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泠也成了有功之臣。
因为苏晚没找到自己师父师伯师叔,但是找到了裴泠的养猪场。
如果不是裴泠养的猪给苏晚的大军提供了粮草,苏晚很难撑到今天。
裴泠,“……”
她默了默,拒绝去洛阳,“猪是我养的没错,但是别人花钱买了送给陛下的,跟我没有关系,无功不受禄,我坚决不受此恩。”
苏晚那边还坚持,裴泠直接给来了一个意外死亡,消失在养猪场了。
三个小跟班,“……?”
大小姐又装死了,她们又要上哪里去找大小姐??
……
江山打下来了,但是如何让这乱了百多年的中原大地重新恢复生机,就很考验苏晚了。
对她抱以期待的人太多了,无数的人为了支持她走到如今地位,牺牲了自己乃至全族的性命。
看她笑话的人也太多了,她一旦没能管理好这个天下,这些看笑话的人就会群起而攻之,天下会再次乱起来。
但苏晚没有让人失望,她一步一步,虽然走的艰难,但总算是让天下好起来了。
四处流窜的百姓们被妥善安置,有了落脚的地方,分得了土地田产,逐渐恢复了生产。
朝廷机构也正常运转起来,各部门各司其职……
一开始,朝廷是有很多人才缺口的,世家也因此拿捏住了苏晚。
因为文化权利被世家所垄断,他们通过知识垄断,豢养军队,再通过联姻而方式进行资源交换,形成了稳定的关系网。
所以历来就有流水的皇帝铁打的世家的局面。
普通百姓读书认字的几乎没有,这就造成民间很难出人才。
既然人才都出在世家,那女帝就是离不世家的,除非她不要人才,任由政府机构因为缺人而停止运作。
但偏偏苏晚没有向他们屈服。
苏晚反而制定了一整套瓦解世家的计划。
大世家倒台的开端往往是家族内部青黄不接,小辈没有什么拔尖的人才,家族只剩下个中生代苦苦支撑,这个人自然而然成为了家族的代言和靶子。
家主会意识到情势不对,想在自己有生之年尽可能提拔晚辈保全家族,可惜小辈没法继承,甚至会搞砸闹崩得罪人连累家族名誉,反而把权利被迫送给别人。
全指望家主一个,一家两家都这样,时间长了此消彼长,-旦家族领头羊崩盘或退休,局势瞬间就不一样。
这时任何一个小小的错误都可以对家族造成毁灭性的打击,因为他们已经没有势力筹码所以无法进行利益交换,姻亲不愿帮忙只会切割,因为没有发展的希望。
现在的世家本就面临这种局面,苏晚要做的,就是让另一股势力取代世家——寒门。
取代的手段就是利用没落的世家子弟去打破世家知识垄断,让寒门通过科举考试入朝做官。
她颁布了民间私塾筹建的举措,鼓励走投无路的世家子弟建私塾教书育人,贩卖自己的知识养活自己,一方面还能得到朝廷在物质、名誉上的种种补贴
那些被苏晚砍得没落的世家子弟一开始还挺要骨气的,但是骨气不能当饭吃。
为了活下去,没有办法,他们也只能站出来,接受朝廷的补贴,去当私塾老师……
知识垄断被打破,人才开始一批又一批的被输送进了朝廷……
总之,苏晚做的很好,比裴泠预料中的都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