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见蒋氏的工匠们,拿出一些提前备好的棉花开始表演。
他们使用的是赶搓法,也就是用铁杖在梨木板上旋转赶出棉籽,这种方法非常落后。
至于“弹棉花”的这个“弹”的部份,蒋氏工匠则是使用竹制小弓,牵弦来弹,与岳文轩小时候见到的“弹棉花”的大弹床比起来,蒋氏的小弹弓非常原始,效率明显不够。
再看他们的纺车,那就更低端了,属于手摇单锭纺车,就一个纱绽在那车上旋转,一次就只转那一根棉线,技术极为原始。
据说南宋后期已经出现了三锭脚踏式纺车,但现在还是北宋与南宋交界的时间,三锭脚踏式纺车都还没有广泛应用吧。
只看了一小会儿,岳文轩就可以肯定了,蒋氏的技术非常差劲。
就凭他这技术,就算把工坊塞满工人,24小时两班倒,都消化不了自己用现代农业种植方式,种植良种棉花带来的那巨大的棉花产量,他这小工坊的人忙冒烟了,棉花都得大量烂在田地里。
岳文轩的脑子里,马上冒出了“蒸汽纺织机”这一行字。
但是他马上就打消了自己的念头,目前北宋国的蒸汽机技术刚刚开始起步,工部正在拼命的制造蒸汽机,但就那么几台,用于军工都还不够,哪里来得及普及到民间?
还是给他们搞原始点的东西吧!
好,先进步到明朝技术,再慢慢过渡。
岳文轩又拿出了秋之神光雕塑公司的套装,一套明朝纺织技术全流程小人,往箱子里一摆……
——
傍晚,蒋绍辉一脸兴奋地拿着一堆契书,来到了他的工坊。
这里的官府办事效率远远超出了他的预期。
在颜承平的亲自督促下,衙门里的吏员们办事真的是一点也不马虎,不光动作快,还有很好的态度,一点也不像别的地方的官吏那样凶神恶煞,不把商人当人看。
他在这里感觉到一种“商人被尊重”的舒服感觉。
一大堆契书,短短一个多时辰就全部办完了。
而且这契书写得非常详细清楚,连税率都清清楚楚写上去了,上次岳公子口头承诺的每招三百个工人就免一分税,也写上去了……
有了这么清楚的契书,他心里都感觉有底气了些。
回到工坊里,见到自己的老掌柜已经带着几位老工匠摆好了纺织机,甚至已经试着跑了一下流程,保证每台机器都能正常运转,他心里也开心,笑道:“这一批机器,只是个样本,咱们要招足九百名工人,达到免税,那就还需要更多的机器。老掌柜,麻烦你去雇佣几个木匠,照着咱们的纺织机,再多造他个几百台,今后才能雇佣更多的工人。我已经派人去城外的棉花田里看过了,这里的棉花产量只怕非常恐怖,不多搞些机器是纺不完的。”
老掌柜应了一声,正要去准备。
就在这时候,工坊门口人影一晃,岳文轩来了:“蒋兄好啊!”
蒋绍辉不敢怠慢,赶紧行礼:“岳公子来了,哎呀,快请进快请进。”
岳文轩一边笑嘻嘻地走进来,一边伸手挡住了老掌柜,不让他出去找木匠,笑道:“老掌柜先别走,我来这里,有些东西要展示给蒋兄看,老掌柜也一起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