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军大帐内,十余名将领已经分列两旁,恭候在此。 众将虽然有些疲惫,但都士气昂扬。 偶尔有人对着主座旁的军事舆图窃窃私语,但大多数都安安静静地等待着他们的军魂关羽前来主持会议。 帅帐正中间是大量斥候倾心尽力打探信息而制成的战场沙盘。 沙盘上,一条水道分割两座城池,东去后又直转南下。 北侧城池略小名为樊城,曹仁便领兵数千驻守在里面。 汉水南侧的稍大的则是闻名天下的襄阳坚城,由魏国平狄将军、卢亭侯吕常领兵数千驻守。 便是这两座高高的城墙如同王八壳般,让汉军迟迟无法吃下这两股魏军。 古代的城墙,大部分并非我们看到的紫禁城、南京城那种砖石结构的城墙。 那种城墙造价太高了,普及年代也晚。 三国时代的城墙构筑都是夯土墙,这种墙在秦汉时代技术就已经成型,扛冲城车击打,扛抛石机轰炸的能力已经非常强,是古代筑城城墙的主流存在。 唐宋时期,为了提高墙体的强度和稳定性,人们开始在夯土中加入稻草、麦秸等有机材料。 元明清时期,版筑夯土墙成为了主流,且结构更加稳定,具有良好的防水性能。 樊城就是最典型的夯土城墙。 襄阳的城墙稍微不一样,其内以土夯筑,外砌大城砖,如此构造便已经让襄阳荣获‘华夏第一城池’的美誉。 除了城墙高大外,襄阳城易守难攻的原因还在于其地理位置非常特殊。 一句话总结,就是山包水,水包山,极具地利优势。 从高远的视角来看,襄阳的东北是桐柏山,东南为大洪山,西北为武当山,西南则是险峻的荆山。 南部则是紧贴岘山建立,北边紧贴汉水,在群山之中汉水穿过流入长江,形成对襄阳的绝对保护。 三面环山,一面是水的格局,是它能成为中原千里平原定海神针的根本原因。 想要进攻襄阳,走南边的岘山根本不可能,贝爷来了都得脱层皮,更别说行走大军了。 唯有从北面汉水登岸列阵,正面进攻。 而要想在正面进攻的时候,不被背后的敌军包饺子,就得先把汉水北边的樊城打下来。 这便是汉军现在正在做的事情。 这个时代工程手段十分匮乏。 低级点的是起土丘,云梯蚁附。 这基本上是找死,用人命堆,攻城方需要付出极大的代价,兵力不够的情况下很可能反而把自己打崩溃。 中级点的便是借助大型攻城器械,如箭楼、冲城车、抛石机,或者人工挖地道。 很可惜,由于糜芳傅士仁拖后腿,即便是刘禅后来全力供给前线,但直到现在也依旧无法拿出足够的攻城器械。 至于挖地道,北方可行,但在这里也不可行。 樊城筑城距离汉水太近,土壤水分太大,根本撑不起来太长的地道。 最稳妥的办法便是将城池围困起来,耗光守城军的粮食,或者老天爷发威弄点洪水陨石什么的。 目前汉军对于拿下这两座城的战略主方针便是围困消耗守军粮草。 原本一开始的时候,前线汉军颇是人心浮动的,因为后方供应补给的状况是不悉相救的。 关羽甚至宣布回去就问罪糜芳傅士仁来稳定军心。 但现在,前线众将士军心稳定、士气高昂。 因为公子刘禅接手荆州事务后,咬紧牙关勒紧裤腰带地全力向前线输送粮草军资,到目前为止没有出现一次延误、短缺的情况。 关羽曾多次在公开场合夸赞自己这个侄儿堪当大任,自家大哥有个好麒麟儿。 守城的魏军被团团包围,他们只能吃存粮。 因此,前线汉军有底气,敢跟守军拼后勤。 只要他们能挡住魏国的援军,只要南边能源源不断的把后勤运过来,此战的结果必然是汉军胜魏军败。 然后,现在问题便出在粮草上了。 公子刘禅后方的供应量是没有问题的,问题是在汉水以东,魏军有一支野外机动部队威胁汉军水路粮道。 经探查,该部队由曹魏南乡太守傅方与荆州刺史胡修统帅。 先前关羽曾尝试过消灭这支部队,但敌人非常狡猾。 若是派去的人多了,他们便撤退不与交战,但若是派的兵力少了又无法消灭这伙敌人。 其实问题的根源还是因为关羽手下汉军太少。 若是兵力足够,便能直接派一支偏军追着敌人打直到消灭之。 尽可能多摇点人来,已经成为前线诸将共同的期盼。 但现实中无法凭空变出军队来,只能用其他计策对付这伙贼人了。 这便是今天关羽召集众将的原因。 众将早早聚集在帐中,这时忽然听到外面一阵有力的脚步声,众人循声看去。 只见当先一人身形高大魁梧,鬓角有些发白,但是身形硬朗非常。 步伐矫健,走起路来虎虎生风。 气势磅礴,整个人不怒自威,任何宵小在其面前无处遁形。 他左手抚着长须,一双丹凤眼扫视帐中众将,微微点头后走向上首位置。 其人正是令魏军闻风丧胆的汉寿亭侯关羽关云长。 另有两人紧随其后。 其中一人是一个年轻将领,手扶腰间环首刀,一脸英气,模样与关将军有三分相似,乃是关平。 另一人手持长槊,体型健壮,虎背熊腰,一身横练的功夫非常明显,其名为周仓。 据说此人能硬抗赵云三枪,血厚抗揍也是战斗力的一种,所以军中将士颇认可他的实力。 随着关羽落座,所有人的目光向他看齐。 关羽傲然地一捋胡须,雄浑的嗓音响起:“伤兵集结完了吗?” 闻言,麾下众将中立刻站起一人,拱手道:“禀君侯,两千精锐士卒已经成功伪装成伤兵,另有一千精锐士卒参与护送,正在待命,随时可以出发。” “赵累!” “末将在!” “令你率一千精锐护送伤兵南下。” “末将得令!” 关羽缓缓点头,抚胡须的手一停:“关平!” “儿在!” “令你率领伪装伤兵之精锐,待敌人来袭立刻杀出,务必擒杀敌将!” “儿得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