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为何修佛?” “自是为了普度众生” 仓嘉双手合十,虔诚说道。 “她是众生吗?” “生于天地之间,自是众生之一” “那既然是众生,你救了便救了,为什么还会如此纠结呢?” 易年有些奇怪问道。 这小和尚佛心通透,怎么会想不明白这简单的道理呢? “可她杀过很多人,我救了她,她以后再杀人时,不就是小僧害了那些人吗?” 仓嘉小声说着。 “你不是在劝她从善吗?” 易年喝着茶,问着仓嘉。 “劝了,从医馆离开后在上京找了几日,还真的碰见了,不过效果甚微,每次见到小僧都是拔剑相向,不给太多的开口机会。” 仓嘉解释道。 “那怎么才算是渡了一个人呢?” 易年问道。 打小就在经书上看见渡人这话,可到底什么是渡呢? 弃恶从善?去伪存真?立地成佛?还是其他。 仓嘉听见易年的话,没有犹豫,立刻开口答道: “ 所渡之人不同,渡之一字解释便不同。” “那她呢?” 仓嘉当然知道易年说得是谁,开口回道: “劝她从善,切莫再动剑杀人” “那以前死在她手中的人呢?” 易年笑着问向仓嘉。 仓嘉听见易年的话,思考良久,却不知道说些什么,是啊,即使自己真能劝她从善,那以前死在她手上的人呢? 看着仓嘉不说话,易年接着说道: “以前你认识她吗?” 仓嘉下意识的回答道: “不认识” “那她以前所做之事又与你有何关系呢?” 仓嘉不明白,开口说道: “可是以前犯过的错也是她的错,总不能因为小僧不认识,便当这些错她没有犯过吧” 易年笑了,把仓嘉的茶杯往前推了推,快要掉下桌子的时候,仓嘉接住,不解的看向易年。 此时,易年开口: “你也说了,那是她的错,就像这个茶杯,我往前推的时候你不知道会发生什么,快要掉落的时候你会伸手接住。你遇见她时,便是茶杯掉落的瞬间,茶杯碎不碎,人渡不渡,不因她,因你。” 易年收回自己的手,坐正身子,说道: “你既然救了她,那便是心中想救,以后之事,那得以后再说。你要做的不是先渡她,是先渡你自己” “渡我自己?” “我不修佛,但也听过一句话,渡人先渡己,渡己先渡心” 易年说着,看见仓嘉目光疑惑,又继续说道: “你救了她,就证明在你心里她是可渡之人,你要做的就是继续你之前所做之事,有什么好纠结的,不过她很危险,你得顾好你自己的小命” “可是…” 见仓嘉欲言又止,易年笑着说道: “我师父和我说过,无论修什么,修行也好,修佛也罢,归根结底都是修心,只要自己心里认为正确的事情,就不要在意其他,心,永远比眼睛看的准。” 仓嘉听后,沉默下来,低着头,不知是在颂佛还是思考。 其实仓嘉的事儿在易年看来很简单,既然救了,就不要想那么多,又不能杀了,那还有什么好纠结的呢。 劝人从善,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做到的。 仓嘉的这个心魔想去除,有很长的路要走啊。 仓嘉不说话,易年也没法再说,自己就算把天说破,他想不通也是没用。 易年也感觉的到,今天仓嘉来,也不是认为自己能帮到他,只是找个能说说话的人倾诉。 可能小和尚修佛之路上的第一关,来了吧。 进屋把饭桌收拾了一番,屋里屋外又打扫了一遍,抻抻懒腰,坐在了柜台里面,目光扫过门口静坐的仓嘉,看向外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