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禀陛下,高句丽地处辽东,倭国跨海而击,两国进攻道路险阻重重,臣不赞同信侯之说。” 武信的话音落下,便有一老将走出。 能站在这里的,都是深受杨广信任之人。 此人名为郭衍,曾经深得隋文帝亲近。 后来杨广即位,又获其宠信。 若不是这般,也不会站出来正面硬刚武信。 “你贵姓啊?” 武信官职虽高,平日里每次朝堂议事,告假之人必有他。 何况在朝堂里,他只需要认识一个杨广就够了。 其他人么,自然也没有结交的心思。 如今有人站出来反对,并不是反对他,而是借着他的势头反对杨广东征高句丽罢了。 宇文化及低着头,终于可以看好戏了。 上次武信问候他贵庚后,直接给他一顿臭骂。 现在问完贵姓,是要走流程了吗? “老夫姓郭名衍,怎么着?” “高句丽和倭国有你家亲戚啊?” 武信甩了甩手掌,不知道为什么,感觉手有点痒了。 “没有,怎么着?” 郭衍冷哼一声,大家都是陛下的宠信之臣。 难道你武信能冲上来,打杀他不成? 这么狂? 一问一答两个怎么着,武信还以为这是杨广他爹呢。 “臣也赞同郭老将军的说法,辽东之地先帝也曾铩羽而归,还望陛下勿要听信轻言。” 又有一人站出来,附和着郭衍。 “臣也反对……” 紧接着,第三个,第四个也站到了武信的对立面。 杨广见武信被怼,就这么干看着。 笑容没有消失,只是转移到了他的脸上。 谁让这小子受他的宠,平日里嚣张惯了。 今日还把魏征给送过来气他,那他也看上一场好戏。 其实他的内心也有了决断,暂时放弃北上,改为东征高句丽。 当然,这其中肯定会有人不同意,正好让武信去解决此事。 像这郭氏,从两汉魏晋便已经存在,是真正的门阀士族。 其地位,仅次于崔、卢、李、郑、王等族。 郭衍与其他人不赞同征讨高句丽,倭国,目的也不单纯。 先前他与这些人提过,一旦征讨高句丽,其家族都要出资出力。 现在站出来反对武信对人,便是不愿意隋军东征的门阀士族之人。 同时,杨广也在心中为郭衍默哀。 你说你惹谁不好,惹这个在世活阎王。 当初杀田世师的时候你又不是不在,真以为这小子不敢杀你? 见越来越多的人站在自己这边,郭衍更加咄咄逼人。 “你虽然有些武勇,却不知何为用兵之道。” “你知东都距离高句丽有多远吗?” “你知道从各地调兵遣将,需要多少时日吗?” “你知道三十万,五十万大军日常供给所需是多少吗?” 三连问之下,他坚信,武信这小子是绝对答不出来的。 什么都不知道,也敢大言不惭东征? 武信看了看杨广,笑,还在那里笑,摆明了看他出糗是吧。 行,待会闹起来你别急。 又看了看宇文化及,这老东西也太老实了。 以往这个时候,肯定选择落井下石。 现在龟缩在一旁,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邱瑞定睛一看,这么多老东西欺负个孩子,他说道:“少诚,精神点,别丢分,本王赞同你的提议。” “君子动口不动手。” 魏征看武信这架势,是要在大殿上打人了。 “呸,本侯不是君子。” “武信,你想做什么?” 郭衍老身子老骨,可经不起小年轻的几个拳头。 “你不是三问吗?” “东都距离高句丽多远本侯不需要知道,自然有人领路。”。