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书屋小说网>穿越历史>娶妻一个月,才知岳父朱元璋> 第275章 贡不如约,作死的高丽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75章 贡不如约,作死的高丽(1 / 1)

于是陆知白细致地予以解释。 末了,又郑重道: “陛下对此事重视非常,有些标点,万不可用错。” 宋濂连连颔首,他心中自是明白关键。 既已担当此总编修之职,已经是无可奈何,唯有谨遵朱元璋之令行事。 二人相谈许久。 陆知白又关切地叮嘱道: “宋先生年事已高,切勿过度操劳,还望多多保重身体。” 宋濂微微叹息,神色间似有几分心灰意冷,缓缓言道: “老朽已是一把老骨头,如今,埋头修书便是……” 虽说有儿孙遭处死,但其尚有一子,总算是有些念想。 送走宋濂后,陆知白却心情甚好。 许多事,皆朝好的方向发展。 大明这艘巍巍巨轮,发展将要慢慢开始加速了。 …… 陆知白写了关于造海船的奏疏交上去。 未及两日,便迎来了十二月初一的大朝会。 这朝会,他自是要参加的。 毕竟身处朝堂,总不能真个两耳不闻窗外事。 虽说有邸报,可消息到底迟缓不少,也不全面。 再者,在老朱跟前偷懒也得适度,偶尔早起一回,刷刷脸也是应当的。 陆知白在群臣之中,微闭着眼,半梦半醒地打着盹儿,一边漫不经心地听着其余人奏事。 时间就这般匆匆而过。 忽然间,陆知白听闻礼部官员高声奏报: “高丽使者李茂芳等人,进贡黄金百斤、银一万两!” 朱元璋听后,冷哼一声,道: “使者呢?将他们带过来,朕要好好问问,前年约定的是何数目?如今呈贡的又是何物?” 等待之时,君臣又商议起其他事项。 而陆知白却是精神一振,困意全无。 高丽这地方,向来是左右逢源,在大国之间摇摆不定。 虽说小国自有其无奈与悲哀,可做事也不该如此离谱。 否则往后谁还敢信它? 不多时,高丽使者李茂芳,便来到殿中。 他倒是礼数周全地行礼,而后便缄默不语。 朱元璋面上未见多少怒色,但其语气却略显沉凝,缓缓说道: “高丽国王王颛(音同专)曾入朝进贡,呈上的表章自称臣子,还言称他们世世代代子孙,愿做我朝的臣子和婢妾。 可没过几年,他竟被奸臣所杀。后来你们使者送来进贡的表章,皆称是继位的国王所派,朕也不知究竟实情如何。 将使者扣押下来询问,却始终问不出个所以然。扣押久了,朕亦不忍心他们与家人分离,便将其放回。 可没多久,高丽又派使者前来,朕拒绝接受朝贡。没几个月,高丽又以朝拜正月初一之名,送来表章,还进贡马匹,皆声称是继位国王所派。 如此这般,已有五次!朕现今便要问问你们,究竟在搞何名堂?国王是否安好?” 李茂芳赶忙拱手作礼,应答道: “我国已立了新的国王,国王当下安好。” 朱元璋微微冷笑,说道: “国王既然无事,那政令是否还存?继位国王若未被囚禁,政令若还如从前那般,那就得依照之前,王颛所言—— 每年进贡一千匹马,派一半执政大臣来朝拜。 进贡百斤黄金、万两白银、百匹良马、万匹细布! 还需将扣押的辽东百姓,悉数送回。 如今你等进贡的是些甚么?为何不依约定?!” 李茂芳当即“扑通”一声跪地,随即哭诉起来: “高丽这两年天灾频发,人祸不断,民不聊生,实在无力筹集如此众多的贡品。 久闻大明德泽四方,还望陛下怜惜高丽百姓,减少进贡额度……” 朱元璋微微一笑,说道: “你不过是个使者,有何资格与朕谈论这些?” 接着又道: “巴结残元,想必也让你们破费不少吧?” 李茂芳听了,微微睁大双眼,做出一副迷茫懵懂、忽然听不懂汉话了的模样。 朱元璋摆了摆手,不愿再与他多费口舌,说道: “你们不按约定进贡,东西退回去吧。 速速依照约定,再行进贡,且将我辽东子民放回!” 李茂芳只得退了下去。 朱元璋一时沉默不语,气氛略显凝重。 众多大臣神色间皆流露出不满,随后纷纷议论起来。 礼部尚书朱梦炎开口道: “陛下,臣以为高丽反复无常,实不可信。 未来以何种方略对待此国,尚需审慎商榷。” 许多大臣微微点头,皆表赞同。 朱元璋冷哼一声,说道: “这高丽,真不知其究竟意欲何为!以前王颛在时,一切勉强尚好……” 但他面上又浮现出些许忧虑之色,言道: “那些弑君的贼人,定然百般滋事,在我边境肆意妄为,会给两国百姓带来巨大灾祸! 朕看那些奸臣的盘算,无非是仗着有沧海和高山的险要,故而才敢这般放肆作恶。 他们以为我大明用兵如同汉朝、唐朝那般?他们觉得,汉朝、唐朝的将领擅长骑射,却不擅舟楫,不利于渡海作战。 但我大明呢?平定华夏,赶走胡虏,水陆并进征战……大军所到之处,无有不能攻克之地,怎会与汉唐相同?!真是愚不可及!” 听其言下之意,倘若到了万不得已出兵之时,也并非不可。 只是发兵终究是大事,不可轻率行事。 但高丽这几年的作为,着实令大明颇为不满。 此前,王颛被杀之际,明朝派去的使者亦遭杀害。 还时常有沿海百姓被倭寇掳走,离奇的是,有人是被高丽送回来的,却不知这倒霉蛋遭遇了什么…… 谈了片刻,对于高丽之事,光凭口舌也难以说清,于是众人又开始处理其他政务。 待到天刚蒙蒙亮了些许,早朝便结束了。 朱元璋前往武英殿,其他大臣各忙各的去了。 陆知白连忙朝武英殿赶去。 对于高丽是如何作死的,陆知白心中甚是清楚。 但那地方,着实没什么好处,即便打下,也难有丰厚收益。 不过,既然老朱提及了海战,这无疑是建造海船的绝佳理由。 殿中。 朱元璋已然坐下,将茶碗重重地拍在桌上,对他说道: “驸马,你那奏疏,咱已看过,所提建议甚好。” 喜欢娶妻一个月,才知岳父朱元璋。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