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信抬脚过了门槛,身后之人纷纷进入贾柳楼。 因为还要招待其他前来的人,秦琼只是与武信,单雄信等人聊了一会儿便离开。 贾柳楼内的空间不小,摆放了一些桌子,暂时供众人坐着喝茶。 武信则是与单雄信搭伙,罗成与北平来的人坐在一起。 “侯爷,叔宝是不是不太对劲啊?” 程咬金平日里大大咧咧,有时候心思却十分细腻。 “可能是招待了太多人有些疲惫。” 武信随口解释,目光打量起后来的人。 一个道士模样的人被迎进门,想必就是徐茂公了。 感觉到被注视,徐茂公抬起头来,赫然是一青年模样的俊朗之人打量着他。 当即,他倒吸一口凉气。 相隔数步,他只觉得一股子煞气扑面打来。 若是他没有猜错,这人手上怕是沾满了别人的血。 秦琼的好友他都知道,多为历城县周边衙门,绿林的人。 可是这些人中,哪有像对方这种人。 当即,他看着武信面相掐起手指来。 算着算着,他的眉头愈发皱起。 怪事,太怪了。 给人相面,算命是他极为拿手的。 只是今日无论他怎么算,都没有一丁点头绪。 “老徐,看什么呢。”一人悄悄走了进来,拍了拍徐茂公的肩膀。 “玄成啊,莫要这般吓人。” 徐茂公收回目光,与身旁的人攀谈起来。 叫作玄成的人便是魏征,也开始打量着武信。 “此人不简单,并非我们同道之人。”徐茂公几次三番想用卦象来探查武信的底子,皆一无所获,故而说道。 “他叫武信,是杨林的人,也是杨广的心腹。” 魏征见过武信的画像,一眼便将其认了出来。 可不嘛,这位是忠心耿耿的保杨一派,哪能是同道。 “他就是武信?” 得知武信身份,徐茂公觉得那就不奇怪了。 在吐谷浑武信大开杀戒,不知沾染了多少人命,身上煞气之多在所难免。 只是如此有能力的人,却甘愿与那昏君为伍,着实可惜。 “诸位,在下来晚了。” 书生打扮的人随着秦琼进来,不断拱手与众人打着招呼。 “他是柴绍。” 有武信不认识的人,单雄信便帮着在一旁解释。 武信点了点头,柴绍身后没有跟着人,想必李氏的人没来。 越来越多的人到访,有官府之人,也有绿林中人。 官府中人不便久留,只是说了几句话,放下手里的东西便离开。 秦琼迎来送往,一刻都没有停下过。 “单庄主,来的竟然比贫道还快。” 徐茂公寻到个时机,毫不客气坐在了武信那一桌上。 “你个牛鼻子老道空手而来,我们还得带着寿礼,自然比你要快一步到来。” 单雄信站起身,给徐茂公倒上一碗茶水。 “谁说空手而来,贫道自有大礼送上。” “老道士,你那道馆都穷的坑蒙拐骗了,还有什么钱财买大礼。” 齐国远也与徐茂公熟络,说起话来没什么顾忌。 徐茂公从魏征处得知武信身份,但还是明知故问道:“嘿嘿,不谈此事,这位兄弟是?” “此乃武少诚,新结交……认识的兄弟。” 单雄信说话说出去一半,又改了口。 “原来是信侯,天策上将,久仰了。” 徐茂公作恍然大悟状,行了个大礼。 “皆是虚名。”武信还了一礼,并未多言。 “听闻信侯大破吐谷浑,一人抵万军,真是好本事。” 魏征也走了过来,坐在了武信的对面。 如此厉害的人却愚忠,实在是令人感到可惜。 “运气好罢了,若无我大隋将士压阵,焉能有此胜。” “大隋啊,大隋……” 徐茂公重复着这几句话,言语中颇有惋惜之意。 他本想吊着武信,让武信主动与他攀谈。 只是话说出去了,却没有什么回应。 最终,他只能主动询问:“侯爷,今日闲聊与您谈谈国事,您认为当今朝廷国祚能延续多少年?” “千秋万代。” 武信最烦谜语人了,偏偏徐茂公就是这类人。 徐茂公听到这话,感慨的说道:“哪有什么千秋万代,嬴政建立大秦,也要延续个千世万世,却只落得个二世而亡。” 他更是意有所指,秦朝二世,当前隋朝也是二世。 说不定隋朝,终究也会步了秦朝的后尘。 “这位道长,小心祸从口出。” 邻桌罗芳哪能听不出来,这道士是在指桑骂槐。 薛亮手已经放在腰间佩刀上,目光紧紧盯着徐茂公。 单雄信等人见状,一时间不知该说些什么。 武信反应不似罗芳薛亮那般大,手指轻轻敲在桌上,开口问道:“道长的意思是大隋也要二世而亡?” “贫道不知,贫道只知顺应天时。” 徐茂公未正面回答,而是用手指了指头顶。 秦始皇修筑长城、修驰道、建造宫殿,致使民力使用过度,民怨沸腾。 杨广目前所做之事,同样是招致天下百姓怨恨,似乎与嬴政差不了多少。 天时一到,定然万民揭竿而起。 “哼,天时……本侯偏偏不信什么所谓的天时。” 徐茂公见状,说道:“自古以来不顺应天时者,便是逆天而为。” “本侯便等着所谓的天时,到时,逆天而为给道长看上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