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原本是想说,工学院虽然要建,但也不是顶要紧之事。 所以下拨的钱粮嘛…… 但哪里想到。 陆知白倒是机灵,先发制人,一下子就把太子拉下了水。 但老朱沉吟一番,说道:“提起钱粮,朕倒是觉得,如今天下官员的俸禄,大概有不少富余。 为了筹备北伐,朕想要下诏,让他们紧一紧裤腰带,过完这段时间就好了……” 陆知白一阵无语,俸禄够低了,还勒紧裤腰带? 但这关他啥事,先得把春和大学建起来,总不能自己倒贴。 陆知白道:“太子殿下既是院长,这大学自是要仔细选址,好生营造,不要堕了太子的名声。” 言下之意,得加钱。 朱元璋面不改色的说:“此言有理,但建筑,不必太华丽,好使天下晓得,太子勤俭爱民。” 朱标:“……” 他倒是不好多说什么。 陆知白不死心,继续说:“可是,要在一个月之内完成,时间太紧了。恐怕需要给人手提高报酬,才能做到……” 朱元璋微微一想,笑道:“你认识许多工匠,让他们自行营造,照市面的工钱,也费不了多少钱。” 陆知白:“……” 哪有这样的? 不行,不能就这么算了! 得博弈,至少得讨论出具体点的数值。 陆知白说道:“大学通常是科研与教学并重,如此才能有更多成果,才能生财。但做研究,离不开钱粮……” 朱元璋摸了摸肚子,眼睛一转,说:“知道啦!朕有些饿了……嗯,叫人传膳过来!” 过了阵子。 朱元璋看陆知白杵着,脚下生根了似的,便说:“驸马也在此用膳吧。” 他终究没小气到舍不得一顿饭。 吃饭的过程中。 老朱严格遵守食不言寝不语,自己闷不吭声。 陆知白和朱标,便也只好憋着,待吃完了再说。 饭后,歇息片刻。 陆知白仔细观察朱元璋的神色,决定真正的目的一步到位,免得下次又来奏对。 至于钱粮之事…… 这就没有办法了,徐徐图之吧。 陆知白道:“父皇,工学院既然以春和为名,所培养的人,便非普通的工匠……需得有一定的身份。” 这个问题,原先朱元璋没怎么考虑,但现在冠了太子之名,就不得不考虑了。 太子自然是不可能和低贱匠人混在一起的。 那么,匠人之中,是不是也有一些,不那么低贱的呢…… 朱元璋一时却没有想出太好的法子,直接问道:“你怎么想的?” 陆知白思索片刻。 其实,三教九流皆可为官,明朝也是有过。成化年间搞出来了“传奉官”制度,皇帝直接任命官员,不经内阁和吏部。 这制度不好,太随意、任性,后期发展成卖官鬻爵,搅得官场乱糟糟。 陆知白说道:“各色工匠,各司其职便好。但其中,必然有些才智过人的,其实是可以有科举或是被举荐的能力。 不过,这是以后的事了,儿臣是想说,这工匠的水平,难道都是一样的吗?总有好坏之分。 是否可以设置一种制度,按照他们的职业能力分级,也就是‘职称’。” “职称?” 朱元璋和朱标都是头一回听说这个,不由得都是露出思索之色。 随后,朱元璋立刻便问道:“有了职称之后,又如何呢?难道,需要给予嘉赏吗?” 陆知白知道他关心的重点,便说: “朝廷认可他们的身份就行。譬如发放锦旗,登记造册,给予一些便利…… 至于奖赏,倒是不必。大明的百姓何其纯朴,只要朝廷给予认可,他们便要千恩万谢了!” 朱元璋一听,连话里那若有若无的嘲讽都无视了,这才点了点头,露出几分满意之色,随口道: “这也不是什么大事,就这么办。交给你们工部了。” 说着,越想越高兴起来,说:“这个法子好啊!既可以让匠人按水平分个高低,又可以激励他们……” 最大的优点是,还不怎么花钱。 朱元璋越想越高兴,又夸道:“你可真是个小机灵鬼!这大明有了你,就像……” 嗯,一时之间,他想不出好的比喻,只能连连点头,一副满意之色。 陆知白敷衍道:“一般一般,村里第三罢了……” 朱标微微一笑,提醒道:“父皇总是夸赞驸马,儿臣都有些听腻了;说起来,驸马倒是屡建功劳、屡献良策,虽然看着不显,但积累起来,倒不输于那些老臣了……” 朱元璋终于想起来了,哎呀上午的时候,他好像是说过,加爵、封赏之类的。 朱元璋作出回忆的神色,问道:“对了,小白,你岁禄多少来着?” 陆知白收敛神色,正经的回答:“承蒙陛下厚爱,儿臣每岁六百石。” 这年头,驸马俸禄就是这样。放到以后,就有两千石了…… 不过,这点东西,他实在是……好吧,蚊子再小,也是肉啊!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六百石,一二百两银子呢。 朱元璋沉吟片刻,道:“驸马屡献良策,大功于朝,特敕:每岁给粮一千二百石,以彰尔功!” 陆知白也不推辞,麻利的直接谢恩,机不可失啊。 朱元璋望着这个女婿,含笑说道:“你那两个姐夫,可都还是六百石呢。” 指的是李祺、梅殷。 朱元璋想了一想,摆手,又道:“驸马,你领春和大学副院长之职,便为从四品吧!其余人等,以此类推。” 这倒是意料之外的惊喜了,陆知白再次谢恩。 惊喜不在于有品级就有俸禄,而是…… 从四品! 国子监祭酒,即校长,也就这个品级! 当然,老朱也可能是为了给朱标面子。 但不管怎么说,春和大学的开局,还是不错的,除了…… 哦,财政拨款! 老朱都给他加岁禄了,想了一想,道:“虽然筹备北伐,国库有些吃紧,但……朕对你,是寄予了厚望! 这工学院,想来要比那国子监,顶事一些。一两年之内,学生便堪用了。” 陆知白小心的说:“这……最初便择有基础的人吧。但若是大夫等行业,一两年恐怕无法出师……” 朱元璋微微颔首,表示理解,但神情,仍然颇有些期待。 简单地说就是,投了一块钱,就想赶紧看到成效。 陆知白心想,只要经费管够,待遇够好,给予春和大学足够的自由,也不是没有可能嘛。 赚钱?赚钱还不简单? 这般简单商议之后,便没啥事了,陆知白退下,等着圣旨即可。 陆知白回到工部,叫来工部尚书、工部侍郎,还有负责营造和预算的部门,把此事与他们说了。 大家纷纷露出惊诧之色,一致祝贺。 满脸的肃然起敬。 陆知白摆了摆手,说道:“我思来想去,要建一个大学,怎么也不能低于十万贯钱。 这个预算,就由你们和户部提吧!” 余文昇、李镛等人一脸茫然与震惊,甚至指了指自己:“我们?!” 喜欢娶妻一个月,才知岳父朱元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