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名武者除外,都是一脸关切神情。 易年看着,知道这种神情装不出。 看来这老板与伙计的关系,都不错。 至于那几个武者,明显是雇佣来守护平安的。 毕竟青山那种小地方都有马贼。 下了车走到那老板身前,开口说道: “好好养着别乱动,没什么大问题,个把月就能恢复行动,不沾水不着凉,落不下病根儿。” 只要不学青山镇上的六子哥,没啥太大的问题。 老板听着,知道这少年没有必要骗自己,连连点头道谢。 其余几个伙计打扮的人也弯腰谢着易年。 易年说着不用客气,与那老板回到了篝火处,把药箱收起,去河边洗了手。 回来时瞧见两个伙计轻手轻脚上了车,小心看着。 应该是平日里关系比较好。 老板一路陪着易年,真切谢意易年感觉的到。 这人,确实不错。 二人再次回到篝火旁,见易年坐稳,从怀中拿出了一个绣的十分精美的口袋,从里面抓出一锭银子就往易年手里塞去。 易年看着那银子大小,都够买自己拿出的那些东西几个来回儿了,自然是不肯收。 实在拗不过那老板,便问着运的什么东西,送自己点儿当个心意便成。 那老板见易年实在是不肯收,又见易年给了台阶,也不含糊,招呼着伙计打开了其中一架马车的帆布。 两个伙计合力抬下了一口大箱子,在易年面前打开。 箱子开的那刻,易年觉得有些刺眼。 里面的物件被火光映的,散发着能勾起世人本能的金光。 满箱子都是规格统一的手环耳饰,造型独特,有些渭南风格。 乍一看去,全是黄金铸造。 易年愣了一下,装着三大车的黄金首饰,雇几个武者就敢上路? 是北祁太太平还是这老板太无知? 这东西太贵,比那银子还要贵上不少,易年有些后悔了,这好像要打劫人家一样。 立刻示意那老板把箱子盖上,忙说着方才失礼了,只以为是些寻常货物,没想到是这般珍贵的东西,唐突了。 那老板在听见易年的话后,笑了起来,开口说道: “小兄弟误会了,这箱子里的首饰不是真金,只是平凉城里一家坊子的手艺,做的好,乍看上去和真的一样,里面就是些青铜黑铁,不是珍贵东西,老家那边过几天有个节日,这些东西紧俏得很,便从平凉城进了些,倒买倒卖赚个差价,小兄弟你看喜欢哪个,拿就是了,这东西多的是。” 说着,便把易年往箱子前拉着。 易年听着,伸手拿起了一个手环。 这一入手,知道老板所言非虚。 看着像黄金,但重量差了许多。 做工精细,密密麻麻的细链编织,浑然一体。 金贵又不失轻灵,确实不错。 听这老板的意思,平常百姓都买的起,那价格也不会贵到哪里去。 见盛情难却,对那老板说了谢谢,厚脸皮拿上了几个。 那老板热情的不行,开始给易年介绍着哪种卖的好,哪种适合什么人等等等等。 口若悬河,滔滔不绝,说的绘声绘色,易年听着都有了掏钱的冲动。 最后选了四个一模一样的手环,与那老板说着就这些吧。 那老板见状,脑袋摇的跟个拨浪鼓似的,一直说着不行。 在两人不停的拉扯下,又塞进易年手里两个。 最终在易年的极力催促下,伙计把箱子装了车,重新盖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