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之人,哪里会用凡兵。 但也有些人没这机缘,只能用更普通的武器,那想要提升武器的强度与契合程度,元力温养就是最好的办法。 剑十一的软剑,风悠悠的扇子,都是此类。 虽然圣山弟子用的东西不差,可与神兵还是有差距,而想要追赶这差距,时时带在身上,用元力温养,是最常见的办法。 虽然不一定能达到神兵的程度,但总归是在接近。 万一出了灵魂,就可能成了神兵。 易年觉得,手上的袈裟,可能当初也是一件普通袈裟,只不过老和尚的修为太过高深,潜移默化间,让这东西产生了变化。 因为在拿起的时候,从上面感觉到了佛光。 不是看见,是感觉。 从废墟里面跳出,落到了荒草丛生的院子,借着七夏手中的光,开始打量这尘封了百年的袈裟。 但袈裟就是袈裟,不是神兵,也没有灵性。 易年瞧着上面的灰,轻轻抖了抖。 尘土飞扬。 终是布料制成,还是有些间隙,上面有灰,里面也会有。 易年想着,往后退了一步,抻着两个角,把袈裟抖开。 这是老和尚的遗物,按理说不应该如此动作。 可易年在看见这袈裟的时候,心里却一点儿这种想法都没有。 只觉得它不应该这么一直脏下去。 手腕轻轻晃动,越来越多的灰尘飘荡在破败的院子中。 七夏看着易年的动作,眨了眨眼睛。 易年瞧见,停了下来,开口问道: “迷了眼睛吗?” 七夏摇了摇头,指着易年身后。 左手,按在了腰间的凤凰翎上。 黑夜中,闪着红光。 易年看着七夏的动作,轻轻的摇了摇头。 “别动,没事儿。” 几个字从易年嘴里说出。 凤凰翎的红光暗了下去。 易年知道七夏看见了什么。 如果猜的不错,应该是那抹怨念。 七夏的凤凰翎只要亮起,这困了二人多日的根源便能除掉。 老和尚说过,想出去的时候就直接除掉,但易年觉得不好。 佛讲渡人,而非铲除。 如果杀人便能解决问题,当初也不会留下花想容的命,让仓嘉冒着险去渡人。 或许,有更好的办法。 虽是怨念,也被这怨念折磨的够呛,但易年知道,留下这抹怨念,并非老和尚所想。 死后的事情,生前再强大,也管不得。 这抹怨念也可怜,枯守净竹百年。 而老和尚之所以会留下这抹怨念,最大的原因,还是对净竹寺的不舍。 易年没有管七夏指着的身后,而是把已经抖干净灰尘的袈裟慢慢叠了起来。 和老和尚叠的一样。 看着七夏,点了点头,回了身。 入眼的是一个黑色身影,飘在身前一丈之外。 易年看着,心里想着: 难怪七夏方才会有那种反应。 黑夜中,一个浑身黑色的虚幻身影忽然出现在自己身后,七夏没第一时间拔剑已经算是克制了。 这对常人来说,就是见鬼了。 易年看着那黑影,依稀还能看出老和尚的样子。 而那身影散发的气息,满是怨念。 不过没怕。 还是最初的原因,少年不怕鬼。 虽说眼前的黑影不是自己日思夜想的人,但也不怕。 易年看着那一动不动,不知何时出现在自己身后的黑影,叹了口气。 七夏的声音在易年叹息后传来。 “怎么办?” 最好的办法便是一道红芒或者一道剑意过去。 易年听着,开口回道: “我先试试吧,如果不行,只能除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