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知白点头,也笑道:“对,这叫大熊猫,很少见的,据说只在秦岭、川蜀一带出没。” 他向来渊博,知道很多常人不知晓的事。 朱长乐也不觉得奇怪,只是盯着那丑萌的熊猫看,在想象它现实是什么样的。 邓姑姑则是坐在了书桌前,眸光中闪过一丝认真。 她提起笔,轻轻地在纸上勾勒。 先是把陆知白的画修改了一下。 笔尖跃动间,一个圆润的熊猫轮廓逐渐显现。 邓姑姑手中的笔不曾停歇,一遍又一遍地在纸上勾勒。 她的眉头微微皱起。 她依照陆知白的要求,画了一个又一个版本的熊猫。 但总觉得不够完美。 陆知白也没有叫停,只说:“对,就是这个画风,要简洁,能做章子刻出来的。” 邓姑姑点头表示了解,继续想象各种姿势的熊猫。 最终。 邓姑姑停下手中的笔,一系列熊猫画作呈现在纸上。 每一幅都栩栩如生,各有特色。 陆知白仔细看着,眼中闪烁着满意的光芒,轻轻鼓掌,赞叹道: “妙笔生花,真是术业有专攻!” 他的话语中充满了敬佩与惊喜。 哎呀,专业的事就该交给专业的人来做,自己就不要瞎折腾了。 朱长乐看着邓姑姑的画,一副痴迷的样子,道:“好可爱啊~好想要一只……” 陆知白心想,绝了,熊猫真是古今中外通杀! 不过,娘子的这个愿望…… 他如果努努力,变成一个大富商,说不定真有希望满足? 那就从挑选一个好的商标开始。 邓姑姑问道:“姑爷这是做什么用?不行的话,还可以再画。” 她意识到,这个熊猫图像,对陆知白挺重要。 朱长乐也好奇。 陆知白笑道:“这叫‘商标’,以后我们的产品上,都得印上这个图标。” 标记之类的东西,在古代到处都是,只是不叫商标罢了。 朱长乐与邓姑姑一听就明白了。 邓姑姑神色凝重了些许。 朱长乐则是挑了起来,道:“我觉得,都挺好的~” 陆知白点头说:“我也很难选……但这个商标,要简单易懂,一眼看得出来,不能有歧义。最关键是得讨喜。” 于是几乎一个上午,三人都在忙这件事。 最终,挑出了一个三人都认可的熊猫图案。 是一条熊在行走,一看就是个熊,但萌萌哒正脸对着人,嘴角在微笑。 而那个脸盘子,又大又圆,喜气十足。 陆知白极为满意:“不错,就该这样。” 他沉吟片刻,道:“设计费,十两。不要嫌少。” 邓姑姑连忙推辞道:“举手之劳,何足挂齿。” 她从来没想过,还能靠画画牟利。 陆知白不管她,道:“去跟杨管事说一声,从账房那支。” 朱长乐还盯着熊猫图案看,口中道:“姑姑……这图样子做成香囊,不知好不好看呢?” 她一副天真烂漫的小女儿姿态,让陆知白轻笑出声,逗她道:“你自己做呗。” 朱长乐小脸微微一红,没有应声。 她的女红…… 哎呀不提了。 陆知白将选中的熊猫商标收起,说:“乐儿,咱家的铺子,往后可就要改名了。” 朱长乐不管这些,很干脆的道:“你说了算。” 他喜欢做这些,就让他去做。 陆知白说:“往后,铺子统统改名叫‘国泰民安’,商标就用这个。要做到整齐划一。” 朱长乐点点头,用漆黑的眼睛看他:“国泰民安?” 邓姑姑微笑起来:“这种店铺名字,倒是少见。” 陆知白理直气壮的说:“我实在想不到该叫什么!叫这个,估计人人都喜欢。” 如果不喜欢,八成是狗汉奸。 这么定了之后,杨管事在外办事回来了。 杨管事刚把那作坊退了,三百两银子也没要,心里觉得亏大了。 但亏的也不是他的钱,他也不敢有旁的心思,只惦记着陆知白的态度——胡相国,不能沾! 陆知白对此表示满意,把店铺改名和商标告诉他。 杨管事毫无意见,道:“姑爷办事是有章程的,估计再过几天,研究所的新货就可以上市了。” 陆知白打了个响指道:“不错。所以,这几天你得把首尾理顺了。至于作坊,咱们自己建一个。” “之前找过来那么多工匠,你挑一些靠谱的,雇佣一下。赶紧的,再派个人去管作坊。没人的话,找邓姑姑要。” 虽然不清楚邓姑姑哪里来的人手,但人家就是有本事。 杨管事连声应了,又问:“姑爷还有什么吩咐?” 陆知白想了想,还真有:“第一批货肯定是摇摇椅。咱们领先市场,最多就十天半月,不指望它赚大钱。” “所以,生产和销售,往后,要分级。分三个档次,用料、做工不一样。最好的,就按檀木规格,个别部位包金就行了,也不用特别好。最下的嘛,就用普通青竹。” 杨管事竖起大拇指,连连点头:“还是姑爷心思细腻。” …… 两天时间,一晃而过。 作坊建好,第一批摇摇椅也制作出来了,一共十来把。 当下只有中、下两档。 陆府自用两把中等的。 其他的,陆知白也不管,将之放到生意最好的自家铺子。 要求是,只吆喝、介绍,但暂时不卖。 同时呢。 再叫杨管事暗中请一些闲汉、伙计,到处宣说,要先造点势。 饥饿营销+水军,先试试吧。 陆知白心中却是叹气。 前两天孝敬岳父岳母的椅子,没个动静。 果然,就是投入太少了,自己又懒。 陆知白心中反思:“走捷径还是不太行啊~” 自己做销售,就是要付出更多精力。 还是和刘文轩合作好,直接卖配方,自己什么心也不用操,最多查查账,省心省力。 但是。 有些配方能卖,有些不行。 核心科技,必须掌握在自己手里。 而且,陆知白是真心想培养出一批优秀工匠,来提高大明的科技水平。 …… 大明皇宫。 李善长和胡惟庸结伴而行,去御书房找朱元璋谈事。 等他们进去,便瞧见朱元璋躺在一张古怪的椅子上,晃晃悠悠的,举着一本奏疏在看。 喜欢娶妻一个月,才知岳父朱元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