 声如清泉,温柔妥贴。 她想,大概这辈子,再也不会遇到这般惊艳的人了。 但如果父皇和母后嫌他重孝在身,视为不吉,又该如何是好? “唉……” 小姑娘托着腮,叹息出声,为了这段姻缘,愁肠百结起来。 …… 大明皇宫。 邓姑姑进宫之后,先将今日考察陆知白的情况,禀报马皇后。 过了阵子,朱元璋下了朝,得知三女的奶娘进宫了,便立即到皇后宫里来问问。 这几天,假借“地主祝家”的名义招婿,选个好女婿便是他政务之余最要紧的事,一心想要尽快办成咯! 邓姑姑又把情况从头对朱元璋说一遍。 当听到父母双亡不久,朱元璋霎时就怒了,一拍桌子,冷笑道: “好胆!竟打算让咱的女儿给他父母冲喜?!” 马皇后倒是淡然,劝道:“这确实如他所言,事有凑巧。要是过了百日热孝,可就真得等上三年才能成婚了,他怎能不急。” “再说了,”马皇后叹了口气,“想他一个人孤苦伶仃,既失了父母,又无兄弟姐妹,这三年苦日子,要怎么过?” 这番话,顿时勾起了朱元璋的伤心往事。 他小时候,遭遇饥荒、瘟疫,亲人一个接一个的过世,好歹还剩下个二哥和侄子,可那种凄苦绝望的滋味,依然深入骨髓…… 朱元璋火气渐渐散了几分,但仍是嘴硬道:“再苦也没有咱苦!咱不也过来了?!” “你是天子,自然非常人可比,”马皇后还能不了解他,知道这方面他是松了口,轻巧的转移话题,笑道,“这孩子还说了些话,倒是有几分意思。” 邓姑姑把陆知白与自己的对话说了,然后垂着眼静静侍立一旁,不再多言。 朱元璋眯起眼,琢磨一会,评价道:“这小子,是有几分才学,关键还知情识趣!” 知情识趣,这四个字一出来,马皇后便轻轻一笑,知道此事七成是定了。 无论男女、身份,朱元璋最喜欢知情识趣的人。 知情识趣,就意味着懂事,并且能以言行表达出乖巧来。 这样的人,有心,聪明,还听话,谁能不喜欢? 朱元璋拿着一个痒痒挠儿,挠着后背,哼哼着骂道: “咱的女儿烧坏了脸,不然就碰不到一起。单凭他这句话,确实要高看他一眼!” “可恨这个道理,有些蠢材想破头也想不明白。比如这几天碰到的那些贪财的蠢货,再比如那顾时,不识好歹,竟敢嫌弃三女……” 朱元璋越说越是咬牙切齿。 济宁侯顾时,家中二子、三子,适龄未婚。朱元璋有意与他结亲,谁知刚释放出这念头,朱长乐就烧坏了脸。 顾时赶紧把自己两个儿子的婚事都给定好了,假装不知道朱元璋之前的意图。 非但如此,好些未婚的勋贵子弟,也纷纷说起了人家。 朱元璋一回想起这些事,心里就很不是滋味。 皇女就算毁了容,依然还是皇女,真龙嫡女,你们凭啥子嫌弃?! 还有想绕过皇三女,求娶四女五女的。 听到朱元璋火气渐长,似要破口大骂,马皇后连忙劝道: “既然如此,陛下不更应该择一佳婿吗?这后生我瞧着是不错,比其他几个都强。毕竟只图他一个温柔体贴,对长乐好。” 朱元璋又皱着眉头琢磨了一会,终于拍板道: “咱的淮西老乡,必定都是通情达理之人,此子又才貌过人……这样吧,现在就派人去回老家查访一下。妹子,你找人合合八字。” “如果合适,就赶在五月之前,择吉日把婚事抓紧办了!你我心里的一块大石也算落地了。” 陆知白如果没说谎,接下来最关键的,就是八字合不合了。 如果不合,这些天倒也选出了其他三个不错的男子,可以再看看。 如果八字相合,也就没他们的事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 陆知白带两个小厮快步离开祝家,一口气走出两条街,彻底无人再关注他。 李默终是忍不住了,问道:“少爷,咋样啊,能不能成?” 陆知白摇头: “不知道。等着吧。” 李默劝慰道:“少爷这么俊,又读过书,哪有不成的?不成是他们眼瞎吧。” 陆知白左顾右盼,打量着街两边的店铺,哼道:“你少说话,听得我烦。” 李默安静了一会,心里委屈。 他也不知少爷是咋的啦,怎么就看他横竖不顺眼。 十天前,少爷大病初愈,就好似变了个人,成天两眼发直,有时撕心裂肺的哭喊着,“我的编制,我的编制啊”! 等李默慌忙找来各式各样的鞭子,他又不要。 却把李默的名字,从李二狗改成了李默,意思是黑狗闭嘴。 浑噩了两天之后,少爷好似从失去父母的悲痛中走出来了。 只是这步子,似乎走得太大。 一下子竟把家里的田产全都卖了,说是防止吃绝户。 崽卖爷田心不疼! 堪称是大逆不道,不孝子孙。 要不是李默苦苦劝说,他得把祖宅都卖了,到南京成家立业去,再也不回来。 不仅如此,少爷还着了魔似的想讨老婆。明明去年他还觉得女人耽误自己读书来着。 到南京这一路上不知见了多少未婚少女,甚至有官员之女,还有的十分漂亮,也不乏主动示好的。 但陆知白都不搭理,直奔南京。 李默是真不知道他到底想找个啥样的。 喜欢娶妻一个月,才知岳父朱元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